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创新研究
2019-03-18王水清
王水清
摘要: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普遍存在着培训观念与方法落后、教师自主性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对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应用型高校应重视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的创新,应以师为本的培训理念,进行与适应教师在职培训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创新,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不断提升培训质量。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在职培训;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12-03
一、当前在职培训模式存在的不足
目前,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所具备的合理知识和较强的应用能力,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教师职务晋升等打好坚实基础。在职培训模式一般采用校内集中培训和校外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培训类型从文化制度、工作态度、学历补偿培训逐步向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训转变。在职培训一般有职前培训、单项教育教学技能进修、学历提升进修、国培计划项目进修、国内访问学者、下企业锻炼、校企深度融合项目等多种模式。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看,这些在职培训模式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这些在职培训模式在内容设置和培训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职培训理念与方法不先进。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前应用型高校对教师在职培训形式进行设计时,主要考虑大多数教师的需要,这样可以形成一个合理的授课班级,达到一定在职培训教师数量,实现一定培训效益,因此,这种在职培训模式只考虑了培训的共性而忽视了教师对在职培训的个性化需求。如通过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昌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等受过在职培训的专业教师进行调研的结果表明,学校办学定位不同、专业设置不同、职务职称不同的教师在培训内容与形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从收集的一些在职培训项目来看,目前在职培训内容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缺乏异质性或个性,不能有效地提供“培训项目超市”供受训教师进行培训内容的个性化选择,而且在职培训内容也不符合受训教师实际,其培训方法大多数仍然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满堂灌输。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涉及教师在职培训的利益相关方(如应用型高校、企业、培训机构等)还没有构建起有效合理完善的在职培训机制,受训教师难以获得机会去有效了解相关行业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培训内容也不能有效地与相关行业企业实际职业岗位的真实运作有机结合起来。受训教师虽然可以通过知识传授了解企业某些岗位的职业标准,但难以真实亲身去了解或体验企业实际文化。“活到老学到老”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传统在职培训理念与方法难以适应应用型高校教师对在职培训差异化的发展需要,并且对在职培训模式创新发展也产生一定障碍。
2.教师自主性不强。受传统主仆关系思想影响,应用型高校、社会培训机构等在设计在职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时,一般是依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要求来进行,导致受训教师对在职培训内容、方式等缺乏有效的认识,参加在职培训的主动性不强。由于应用型高校学生高考分数不高,导致教师认为“学苗”不好,授课教师自身再怎么样去努力提升自身水平,也难以在教育学生上有什么作为,甚至对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自身职业发展显得信心不足,觉得接受在职培训教育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教师积极主动接受在职培训,主要是迫于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相关评估活动中对双师型教师要求等压力。如果在职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不制定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那么积极主动要求参加在职培训的教师将更是凤毛麟角。
3.在职培训效率效果不佳。根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个人自修、从事科研和教学相长是促进应用型高校教师中业务水平提升的三个主要因素,而通过参加在职培训来促进教师提升自身业务水平被认为是最不重要的因素。对调查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正面上说明应用型高校教师对自身的在职培训需要是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能真正独立进行自修,并且这种自我学习方式的适用性强,符合教师自身兴趣爱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进一步说明教师在实际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也能锻炼才干,提升实践能力;反面上说明在职培训不能很好地满足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可以这么说,对在职培训内容、方式与方法的选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职训培效率效果。
二、创新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
1.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在职培训支持平台。应用型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面向企业实际岗位,毕业后就需要能在相应的职业岗位直接操刀。因此,为了更好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由合作企业提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训平台,是最好的在职培训模式。在产教融合相关培养人才机制不完善和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师资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等情况下,执行培训的当事方就应该权衡相关者的利益。以调研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两个为例,外贸行业、销售行业面临着员工流失率过大、职工素质参差不齐等人才管理问题,从而导致企业提供的顾客服务质量极其不稳定,企业经营成本日渐攀升。所以,需要通过以社会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培养为导向来深化校企合作。比如,可从我省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出发,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专家合作选择和开发系列化的模块化的集中性实践课程。当实践课程设计完成后,在职培训方式、在职培训方法等将是影响在职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而在职培训方法要根据培训项目具体内容、培训项目目标、培训具体场景、培训项目受训对象、培训项目授课者的特点等进行设计。如高职院校教师的共同特征是素质好,学习、表达、思辨等方面的能力比较强,但大多数都不是科班出身。因此,这类教师的知识与能力結构需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补充与完善,教学技能还需要不断提高,社会实践经历还需要不断加深,教育教学方法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因此,在职培训方法选址中,可以将行业企业的实际管理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并且可以与小组讨论法、头脑风暴法、讲解法配合起来,这样,在培训效果方面会产生更好的培训效果。
