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抑郁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2019-03-18张一凡

健康大视野 2019年3期
关键词:针灸中医药

张一凡

【摘 要】抑郁障碍是一类病因病机复杂、异质性大、疾病负担重的精神疾病,危害现代人的身心健康。本文从祖国医学角度阐述其病因病机,论述中药、针灸等治疗在抑郁障碍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诊治抑郁障碍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及思路。

【关键词】抑郁障碍;祖国医学;中医药;针灸

【中图分类号】R25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1

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类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临床上以情绪低落、快感缺失、兴趣减退、意志活动减少为主要表现,常伴有突出的躯体不适、焦虑、认知功能损害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严重者出现自伤、自杀行为[1,2]。在祖国医学中,MDD属“情志病”范畴,多以“郁证”“癫证”“脏燥” “百合病”“梅核气”等为名,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3]。Lancet刊登的GBD2015系列报告中显示2015年影响中国人群健康的非致死性疾病中抑郁症排第三位。MDD危害大、疾病负担重,严重危害个体的身心健康,有效的治疗显得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上MDD的治疗以西药治疗为主,但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MDD的中医疗法也越发受到关注与重视,本文对中医治疗MDD进行了文献回顾。

1 中医病因病机

早在《内经》中便有类似抑郁症状的描述,《灵枢·癫狂篇》“喜怒,善忘,善恐者,得之忧饥。”《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有“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的说法,且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的治疗方法。金元时期,郁症被明确作为一种独立的病症来论述。朱丹溪提出 “气、血、痰、火、湿、食”六郁学说,明代徐春圃《古今医统大全·郁证门》指出“郁为七情不舒,遂成郁结,既郁之久,变病多端。”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引起的脏腑机能不和构成了广义郁症的概念,而狭义的郁证则是指情志过度或不及、气机不畅而引起的病证[4]。现代祖国医学对于郁症病因病机的理论也颇为丰富,肝气郁结为主要理论,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郁症是肾阳不足、脑神失养、气郁痰阻、气血逆乱、肺志损伤等机制所致。总之,郁症病变涉及肝、脑、心、肺、肾等脏腑,始于气机郁滞,病初多实,久则导致脏腑虚损,是情志刺激与体质禀赋相互作用的结果[5,6]。

2 中药治疗

祖国医学对MDD的治疗多从调理肝、心、脾、肺、肾五脏人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1 单味中药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合欢花能够解郁安神、活血止痛、理气开胃,王爱梅等人的研究证实其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及认知功能[7];巴戟天有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除湿的功效,已有动物实验研究其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抑郁活性[8],活性成分为琥珀酸、耐斯糖、I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以及淀粉型六聚糖和七聚糖;石菖蒲有开窍醒神,宁神益智,化湿和胃的功效,已被证实其提取物对MDD有治疗效果[9];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其含有的天麻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已被证实能缓解头晕头痛等症状[10]。此外,也已有动物实验或临床研究验证了贯叶连翘、银杏叶提取物、柴胡、白芍、佛手等单味中药及其提取物在MDD中的治疗作用[4,11]。

2.2 复方汤剂治疗 《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書中记载了多种与MDD证候相似的病症,相关的成方至今仍然被运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胸满,烦惊”,张昀等人将其运用于抑郁患者,与帕罗西汀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均缓解,且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组患者缓解程度高于帕罗西汀治疗组[1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具有和解清热、镇静安神的功效,多运用于肝气郁结证的治疗。《金匮要略》记载的百合地黄汤,症“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已被现代研究证实对阴虚者有较好疗效[13]。王彦恒从事中医精神医学多年,从5种辩证类型论治抑郁障碍,分别为:肝郁痰结、扰及脑神,方剂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理气畅中;肝郁气滞、脑神受阻,方剂用逍遥散,疏肝解郁,清肝泻火;气滞血瘀、脑神失养,方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淤,理气解郁;肝肾阴虚、上不荣脑,方用郁醒神汤,行气化瘀,化痰散结;肝郁脾虚、脑失所养,方用越鞠丸,滋阴养血,补气安神[14]。

