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高端纺织装备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内涵与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03-18金守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项目学习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金守峰

摘要:针对高端纺织装备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分析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制定了符合高端纺织装备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和强化通识教育,调整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专业课程群模块。建立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的周期中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完善管理评价制度。通过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满足高端纺织装备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纺织装备;课程体系;创新人才;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49-02

一、引言

随着国家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带来了各行业、领域的升级转换,促进了新产业、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纺织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能各异、种类繁多的纺织品能够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以转速快、振动频率高、品种多样为特点的纺织装备也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向着智能化、绿色环保的高端纺织装备发展,以此来支撑纺织工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换,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换。纺织装备的升级换代必然促进企业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为高端纺织装备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支撑纺织产业的转型发展,是高等工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我校是以纺织装备为特色的机械工程专业,在这种大背景下,为适应纺织产业转型、设备升级换代带来的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调研分析了多届毕业生以及企业用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对创新型纺织装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对纺织装备人才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调整和优化,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二、创新人才的内涵与培养目标的建立

1.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内涵分析。工程技术人才是指通过学习与实践,积累更多以知识和能力的人力资本,借助该资本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源通过各种机构、系统或过程,以最少的劳动时间,创造更多社会价值。创新的内容涵盖了思想意识的创新、知识的更新以及对事物所做的改变和更新等范畴。因此,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创新思想、意识,并将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对事物进行改变,取得突出贡献,应是工程技术人才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应具备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人文社会知识,能够综合运行多元交叉的知识与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机械工程专业为了适应纺织行业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结合创新型人才的内涵特征,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模式和标准以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制定了符合高端纺织装备人才需求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机械工程专业以新工业革命与新经济时代为背景,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国际视野,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强、团队协作好、综合素质高,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设备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构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模式和标准以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国家标准,机械工程专业以行业需求为引导,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相一致的课程体系。

1.加强通识教育,提高人文修养。将原有课程体系中的公共基础课整合为通识教育,包括公共基础课和通识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由社会科学基础类、外语类及军事体育类构成;通识选修课为将英语拓展类、创新创业类、成长教育类,计算机信息类课程加入到通识选修课中,同时加大通识选修课学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中修2学分、第二课堂修4学分。机械工程专业在第二课堂中开展写作能力的训练,根据通识选修课中创新创业类项目或科技创新项目的调研报告、学术报告、科研论文及专利申报等多种形式,完成后获得学分。大学英语采用分级分类教学,必修12学分,通识限选2学分,重视英语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类课程则根据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际水平,采取分层分类教学,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机械工程专业应用相结合。

2.专业教育模块化。由于原有课程体系中的总学分、理论学分和学时较多,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中降低了总的学分和学时,同时将专业教育中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以工程图学模块、工程材料与力学模块、机械设计基础模块、现代纺织装备设计模块、机械测控与仪器模块、机械装备与工艺模块、机械控制与传动模块构成的专业课程群模块。每个课程群模块中包含多门课程,如以数控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构成的制造装备设计与工艺课程群模块;以机械控制基础、机电一体化设计、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等课程构成机械控制与传动课程群模块;以纺织装备概论、有限元分析、动力学分析等课程构成的现代纺织装备设计等。通过有效调整、优化每个课程群模块,强化了课程群模块中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加强了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整体性,合理安排开课时间,凝练课程内容,根据毕业要求的达成度增减学时和学分,避免了课程之间的交叉和重复,在有限的课程学时范围内满足日益增长的专业知识需求。同时,开设双语课程,提高毕业生的国际视野及专业外语的能力。

3.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为加强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将军训、各类实践、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等均纳入到实践教学中。机械工程专业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在优化后的课程体系中,构建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实践培养体系,将各类实践环节按照工程综合实践、工程基础实践和专业科技创新三个层次进行分类实施,每个层次设置相应的课程群模块及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环节,如工程基础实践主要是認知实习和金工实习;工程综合实践为课程实验、实习及毕业设计等;专业科技创新主要为各类学科竞赛及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等。通过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高度融合,进一步加强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联系。通过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前提是对实践资源的整合,包括陕西省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安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客空间、校外的实践基地、科研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等硬件资源设施的整合。项目教学采取累加模式,制订了项目过程管理办法,将项目分成开题、中期和结题三个阶段,时间跨越年度大约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学生主要利用课余完成绩评定采用累加式计分方法。开题立项阶段:申请报告及答辩20分;中期检查阶段:工作质量及其进度10分;结题答辩阶段:作品质量、材料70分。学生取得60分及60分以上成绩为合格,可获得学分。使学生从注重考试成绩转向活学活用。

四、总结

1.结合本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问题,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对创新型纺织装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对纺织行业人才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调整和优化。

2.提出了以提高工程实践和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构建了面向高端纺织装备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优化了理论课时和学分,通过建立7个课程群模块,增强了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建立了基于项目学习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对实践教学体系的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从注重考试成绩转向活学活用,通过项目的完整实施,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培养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能力,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有耀,蒋林,杜慧敏,等.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76-81.

[2]吴莉.浅析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教文汇,2014,(2):63-64.

[3]顾秉林.大力培育工程性创新性人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4):1-5.

[4]胡福文,徐宏海,张从鹏,等.大学生创客中心的内涵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5):217-220.

[5]梁丽.构建分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17-219.

猜你喜欢

项目学习创新人才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大学英语教学中项目学习的应用探讨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