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利支撑保障
2019-03-19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马建华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马建华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流域面积180 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8.8%,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9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35%,承载着全国32%的人口和34%的经济总量,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重要的清洁能源战略基地、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和改善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保护与发展,印发了《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16年1月和2018年4月2次视察长江,就长江保护与发展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也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长江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当前,正值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理念、新要求、新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主题,治江事业也进入了大保护、大变革的全新发展阶段,作为新时代的长江守护者,长江委将以新时代的视野和气魄,找准新定位,明确新任务,推动新发展。
一、充分认清当前治江工作形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始终坚持以规划编制为先导、以涉水管理为手段、以工程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全方位开展长江治理开发与保护工作。迈入新时代,治江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落实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水安全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理念,为治江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二)抢抓新机遇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长江保护与发展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2018年全国“两会”后,力度空前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全面启动。在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着眼于解决新老水问题,明确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描绘了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路线图。这些变化在深刻影响治江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必须坚决抓牢抓实。
(三)开启新阶段
经过近70年的治江实践,流域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明显增强,防洪减灾体系已基本建成,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已初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林一山主任提出的以防洪为重点的治江三阶段工作任务已基本完成。随着新时期治水方针、长江大保护战略,以及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提出,治江工作已全面进入新阶段,必须坚决工作调整重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治江工作,首先必须要找准自身定位,确立目标方向。总的来说,新阶段治江工作定位就是: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方针,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的政治责任。
二是直面新时期治水主要矛盾,切实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正确处理“补”与“强”、“上”与“下”、“总”与“分”、“标”与“本”的关系,着力补短板,强监管,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流域水利现代化水平,全面促进人与水和谐共生。
三是把握治江事业发展的机遇期,充分利用本次机构改革的机遇,不断深化改革,及时调整完善适应强监管需要的机构设置,有效提升流域管理治理能力,不断拓展长江委自身发展空间,坚定不移推进治江事业取得新发展。
二、加快调整治江工作重心
长江委作为水利部派出的流域管理机构,为长江流域保护与发展提供水利支撑与保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长江委将牢牢把握流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牢牢把握治江事业发展的工作定位,完善治江思路,调整工作重心,明确工作目标。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的治江思路,全力推动治江工作重心调整到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上来,统筹推进安澜绿色和谐美丽长江建设。
(一)深入推进保护与修复,不断改善水生态环境
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水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逐步建立起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统筹做好保护和修复顶层设计,在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行动方案的基础上,以长江干流、主要支流、重要湖泊水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加强调查、监测和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对策措施,做好顶层设计,为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指导。科学安排治理开发工程布局,加强水利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把治理开发行为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在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并积极采取全面的舒缓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进一步降低其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落实生态优先管理要求,在涉水事务的许可、审批、监管等工作环节,充分考虑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限制和要求,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二)加快补齐工程短板,不断提升治理开发水平
以流域人民的迫切需要为引领,围绕提升流域防洪抗旱和节水供水能力两大重点任务,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调整工程建设思路,在防洪抗旱方面,正确处理好人与水的关系,既要防治好水患,也要给水以出路,大力推进防洪抗旱工程体系和非工程措施提档升级,逐步完善人与水和谐相处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和水旱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努力减轻水旱灾害损失。在节水供水方面,始终坚持节水优先,逐步健全人与自然合理分配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做好工程建设顶层设计,统筹分析研究流域特点,提出流域补短板工程项目建议。分清轻重缓急,全面推进防洪抗旱工程、节水供水工程、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建设。坚持科学论证,深入研究论证项目可行性和必要性,不断优化工程方案,为项目实施打好基础。抓好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流域内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与指导,做好项目稽查、质量监督、工程验收等工作,有序推进项目高质量顺利实施。
