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措施与效果评价

2019-03-19郝婧玮宛春雷景云荣柴军红孙晓薇

广东蚕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评价

张 蕾 郝婧玮 宛春雷 景云荣 柴军红 孙晓薇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措施与效果评价

张蕾郝婧玮宛春雷景云荣柴军红孙晓薇

(牡丹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开放实验室教学和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从而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加强大学生在工作中的独立创新能力。

创新实践;实验教学;仪器分析

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本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逐渐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国家教育部强调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是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关键指标之一[1]。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信息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仪器分析实验课程是以实践创新能力为基础,涵盖了光、电、色、质及其它相关领域,通过开展对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达到以高等学校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体系,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从而提高高效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 创新实践能力的内涵

实践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实际动手能力或者说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内涵十分丰富,其构成要素包括人的基本生活能力、人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能力等。在实践活动的操作过程中,应用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等改变客观现实的创造性活动,可以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反之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2]。实践活动是体现创新活动所取得的成果的必要过程,对于高等学校教学而言,大学生作为主体,应该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自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加强团队的协作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3]。

2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措施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不仅仅以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而是要面向全社会,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和创业能力锻炼的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实用教育。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坚持强基础、搭平台、重引导的原则,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优化创新创业的制度和服务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环境,着力构建全覆盖、分层次、有体系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养成,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创造力的提高,同时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大学生通过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能够具有一定的具备环境认知能力、判断性思维、洞察力,能够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阐释以及构成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体应包括: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等。

2.1 明确培养目标

大学生培养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针对教学大纲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4]。我校根据2016届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对分析方法所使用的仪器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应用对象能较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从而解决问题的目的。另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现代化仪器设备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动手的能力。

2.2 转变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发展创造力为目标,在培养过程中,高校教师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开展兴趣班,第二课堂等活动改变原有的思维模式,转变教育理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力[5,6]。

2.3 开放实验室教学

从前的教学过程中会安排一些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只需要重复老师的操作,这样做起来往往会导致学生精力不集中,提不起兴趣,单纯只为完成任务去操作,这样很难达到教学效果。我校生物教研室,拥有相关配套硬件设施的支持(原子吸收光谱仪),使学生可以自由进出实验室操作,在实验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这样做既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素养[7,8]。

2.4 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在大学生课堂教学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说教师的素质十分重要,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教育水平才会有质的突破。因此,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建立课程组的方式,整个课题组老师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教学能力培养,年轻教师要经常参加课题组活动,参加学生的实践活动,从而积累教学经验丰富自身的实践能力[9-11 ]。

3 实施效果评价

3.1 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全面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通过制定教学大纲,通过学生的发聩信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2 多层次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课堂教学,然而对于课堂教学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上,而这些内容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真正喜欢教师的课堂,并能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

3.3 建立360°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目前高等学校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仅是简单的通过课堂反馈,存在评价内容单一,评价主体片面等方面的问题,因而可以在仪器分析实验课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中引入360°绩效考核法进行评价,即多形式、多渠道、多主体、全方位的评价,可获得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力等方面系统而科学的评价结果。

总之,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1]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04):85-86.

[2]郭志达,华菊翠.面向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5(11):56-60.

[3]王琳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5):221-223.

[4]黄春水.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道路建筑材料》课程为例[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1):81-83.

[5]李晓鹏,李淑娴.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1):216-217.

[6]杜莹,贾连群,宋囡,王莹,冷雪,吕美君,吴瑾.以科教结合为指导的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20(01):15-17.

[7]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01):88-89+135.

[8]李存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途径与机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01):1-5.

[9]李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3(09):83-85.

[10]王香婷.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09):19-21+27.

[11]郑春龙.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73-75.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改项目18-XJ20061、17-XJY19018。

张蕾(1984- ),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制药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工作。

10.3969/j.issn.2095-1205.2019.01.36

G482

C

2095-1205(2019)01-62-02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大学生评价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