3 针灸治疗

中医针灸的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调神宁心等主,具有整体调理的作用,针药结合应用于郁证患者效果更佳同时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近几年来研究已证实运用中医针灸治疗MDD有效,有较强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抑郁症患者的失眠、忧虑、认知缺陷及反应迟滞等多类症状能够通过针灸得到缓解[15]。中医针灸目前以普通针刺、电针等为主要方式,常用部位有眼针、耳针及头针,在针刺穴位的选择上多以调理心、肝、脑为主[16]。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针灸在治疗MDD中有效,且较为安全、副作用小,易于被患者接受。杜元灏等取百会、风府、水沟、印堂、四神聪、太冲、肝俞穴位进行针刺治疗郁症,名为调神疏肝针法,总有效率98%,与氟西汀疗效相当[17]。杨卓欣选用百会穴、三阴交穴、太冲穴,配合耳穴贴心、肝、胆、神门相对应穴治疗大学生抑郁患者74例,总疗效88.00%[18]。徐伟婷的研究比较了电针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电针组在百会穴、印堂穴基础上根据患者抑郁症状辨证配合针刺四肢穴位,肝郁脾虚型配阳陵泉、三阴交,心脾两虚型配内关、三阴交,肝肾阴虚型配太溪、三阴交,施以电针治疗,结果显示电针组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但电针组脱落率低,副作用明显小于氟西汀组,总体疗效指数优于氟西汀组,同时也发现电针较氟西汀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躯体化焦虑症状[19]。针灸能够改善脑功能的异常改变,调节神经免疫功能、脑-肠轴功能、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轴)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功能,增加下丘脑神经活性物质的表达水平,同时能够有效地对海马MAPK通路进行调控,使海马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能力增强,保护海马神经元,缓解郁证患者症状,发挥抗抑郁的作用[15,20,21]。

MDD是一类病因病机复杂、异质性大、疾病负担重的精神疾病,危害现代人的身心健康。目前西药治疗已成为MDD治疗最强有力的方法,但也存在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等弊端。随着祖国医学的蓬勃发展,中医药在治疗MDD中的疗效已经越发广泛地得到认证,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关于抑郁症目前尚缺乏完善的、统一的、被广泛认可接受的中医病理病机,中医诊断郁症尚不够规范化、标准化,故MDD的中医诊断及治疗仍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及探讨,以期中医治疗能够被更广泛的运用于临床,帮助抑郁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董洪坦,韩刚,朱晓晨,等.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4,7(2):146-150.

于文娟,朱丽萍.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精神医学杂志,2012,25(5):395-397.

盘晓芳,白贺霞,等.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新疆中医药, 2018,36(4):89-92.

倪海燕.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2014(11):1739-1741.

王伟.郑绍周教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经验[J].光明中医,2010,25(12):2175-2176.

王爱梅,未小明,陈亚奇,等.合欢花水提物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CREB表达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5,3l(6):771-776.

崔承彬.杨明,觑志伟,等. 中药巴戟天中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5,20(1):36-39

王联生,潘菊华.石莒蒲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J]. 环球中医药,2017,10(4):509-512.

张海生,谢健,张顺泉.度洛西汀联合天麻素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临床研究[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2):97-98.

余雪林,仝乐,等. 传统中医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5):5-7.

张昀.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15):21.

强亚,武嫣斐.百合地黄汤治疗域下抑郁48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2):256-257.

郭雅明,刘翠峰. 王彦恒治疗抑郁症经验[J]. 河北中医,2002,24(2):100-101.

乔丽,张耀. 针刺治疗抑郁症机理及临床选穴探讨[J]. 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55-57.

李雨橦,蔡定芳. 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5):2234-2235.

杜元灏,李桂平,颜红,等.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5,25(3):151-152.

杨卓欣.针刺治疗大学生抑郁症74例[J].天津中医学报,2010,12(1):52-53.

徐伟婷. 电针抗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与作用机制初探[D]. 廣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户丽,梁佳,金树英,等.针刺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近5年研究进展[J].针刺研究,2013,38(3):253-258.

赵少廉.电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与作用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猜你喜欢

针灸中医药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重视中医药发展,发挥中医药作用
两会聚焦:中医药战“疫”收获何种启示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