APP下载

关于我国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的思考

2019-03-19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空间布局机场规划

彭 勃

北京佳和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1300

1 、前言

通用机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非常重要。一些系统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管理模式,加强规划效果。因此,有必要明确建设工作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用科学的区域规划方法解决问题,增加通用机场的密度和数量,提高整体效率,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我国通用机场规划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国各级部门对通用航空发展十分重视,从各省市发布通用机场规划,到国家层面推出的政策及措施,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具体规划建设指标。截止目前为止,全国共31个省级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通用机场规划文件。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由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编制省级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征求民航地区管理局和战区空军意见,最后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2017年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中,统一了各地区管理局对通用航空的管理,提出了通用机场分类管理,简化了工作程序,同时规范了通用机场颁证程序。截止2018年底,全国颁证通用机场达202个,年内新增颁证机场数量较之前历年总和约1.7倍。2018年底我国颁证通用机场共202个,其中46.6%的机场为A类通用机场,84个A类通用机场中69%的机场为A1级通用机场。从全国分布情况看,地区分布差异较大,由于黑龙江省现存农林作业野外场地顺利取得B类通用机场许可证,因此东北地区颁证数量最多。云南、西藏、青海3个省/区尚无颁证通用机场。

3 、我国通用机场的建设现状中的问题

首先从规划层面上分析。进行通用机场空间布局规划时追求理论计算上的平衡,未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经济发展等状况。各省独立规划缺乏统筹协调,相邻省、市、县交界处重复布局,造成资源浪费。进行通用机场空间布局规划时较少考虑空域条件,导致后期机场建设推进困难,甚至有场址被否的情况发生。通用机场空间布局规划时仅考虑空间因素,过分关注机场级别,缺乏对机场功能体系的分析。部分规划深度停留在县级部门,受限于地形地貌、土地指标、空域等因素,后续机场选址不一定能批准,导致规划与建设不一致。

其次从建设层面上分析。法规体系不健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目前仅有《通用机场分类管理办法》,没有较为系统和严谨的规范体系,同时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以及统一的监管流程。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通用机场专用的技术标准仅有四部,其余均参照运输机场标准执行,仅有的四部规范中只有基本技术要求和指导原则,条文较为笼统、原则性描述多、量化指标少、可操作性较差,基本处于不可用状态,有待相关部门抓紧修订,总体来说通用机场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行政审批程序繁琐,目前通用机场建设审批仍处于多部门、多环节、周期长的现状。审批环节涉及部门多、步骤多、流程繁琐、周期长、程序严格,通常总工作时长在三年以上。建设审批程序不协调,行业主管部门仅对场址审核及使用许可进行监管,地方政府专业认知不足,民航地区管理局参与程度不同,导致许多问题在使用许可阶段才会显现,投资风险较大。使用民航发展基金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对通用机场设计方案缺乏监管,无法保证通用机场建设内容、规模的合理性及可行性,以及基金的使用效益。通用机场管理主体不统一,不同类别的通用机场归属不同管理部门,同一地区存在多个不同类别通用机场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设项目推进难度大,通用机场建设一般由县级政府组织,政府建设投资资金短缺、资金补助申请困难,建设用地取得投入多、难度大,但协调力度有限。

最后从规划和建设层面分析。全球400余款通用飞机,乘客座位数9座及以下的飞机机型约占74%,但我国各地热衷建设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A1级通用机场,盲目跟风建设、贪大求全、建设规模远超实际运营需求。

4 、思考与建议

采用先进理念,引领通用机场科学发展。创新通用机场布局规划的理念和方法,有效指导区域通用机场布局、建设与发展,实现合理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体系、建设方案三大规划目标。按照功能区划、供需分析、定位分析、场址分析几个步骤,科学统筹规划区域通用机场空间布局。适时修编通用机场布局规划,不断适应新发展、新形势、新要求。按照灵活、高效、简约、适用原则,主导通用机场设计。设计理念要先进,加快新技术应用,实现通用机场“智慧运行”;因地制宜,采用通用机场新形态;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融入“绿色机场”设计理念。

加强顶层设计,加快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落实《关于推进通用航空法规体系重构工作的通知》,按照通航业务框架和通航法规框架要求,加快制定《通用机场管理规定》行业规章,全面修订《通用机场建设规范》,部分修订《民用直升机场飞行场地技术规范》、《水上机场技术要求(试行)》等。

优化、简化审批流程。理清民航局、军方、地方政府之间关系,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共同推动军方简化审批流程;民航局、地方政府进一步寻找审批程序可优化和改进之处。地方政府对通用机场项目有关前置文件实行并联办理,建立军、民、地方三方联合审批机制,探索项目集中上报审批模式。

5 、结束语

在通用机场建设过程中,如果相关规划阶段能够全面详细,可以有效提高机场的整体质量和建设过程的效率。为了提高通用机场建设的效率,有必要制定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有针对性的管理预防措施,充分结合工作要求和建设的最终目标,不断规划和优化在工作过程中的建设目标,以确保它能够适应。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有必要结合具体的规划要求,获得更加实质的政策支持,最终提高规划效果。

猜你喜欢

空间布局机场规划
机场罢工
前置化空间布局,龙湖驱动TOD的未来模式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浅析美术馆建筑的选址与空间布局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姑臧城空间布局与五凉河西政治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空间布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