2.构建自组织在职培训模式。从现有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模式来看,其培训模式基本上是被组织的,即受训者不能自主选择在职培训的方式、在职培训的内容、在职培训的方法等,这些只能由培训主办方来确定。要避免当前这种被组织在职培训模式的不足,可以创新自组织在职培训模式。自组织是不需要通过外部输入信号指示,组织也能通过自我调节走向有规律状态的过程。所谓自组织在职培训模式的创建,就是为了突出受训者在培训活动过程中的更为重要地位,以实现受训者自我价值提升的培训目标,促进受训者获得自我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自组织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就是教师在正确意识到自己实际培训的客观需求,并通过与其他相关受训教师进行相互交流,分析客观所求的培训项目,促成相互统一的行动方案,形成相互认同的培训愿景,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组织。在建立学习小组之前,培训项目的主办方应建立一个能相互进行联络的网络系统,让受训教师能在各自院校进行培训项目内容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这样,培训主办方可以根据培训市场调查与分析的具体情况设计在职培训方案,有助于创新在职培训的自组织模式。培训主办方的工作要求就是对参与自组织在职培训的受训者进行指导,根据受训教师自身具备的成长规律,分析受训教师自身具有的学习规律,尊重受训教师自身具有的个性,探索符合受训教师可获取的内在的不断发展的培训方案,不断丰富和创新自组织在职培训,延长在职培养价值链,终极目标是实现受训教师自身的可持续成长。不过,构建自组织教师在职培训模式需要教师形成自我发展需求的现代培训理念、富有弹性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机制和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工作信息化系统。
3.传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在职培训模式。发扬悠久教育传统,继承优秀教育文化。借鉴国外在职培训的先进经验,并与国内的优秀传统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相结合,创建具有中国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模式和机制,这种将国外与国内、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培训模式,对指导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在职培训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作用,能扩宽受训教师视野,在职培训将不会显得鼓噪单调。传承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在职培训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多开展一些培训研讨会来帮助指导经验不足的教师如何来应对实践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事件;二是根据受训教师的专业背景、职称职务等级、学历层级等设计差异化的培训方案,让受训教师能够得到更加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的培训项目;三是通过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聘请在某些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的模范教师进行示范观摩,通过分享领军人物所拥有的先进经验来提升受训者的技能;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信息网络化的互联互通的学习系统,实现先进的培训手段、方法和电子资源等内容的共享,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网络化培训管理,促进培训者与受训者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产生相互之间的信任,获得相互之间尊重,增进相互之间理解,从时空上创新在职培训模式;五是积极开展有益的健康文化娱乐活动,通过这些文娱活动来陶冶情操,帮助受训教师尽情释放在职培训过程产生的压力,促进受训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
4.反思在职培训模式。对受训教师来讲,反思是提高在职培训效果的重要方式,是在职培训评价考核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自我领悟式的对自己的在职培训过程做出评价以及对以后在职培训学习方法做出改进,可以进一步增进教师对在职培训的认识,这与教师职业自身发展的特点是相一致的,因此,能获得受训教师的大力支持。为了提高在职培训效率,充分发挥在职培训评价考核机制,就需要培训主办方积极去引导、激励受训教师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反思活动过程中不断去增强自我反思领悟的能力,力争做到“培训中有反思,反思中有培训”。反思的形式有评价性反思、说明性反思、札记性反思、总结性反思等。应用型高校教师在职培训中可以灵活采取相关反思方式让在职培训教师进行培训反思,从中可以发现受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能为下一步改进在职培训方案提供有益的参考。
5.四阶段在职培训模式。所谓四阶段是指的“理论培训—返岗实践—跟岗实践—整体提升”。理论培训阶段的主要工作集中在院校完成,主要是帮助教师了解国内外本层次、本类型教育动态与发展趋势,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新理论,更新教育理念,初步树立专业发展的理念与信心。其培训方式常常以“主题式”展开,即由专家或受训教师抛出一个主题,通过专家引领,有意识地引导受训教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教学经验进行充分的集体讨论,并形成关于此主题的最终观点;返岗实践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受训教师梳理在集中培训阶段中掌握的新思路、新方法,从而结合自身特点,初步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培训方式主要是实行导师制,即为每位受训教师配备一名专业领航者,全跟踪指导。返岗工作计划包括将获得的新知识与新方法在工作中实施运用计划、专业发展计划等;跟岗实践阶段仍然以受训教师的实践为主,实践的场所为应用型院校通过精心筛选的示范点,其目的是借鉴、汲取优秀教学经验提升受训教师的实践能力,并在跟岗工作的过程中反思原有工作方法,对疑虑或不认同的问题及时与指导教师交流、讨论,了解其处理问题的原因,并就疑虑的问题最终通过自身的反思和与他人的讨论给予自我解释或提出新的工作思路。整体提升阶段的培训任务是为帮助受训教师学习行之有效的反思方法与手段,坚定专业发展的信念,明确专业发展的路径,获得专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分组交流前三阶段的收获与思考、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分析、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与手段、团队教科研活动开展的方法与策略等。四阶段在职培训模式实则为“理论+实践”的在职培训模式,避免传统在职培训中理论与实践常常割裂开来,各自为战的局面。
三、小结
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发展时代,资源跨界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在职培训,不断提升自身面对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的应变能力。作为在职培训的利益相关方,也要积极反思教师在职培训机制,要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发展变化不断去创新在职培训模式,增加在职培训各方的利益,更好地服务社会企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斌,李锦霞,王玉芝.高校教师拓展培训的实践价值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5).
[2]朱继洲.重视教师教学发展创新教师培训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
[3]何泳忠.改革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研究,2014,(1).
[4]王國文.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提高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水平[J].交通职业教育,2011,(2).
[5]李亚春.职业院校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思考[J].继续教育,2012,(5).
[6]侯雪梅.浅谈职业院校教师在职培训[J].科教导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