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玉芬院士:用榜样之光为女性照亮科学前路

2019-03-19宋文芳庞贝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9年3期
关键词:女老师院士榜样

本刊记者/宋文芳 庞贝

赵玉芬,1948年生,河南淇县人。1971年毕业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1975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学位,并在原校及纽约大学做博士后。1988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为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

已在 J. Am. Chem. Soc., J.Org. Chem., Chem.Commun.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专著8部,获得86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美国、德国、日本专利各1项。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和大会报告。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教育部全国百名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第二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称号、科技部“十大杰出跨世纪人才”称号、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等。2015年获国际阿布佐夫奖——有机磷化学领域、2017年获卢嘉锡化学奖。

不止一个人问过赵玉芬,为什么会选化学?

她总是回答,因为一个人——孔祥真。

孔祥真是赵玉芬中学时代的理化老师,她上课幽默风趣,把化学课讲得深入浅出,生动活泼。

“化学物质可以互相转化,对人类很有用,这太神奇了!”

少女时代的赵玉芬就是这样在心里种下了化学的小火苗。这火苗又随着她的学业进展一步一步越烧越旺,从彰化女中烧到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化学系,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博士,到纽约大学博士后,再到中科院化学所,到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宁波大学,一路相伴。

作为一名女性,尤其是作为一名与化学相伴的女性,赵玉芬从来都觉得“吾道不孤”——

中学时代,身前是作为榜样的女老师;

大学、硕士、博士求学时,身旁是一同钻研的女同学;

工作后,身边是共同合作的女同事、女前辈;

身为师长,身后还有更多孜孜以求的女学生……

这些女性,成为她生命中温暖的光芒,在迷茫时为她指路,在孤单时与她相伴,在求索时给予助力。她们温暖着她,而她,也成为更多女性身旁发光的那一个。

我们想问她,您为什么会发光?话到嘴边,变成了——女性要在科学研究中有所建树,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克服哪些困难?

她却回答得更宽泛、更朴实。

“不要胆小,要勇敢承担。不怕困难,想办法解决困难。小时候老师这样教我,我们今天要鼓励更多的女性。不一定要进入科技领域才这样,其他领域的女性也是一样。要多鼓励,多给她们担当责任,女性自身也要敢于担当。”

“教育很重要,最重要是小学和初中。女性不论在科学研究的哪个领域,最好有个老师做榜样。在他们自己对专业的选择之前,老师的榜样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鼓励更多的女老师做榜样、做模范。”

“女老师做模范,女学生就多,女孩子胆子就大了。在各个领域都是这样,一代影响一代——老师影响我们,我们影响学生,学生又影响学生……”

从女性自身来讲,赵玉芬说,“要平等地看待自己,不自卑、不娇气,守纪律,有责任感,对自己有要求,对社会负责任。要对自己负责,对团队负责,对任务负责。”

赵玉芬祖籍河南淇县,1948年生于汉口,1949年随父母来到台湾彰化。

17岁父亲病逝,她边求学边帮母亲照顾5个弟弟妹妹。即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她仍然勤学不辍。

23岁,她自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赴美深造,25岁取得博士学位。

31岁,她自美回国,来到中科院化学所。

40岁,她受聘清华大学成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43岁,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女院士。

去过很多国家,看过很多风景,却一生钟情化学。

现在她已成为我国生命科学界的权威之一,创建了“磷酰化氨基酸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共同起源”的新的理论体系。这一解释生命起源的新成果已经被世界生命化学界广为引用,推动了世界磷化学和生命化学的进步。

赵玉芬荣获国际阿布佐夫奖,在2016年ICPC会议上领奖

1993年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化学奖

近10多年,她把研究目光聚焦到密码子起源的化学模型的研究中。[注:密码子(codon]是指信使RNA分子中每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编成一组,在蛋白质合成时代表某一种氨基酸的规律。)

钻研不辍,成果等身之外,她还承担了许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农业减肥减药等等,她积极呼吁,身体力行。

2019年2月26日,她赴哈尔滨参加哈尔滨工业大学极地研究院揭牌仪式。2月27日早晨八点半坐飞机回京,中午两点半吃完午饭,四点赶到杂志社接受采访,随后又要离京赶回宁波——这是这位71岁女院士的日程。

猜你喜欢

女老师院士榜样
小笑话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判断:手拉手,转圈圈
愿望
院士速递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