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探讨
2019-03-18吴微王伟
吴微 王伟
【摘 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安全管理;并发症;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3--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因该疾病病情发展速度快,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风险[1]。护理安全管理是以患者为中心,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进而保证患者护理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2]。本研究对我院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2.63±4.57)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47-80岁,平均年龄(63.85±3.1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术前常规检查、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健康宣教等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护理安全管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患者因即将手术易产生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护士应加强与其沟通,向其详细讲解有关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具体流程、注意事项以及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措施,消除患者心理负担,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使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手术;同时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并建立静脉通路,备好急救设备。(2)术中。在手术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手术记录,观察患者心电图变化以及动脉压等;手术过程中不断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情况,鼓励、支持患者,使其安全渡过手术。(3)术后。①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安静、整洁;在术后24h内密切观察其心率、血压、血脉氧饱和度等情况,并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术侧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情况,做好记录;②定期帮助患者翻身,使其处于舒适卧位;③告知患者需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纤维素的饮食,避免加重心脏负担;④观察患者手术部位是否出血,切口敷料是否保持清洁、干燥,鼻腔、牙龈是否有出血倾向,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⑤对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在接触患者前、后,操作前、后,均需消毒双手,增强护士手卫生以及无菌意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低血压、心律失常、出血点、排尿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科室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该调查表共10分,不满意<4分,一般4-6分,较满意7-9分,非常满意>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用 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
对照组发生疼痛4例,低血压2例,排尿异常2例,出血点1例、心律失常1例,总发生为29.41%(10/34);观察组发生疼痛1例,低血压1例,排尿异常1例,总发生8.82%(3/3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0,P<0.05)。
2.2 满意度
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8例,一般满意5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76.47%(26/34);观察组非常满意24例,满意9例,一般满意1例,满意度为97.06%(33/34);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5)。
2.3 住院时间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8.98±0.52)d,明显短于对照组(12.74±0.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39,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安全管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安全是评估护理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与相关制度,严格执行医嘱,实施相对应的的护理计划,使患者得好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4]。同时根据医院内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规范护理工作流程,进而确保护理安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严格按照术前操作规程为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心脏彩超等常规检查,检查其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备好急救设备与药物,进而为手术做好准备,避免差错事故发生。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变化等,并根据医师的要求正确传递手术工具,做好相应的术中记录;在医师扩张球囊,将支架置入患者体内时,需严格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排除心动过缓、早搏等症状出现;护理人员应固定急救药品、除颤仪的位置,便于抢救。术后在移动患者时需避免鞘管折断、脱落的发生,以及坠床等护理不安全事件发生;注意观察患者血压情况、是否有心慌胸闷等心肌再梗死情况,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师予以正确处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排便时需有专人陪伴,避免屏气、用力,以防意外发生;定时给患者按摩下肢,或指导家属共同为患者按摩,避免血栓形成。与此同时,需加强护理人员护理安全意识,把患者安全放于第一位,加强对其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强化其无菌、手卫生意识,进而提高患者护理安全质量。
综上所述,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安全质量的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加快其康复。
参考文献
张国虹,林芳.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服药依从性及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156-1160.
陆红,朱世论.以家庭为基础的心血管自我管理项目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生理功能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5):440-445.
王在远.心内科护理单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对方式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8):2772-2774.
张庆荣,毛春节,曹云云,等.急诊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5,32(2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