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9-03-18杜北辰赵健
杜北辰 赵健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全社会的老龄化问题逐步凸显,大学退休教师群体也在不断增加,提高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仅要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还要切实地关注每个老人的精神生活。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电院退休教师群体为调查研究对象,深入了解学院退休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退休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63-02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渐加快,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医疗技术的革新以及社会福利政策的不断完善,政府已经从财政、医疗、基础建设、福利保障等多方面入手,解决了老年人生活中的基本问题,使城镇老年人口的日常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能否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近期,已有学者提出了“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孙鹃娟学者指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应当包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因此,针对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既要关注他们的精神健康状态,也要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老年人的退休生活质量。
大学退休教师是一群有着鲜明特点的老年人,他们普遍学历高、生活阅历丰富、求知欲强,因此,为他们提供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需要从退休教职工的实际诉求出发,而不能照搬其他退休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模式。本文以上海交大电院退休教师群体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走访以及电话访问的方式深入了解学院退休教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收集实际问题和困难,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建议。电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人数最多的学院,退休人群庞大,因此,本文的调查结果对上海交大的退休教职工服务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也对高校退休教职工管理工作有参考价值。
一、研究概况介绍
上海交通大学电院共有退休教职工531人,其中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超过90%。本次调查面向全院所有退休教职工,采取发放电子版调查问卷形式,分别通过微信填写、网页提交、邮箱提交等形式收集问卷。鉴于退休教师的联系方式不全,电子产品和网络使用普及率有限,成功发送问卷203份,回收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40份,覆盖了从55岁到85岁以上所有年龄段的退休教职工。根据有效回收的数据,我们采取分类统计、交叉统计、相关性研究等方法总结出调查对象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此外,我们还采取走访的方式调查了一些高龄、生活困难及不常使用电子类通讯工具的退休教师。
二、调查结果及问题
1.“隐蔽老人”缺乏关注。“隐蔽长者”又称“非活跃长者”,是指缺乏支持网络,与社会隔离或不懂利用、拒绝利用社会资源的长者,此类老人极容易由于精神上的寂寞影响身体健康。退休教师潘老师今年已经86岁高龄,由于患病需要长期借助轮椅活动,一直居住在社区养老院里,平时也几乎不离开房间。从潘老师的生活情况和环境可以看出,文化娱乐活动她已经没有办法参与,她更多的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关心,也就是精神赡养。而目前学校和学院的退休人员管理工作主要以文化活动的形式开展,像潘老师这样的隐蔽老人非常容易被忽略。类似的非活跃老人还有很多,他们无法融入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去,也有可能因为不使用网络,所以也没有渠道接收各种活动的通知。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安慰和关注。
2.闵行校区周边的退休活动不丰富,缺乏活动场所。在此次接受调查问卷的老师中有19名居住在闵行校区周围,问卷中一项有关“您经常开展精神文化活动的场所”的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居住在闵行校区周围的退休教师都选择在家里开展精神文化活动,而居住在徐汇校区周围的老年人的选择就比较多样,如:在小区,或者老年大學。同时,有关“影响您参加精神文化活动积极性的因素”的问题中,闵行校区周边的退休老师中有60%的人选择“居住场所周边的活动是否丰富”,还有30%的人选择“居住地周围的同事和朋友是否较多”,由此可见,居住在闵行校区周边的老教师们选择在家中进行精神文化生活,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走出家门,而是因为闵行校区附近的老年文化活动不够丰富,相熟的朋友和同事也没有机会集中活动。
3.组织活动众口难调。虽然退休教师一般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和服务,但是他们当中年龄跨度大,有些刚刚退休,精力比较充沛,有些已经年逾古稀,喜欢安静和慢节奏的活动,同时,上海交大的退休教师由于所在院系不同,专业多样,所以退休教职工的爱好和生活方式都不尽相同。本次调查中,有关“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有哪些”的问题答案分布比较平均,7个选项包含运动、旅游、舞蹈等以身体活动为主的选择,也包含读书写作、书法绘画等较为安静的选项,统计的结果除了旅游和读书看报这两项略受欢迎之外,选择其他活动的人数都很平均。同时,在我们的采访过程中,有很多退休老师均表示不太喜欢参加大型活动,因为人数很多的情况下无法顾及到不同人的兴趣爱好,并且即使参加人多的活动,一般也只跟认识的同事和朋友在一起,相较而言,他们更倾向于参加具有针对性的小型活动,可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三、调查结果总结与建议
从我们的调查问卷以及走访结果中不难看出,虽然各种敬老活动看起来开展的很频繁也很顺利,但是仍有一些非活跃老人容易被忽视,还有一些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工作的开展应当涉及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1.转变工作思路:从“吸引老年人走出来”到“走入老年人生活中去”。目前,退休职工的精神文化服务主要着眼于怎样调动老年人的积极性,吸引他们走出家里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但是针对前文中所提到的“隐蔽老人”,首选的工作思路应当是走入老人的生活中去,以精神赡养为主。
倡导在校大学生的参与赡养老人服务是高校重要的便利条件之一。通过招募学生志愿者或者利用好以公益服务为目的学生社团,让大学生定期定点走入弱势老人的生活中去,陪老人聊天或做家务。一方面,可以让当代大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对于“隐蔽老人”来讲,与在校大学生的沟通可以使他们感觉受到关注和关爱,同时学生也可以教老年人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介绍新鲜事物,丰富老年人的对外沟通渠道。
2.在老年群体中发展各种兴趣社团和组织。参考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和运行模式,组建老年人社团能够解决兴趣多样、众口难调的问题。大学生社团是学生以发展共同兴趣爱好为目的,自发地组织在一起活动的团体,他们按照共同的意愿组织活动,可以说极大地丰富了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活动。自发组建社团的优势在于,参与者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在活动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比起学校组织的大型集体活动,社团内的活动可以更大程度满足每个人的需求。老年社团应采用退休人员自治的办法,通过共同爱好者的互相吸引和相互鼓励来实现社团的独立运作。
3.丰富闵行校区周边的活动,为退休人员提供活动场所。针对闵行校区周边的退休人员缺少活动场所,以及活动内容不丰富的问题,建立老年大学的闵行分校将可以有效解决。徐汇校区的老年大学举办非常成功,我们在调查过程中阅读了几十篇由参加老年大学的退休教师投稿的学习心得,其中学员们都发自内心地表示通过参加老年大学丰富多样的课程,他们找到了老年生活好归宿。居住在闵行校区周边的老师纷纷表示如果有条件也希望参加老年大学这样的组织,既可以满足他们终身学习的需求,也为他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
综上所述,以上海交通大学电院的退休教职工为例,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电话访问以及走访的形式,对学院老年人的实际精神文化生活状态有了详细的了解,并针对一些问题和现状,对今后开展老年人精神文化服务工作的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提高退休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仅要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还要切实地关注每个老人的精神生活,不忽略隐蔽老人,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去,让他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环境,在这里安享丰富多彩的晚年。
参考文献:
[1]杨春.城市老年人心理和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人口学刊,2011,(3).
[2]孙鹃娟.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