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嫁到这么好的寨子里来了
2019-03-19谢泽编辑吴冠宇
◎ 文 | 谢泽 编辑 | 吴冠宇
大方的余根金和略显拘束的丈夫在自家竹林里合影 。
在蓝天绿地间行驶了一个小时,我们便从盈江县城来到勐弄乡勐弄村龙门寨村民小组。还没进寨子,便远远看见两门古炮立在寨门两边,村干部跟我们介绍,龙门寨是明代腾越八关之一——万仞关的守军驻地,寨子里老百姓大多是当年守军的后人。
万仞关、龙门寨,若不是亲身来到这里,听到这两个地名,我脑海里呈现的应该是西北大漠的景象,是“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玉门关,是沙漠里刀光剑影的龙门客栈。可这里,没有“春风不度”,反而是蓝天白云阳光普照。邓总兵将台和那两门炮倒是讲述着历史上的刀光剑影,可今天寨子里的百姓们做的却是战争年代不能奢望的行业——乡村旅游。
嫁到山里的新媳妇
村干部带着我们在村里参观各种旅游设施——农家乐、鱼池、假山、历史遗迹、旅游广场、超市,给我们介绍龙门寨通过打造特色旅游村寨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走到寨子的半山坡,一户叫“杜鹃部落”的农家乐出现在我们眼前。
“龙门寨是傈僳族和景颇族聚居的寨子,也是三峡集团帮扶的对象,帮扶之前这个寨子57户村民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是典型的边境少数民族贫困村。这个农家乐是一对景颇族夫妇开的,他们一家6口人也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之一,但现在他们可是寨子里的脱贫致富先进典型。” 三峡集团帮扶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的挂职干部、盈江县扶贫办副主任徐洋说。
这是由竹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起的景颇风格的两层三合院,一楼是餐厅、厨房,二楼是老板一家的居住空间。院子里种着绿植,排放着农具,院子两边沿着山势,一边引山泉做了多层流水瀑布,一边砍山竹架了一条林间小道,一派民族情调的边疆田园风。
腼腆的老板躲在厨房里干活,大方的老板娘端出水果热情地招待我们。老板娘叫余根金,是个“90后”,虽然年纪不大,可也是走过南闯过北,然后回到家乡创业的“成功人士”。
“2008年的时候,我满18了,想和同乡一起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余根金说,“我到了北京,在一家餐厅当服务员,干了两年,城市的生活也不觉得新鲜了,又很想家,于是回到了老家。”
余根金和帮工在厨房忙活景颇族特色菜肴。 摄影/黎明
余根金文化程度不高,在北京的工作并没有挣很多钱,回到老家后她依然沿着寨子里女孩子们的生活轨迹,早早恋爱相亲。2012年,她为了爱情从位于坝子(平地)的老家嫁到龙门寨时,龙门寨还是一个贫困的山村。“大家都很奇怪,我这个坝子里的姑娘怎么嫁到山里来了。”余根金笑着说,“那时这个寨子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下雨的时候摩托车都上不来。若不是相中我丈夫人品好,愿意跟着他生活,我肯定在这个寨子里呆不下来。”
服务员变身女老板了
余根金怎么也没想到,她嫁进龙门寨后没多久,自己的生活就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6年,三峡帮扶景颇族精准脱贫攻坚工作落地到盈川县,龙门寨作为景颇族聚居点被确定为帮扶对象。余根金一家得到了建房补助,建起了现在宽敞明亮的又具有民族风情的两层小楼。同一时期,通过挖掘万仞关的历史文化价值来服务脱贫工作,整个龙门寨被县乡规划为特色旅游村寨。围绕乡村旅游,整个寨子的基础设施、旅游设施都建了起来,这时的龙门寨已经和余根金嫁进来时的龙门寨完全不一样了。
为了保证村民们能脱贫致富,地方政府和三峡集团也考虑让村民除了发展农业之外,还能利用村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乡里的干部在寨子里开会给大家提了几个方案,余根金觉得自己在北京餐厅工作过,也算了解餐饮服务业,于是跟丈夫商量,想向乡里报名开个农家乐。
余根金两口还在考虑的时候,乡政府对余根金表示,她若想开农家乐,政府和三峡集团都可以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听了这个承诺,我和老公都觉得有底气了,于是决定就搞农家乐。”余根金说,“现在你看到通往我这个农家乐的路和停车场,还有整个农家乐的院坝、餐厅装修都是政府和三峡帮助我们打造的。”
余根金的农家乐很快就建起来了,她和丈夫添置了一些厨具和餐具,生意就红红火火做了起来。来吃农家乐的都是要吃乡下的味道,所以余根金也不必请厨师来烹饪,小两口下厨兼跑堂。若有一些景颇族的菜不会做,她就去向寨子里的爷爷奶奶学,县里乡里也会派一些老师来帮助余根金提高厨艺。节假日食客多忙不过来时,余根金就付工钱请村里还没有脱贫的建档立卡户来帮忙,村里人在这打工赚一些钱补贴家用也挺开心。另外,农家乐的开办也促进了龙门寨本地野生蔬菜的发展,提高了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创建的意识。
生意很快有了回报,余根金赚到了创业第一桶金,她作为女人的爱美之心开始萌动,拿着这笔钱好好打扮了一下农家乐,建起了瀑布水景、竹子走廊和凉亭,她的“杜鹃部落”越来越漂亮了。
生意好,就将店打造得更精致,店更精致,生意就更好。余根金的农家乐很快就进入了发展的良性循环。“去年我的农家乐毛收入就有四五十万,利润有二十多万。在咱们村里算相当不错了!”
余根金的农家乐旁,是她精心设计的竹林小筑。 摄影/黎明
现在的龙门寨已经打造成一个兼具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旅游文化村,再也没有贫穷的影子。 摄影/东方IC
乡亲们对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余根金的成功,让寨子里其他农户心痒痒的,他们不愿在慵懒中固守贫困,他们也想复制她的成功,想脱贫致富。寨子里陆续出现越来越多的民族特色民宿和农家乐。“过去大家就守着自己的甘蔗地,种下了等着长,长成了砍去卖,日子过得紧紧巴巴。”余根金说,“现在搞起旅游产业,大家就想多干活多挣钱,有了资金再把生意扩大,挣更多的钱。买上车,再到县城买个房,让老人生活不愁,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徐洋告诉我:“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三峡集团要求确保产业帮扶计划落实到位,逐年调增景颇族致富增收幅度,把提高景颇族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整族帮扶目标任务。目前,正着力实施能力素质提升、劳动力培训输出、安居房建设、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6大工程,并已经初见成效。”
“我还是要特别感谢三峡集团,如果没有你们在我们建房和做农家乐的过程中,提供了那么多帮助,我们再勤劳,也不可能这么快能脱离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余根金从厨房里叫出丈夫,两人手拉手站在她特别打造的竹子凉亭旁为三峡的客人唱起了景颇语的歌曲《欢迎您》。
余根金跟我说,以前那些奇怪她为什么从坝子嫁到山里的人,见到她就感慨:“你怎么这么会嫁呢?嫁到龙门寨这么好的地方来。”
龙门寨万仞关历史景观 摄影/黎明
龙门寨打造的瀑布景观 摄影/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