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与当代马克思主义

2019-03-18王葆华孙宏霞刘希军康志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

王葆华 孙宏霞 刘希军 康志强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从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路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动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三个方面,为高校立德树人教育提供应坚持的思想原则和须培养的教育内涵。

关键词:高校;立德树人;当代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7-0032-04

将高校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同时也是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它涵盖人才培养的两方面要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就是如何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1],这既科学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标,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战略回应[2]。“立德树人”,怎么认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在当前由西方掀起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下,在西方工业文明力图一统天下的重压之下,地方实践和地方文化均遭遇困惑和怀疑,信仰危机、身份认同危机普遍存在的背景下[3],高校如何在大学生逐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完成我国高等教育的重托,就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要求全党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初心,增强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如一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已经对“立德树人”教育原则作出答复,即培养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的接班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需置疑与讨论,但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是文化自信,而不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且同时强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这一问题的厘清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立德树人”非常重要。因为,近年来,国内国学之风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定位不断被拔高,甚至有提出只有中国文化才能拯救世界、只有儒学才能给世界发展指明方向,那么既然世界都要依靠中国文化和儒学来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当下中国问题是不是也得依靠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来解决呢?[4]如果是这样,马克思主义将至于何地?中国如果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又从何谈起。

一、当代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領路人

马克思主义是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深刻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进而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5]。因为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立足中国国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释放和拓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和谐社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向着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中国梦目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后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持续探索而逐步形成的。首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分析国际国内情况基础上,坚持列宁关于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征判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新性地作出中国尚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准确判断,并由此出发,解答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问题,进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接着,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首次在党的十三大上,深刻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一方面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尚处在初级阶段。同时,这一认识成为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立论基础,也成为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方略。基于该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邓小平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认识就是我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决不能偏离它,决定我国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初级阶段为基础出发,而不能够超越这个阶段[5]。

当前,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八大后,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做出了三大重大概括:民族复兴关键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6]。同时,根据当前世界形势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以及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确定了我党的政治路线和国际战略,提出了正确义利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以互利共赢为核心的新兴国际关系、“一带一路”等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明晰了康庄大道,也为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所以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即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一进程决不是朝夕而成的,是中国共产党充分结合世情、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构建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并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前景[6]。毫无疑问,当代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领路人,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习近平同志曾说:“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并进一步指出撇弃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丢掉了中华民族的根,就是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同时明确点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7]。但绝不能简单地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解决中国问题、乃至世界问题。中国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成就,早已证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逻辑整体,承认其一,必然承认其他[4]。因此,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和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规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源头,是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孕育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内涵是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创造出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成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判断,点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渗透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发展,同时也明确把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即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民族现代社会变革与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出发点,“如果不认识这个根本出发点,那就不能理解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不能继续沿着儒家铺就的道路作为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而要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8];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则为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与国家建设提供治国理政的具体经验、生存智慧与道德伦理[4]。习近平于2014年2月24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也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7]。因此,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二者相辅相成,各有其功能与定位,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随意替代。但是,需要突出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发展,应当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指导为原则,即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须要马克思主义化。

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要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这一进程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缺乏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就会出现误区,不能去粗取精和去伪存真,更莫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也必须坚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换而言之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从文化人类学视角看,文化是民族的存在样式。不同的民族,必然有不同的文化样式,在一定意义上,中华民族就是以“中华文化”的形式存在的。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文化关系更表现出特别的意义和价值,承认中华民族的独特利益,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承认文化的民族性,肯定中华文化的主体性。高校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必须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质,明晰“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要求内涵,并能够将之内化在相应的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中。

不过,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还存在两方面主要问题,一是重思想政治教育、轻人文素质培养,思想政治课程为必修课,课时饱满;而人文素质培养的相关课程则为选修课,课时不足。二是授课内容上,将当代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孤立、割裂,不能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多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少有涉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注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宣扬和继承,却忽视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指导。其后果就是高校大学生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仅限于理论和教条,难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吸收来指导个人的社会生活,更达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标准。

因此,高校在立德树人的教育中,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的课程内涵,强调交叉与融合。高校需要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必须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的能力,以指导他们的社会生活。同时,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也必须担负起以当代马克思主义为核心,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与中国梦实现的动力之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在全球的影响更加深入,各国自身发展问题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虽然说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事物发展都是有其两面性,经济全球化固然可在全球范围内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有利于强化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也给予了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和弯道超越的机遇,但经济全球化也带给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众多风险和挑战。因为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主观上他们并不希望发展中国家拥有自主的经济主权和稳定的经济安全;客观上,出于一己之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严重依附于发达国家,低端产业同时也衍生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受利益驱使,国际资本的快速流动也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因此,众多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与传统的霸权、强权政治之间产生冲突,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穩定不确定因素突增,争取发展权成为主要的国际竞争。

此外,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及交锋。维护文明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特别是西方若干政治势力,凭借其在传媒宣传上的主导优势,片面推销其意识形态,干涉其他国家政治和文化的文化霸权行为,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成为当前各国思想文化建设发展的主流。另一方面,21世纪以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这同时带来一个风险,即如果人类不能对科技进行全面认识,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缺乏必要的制度制约和伦理约束,也必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极大风险,带来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诸多严重问题。上述情况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人类思想文化造成严重影响。

面对上述世情,如果缺乏文化自信,没有科学的思想指导,如何正确处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如何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故此,强调思想文化建设对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过去时间内,相对于经济建设,我们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思考和用力不够[9]。

不过,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注意并清醒地认识到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发出:“要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开辟新境界,要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放射灿烂光芒。”更进一步点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内的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就是在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外,还要坚持文化自信。”2016年11月8日,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全面从严治党承载起党在新时代的使命》一文,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好的诠释就是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中在阐述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外,又着重强调文化自信,明确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源头,道路选择受历史文化传统决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同5000年绵延不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融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党深深把握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这一沃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好诠释就是树立文化自信。”即就是说,四个自信是统一的整体,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其中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内在灵魂[10]。

为什么说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最好的诠释?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精神与理念是由文化自信集中体现。这一自信来自哪里?最根本的就是来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使之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础,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11]。

正因为具备了这个自信,中国过去5年中,才能在世界经济复苏整体乏力、收入差距拉大、逆全球化思潮蔓延的背景下,仍能保持经济稳中向好。同时,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也为世界作出一大贡献,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中国政府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渴求新目标的代名词。可以说,这五年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是在30多年改革开放基础上取得的新突破,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与我党坚持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密不可分。我们探索出的这条道路是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中国国情为实际出发而走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发展所提供的中国方案,可供其他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借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不仅可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提供了一条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为那些既渴望迅速发展又要兼顾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一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也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总之,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面必须牢牢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领路人这个原则,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交叉融合,为高校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王学俭,杨昌华.立德树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54-62.

[3]金正连.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坐标与逻辑[J].新视野,2017,(3):24-28.

[4]徐家林.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7,(3):1-7.

[5]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6]戚义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J].观察与思考,2017,(7):38-45.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8]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N].光明日报,2015-07-03.

[9]李元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渊源、立场和新时代使命[N].中国文化报,2017-12-26.

[10]崔利萍,闫树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三重逻辑[J].思想教育研究,2017,(7):37-41.

[11]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理论探讨,2017,(2):12-17.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校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