(三)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管理现代化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将信息化建设与治江工作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和智慧化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流域管理现代化水平。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从“框架、制度、标准”方面和“建、管、用”环节,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促进长江委信息化由局部发展向整体推进转变,信息化项目由分散建设向统筹建设转变,信息化资源由难以共享向授权共享转变,信息化安全由应对防护向综合保障转变,信息化水平由块强面弱向全面提升转变。加强基础体系建设,以流域水利综合监测站网和“水利一张图”为基础,以加快长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不断扩展监测方式和手段,全面提升监测时效和精度,加快推进流域监督管理监测能力和长江流域水安全大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完善信息安全保障系统,为流域强监管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推进流域信息共享,探索建立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的涉水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动流域涉水信息数据库共建共享。加强流域基础信息综合分析,提升流域涉水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定期发布长江保护与治理报告,切实保障社会公众知情权。
(四)切实规范涉水事务,不断强化流域综合管理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务实高效的监管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让“强监管”成为治江事业发展的有力抓手。健全法规制度体系,深入研究并提出完善流域管理法规体系的工作建议,积极推进《长江保护法》等涉水法律法规的立法和修订工作,确保涉水事务监管有法可依。认真分析研究流域现有规划体系,加快修订完善相关规划,确保涉水事务监管有规可循。紧紧围绕法定职责和水利部授权,加快建立职责范围内的监管工作制度体系和监管权责清单,确保应管尽管,不缺位、不越位。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善涉水事务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工作程序,落实工作责任,尽快组建一支政治素养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监督执法队伍。加强监督执法设备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流域内实时全覆盖水监控系统,为监督管理提供全面及时的技术保障。强化行政审批决定事项的监督管理,深化对重点业务领域的监督检查。完善督查督办机制,继续加强政务监督,对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强化监管合作机制,加强内部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专业监管技术优势和支撑单位人才优势,形成统筹协调的内部综合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利用河湖长制平台,建立健全流域管理与地方水行政管理相结合的水利行业监督机制。积极主动与其他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合作,构建跨行业联防联控机制,不断提升监管合力。
三、全面深化治江工作改革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长江委将认真贯彻中央长江大保护决策部署和新时期治水方针,按照“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和“三个超常规”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流域机构改革的契机,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机遇,牢牢把握治江事业发展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快自身发展。始终坚持“全委一盘棋,共谋新发展”治江兴委理念,全面推动协同发展,以崭新的面貌迈上新征程。
(一)稳步推进改革,完善治江工作格局
研究细化改革发展思路,通过改革,建立职责分工更加明晰,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的管理体制。优化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对照水利部“三定”规定和长江大保护的工作要求,科学界定工作职责,合理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着力解决“统的不够、分的无序”以及一些单位职能交叉重叠、相近弱化等突出问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机构职能体系。有序实施配套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不断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事业单位活力。
(二)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协同发展
始终坚持“全委一盘棋”,逐步建立长江委协同、可持续发展机制,整合全委资源和力量,充分发挥治江合力。建立公共事务保障机制,立足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解决重大治江问题科技攻关,积极研究建立全委发展资金统筹等工作机制,为全委公共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健全困难单位对口帮扶和困难职工定向帮扶机制,着力解决长江委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推进科研试验平台、科技成果、重大仪器设备和基础数据共享,全面建立市场信息共享和市场开拓互助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合力共进。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研究完善绩效考核管理机制,充分激发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治江事业发展注入强大活力。
(三)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治江支撑能力
不断擦亮长江委的“金字招牌”,多出高质量科技成果,为治江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加强治江重大问题研究顶层设计,加大重大科研项目联合申报力度,拓宽科研工作经费投入渠道,建立健全长江保护与治理科技创新联盟等委内外协作平台,围绕治江事业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整合委内科技资源,着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切实强化科技成果质量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继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外交大局,助力“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全球水治理,贡献更多的长江方案。不断拓宽水利国际合作渠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一步提升长江水利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治江事业正全面迈上新征程,长江委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水利部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围绕“四个长江”建设总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促进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