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学好普通高中化学必修课

2019-03-18胡建清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化学课应对措施

摘 要:作者作为国家普通高中一线教师,结合自己使用高中化学教科书的心得与经验,认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以下称必修一)课本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学生的学用结合能力,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化学课;应对措施;学用结合

高中化学必修一是初中化学的延伸与深化,学生进入高中大门,起初对化学充满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趣逐渐淡化。有的学生怕动脑筋,缺少耐心、恒心和毅力,有的因教师经验不足和方法不科学,要求过高,任务过多,导致学生的自卑感,而造成对化学失去信心。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

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鼓励性评价,提倡师生间交流,创设成功的条件。如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给予高度评价,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中建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由交流,大胆提问,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进行全面解答,让学生举手回答课堂中的问题,教师对回答正确的计分,回答错误的纠正不计分,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上课举手率达到80%以上,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 以人为本,兼顾个体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重视学生分析和研究,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尊重信任每个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化学学生实验的开展,为学生创设了施展个性的机会,也充分展示了化学教育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实验可以克服学生的自卑感,重视学困生,让学困生做实验,其他学生帮助完成实验。既照顾了优生又兼顾了学困生,使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我上的化学课学生考试成绩大幅度提高,受到师生好评。

三、 利用口诀强化记忆

如过滤一贴二低三靠。氧化还原反应,升失氧,降得还。还原剂被氧化,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有还原性,氧化剂有氧化性。对得失电子学生搞不清楚,我让学生记住高价减低价,再乘原子个数,对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了电子,比作雷锋奉献精神,鼓励学生多做好人好事,金属钠与水反应,芙蓉又想红等,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

四、 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观察化学现象,多体验化学知识的乐趣,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愉快和渴望的心情去学习生动的化学史料。如让学生观察硅原子形成的最小汉字“中国”,一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爱自己的祖国”,使学生感悟很深。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在讲钠的化合物这一节时,讲述制碱专家侯德榜先生的事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端正学习态度,为祖国繁荣昌盛而勤奋学习。有趣味的化学实验,如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等都能激发学生兴趣。

五、 改变陈旧教学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大多喜欢听话的学生,上课规规矩矩,目不斜视,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老师的思路走,对于调皮的学生则是冷言冷语,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抹杀了学生的热情。所以,教学中要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尤其学生实验,让每个学生都做,诱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穿插教学内容。

六、 走出课堂

反对封闭式教学,树立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的观念,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及时打开学校大门,大胆地让学生走向社会,去观察,去实践,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自由的时空中发展特长。如在讲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这一节时,让学生到农村田间地头看看白色污染的严重性,垃圾堆放处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可以写小建议反映给环保部门怎样治理。

七、 利用多媒体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信息渠道宽,速度快,容量大,在听觉、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途径,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在课堂上,师生交流成了人际交流,学生可以为屏幕上的精彩画面而欢呼雀跃,可以为屏幕上提出的问题而深入思考,甚至辩论不休,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

八、 作业形式多样

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导向作用,教师应布置阅读作业,每上完一节课,要求学生阅读其中一句或一段。领会所学内容,完善自我。调查型作业,要求学生在学完理论知识后,走向社会调查研究,如学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时,可让学生调查附近河流是否被污染,垃圾堆放现象,要求学生写调查报告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审美品质

化学物质多姿多彩的颜色和状态,千变万化的化学现象,使学生在欣赏物质变化过程中,欣赏创造美的兴趣,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入。提高创造审美能力,如锥形瓶、容量瓶等能使学生产生对称、稳定、优美等遐想。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总之,今天,我们的教学求新求变,只有通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充分挖掘教学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一定能学好高中化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蒲桂芳.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J].中学教学参考,2017(8).

作者简介:

胡建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临夏县田家炳中學。

猜你喜欢

化学课应对措施
“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课型研究
有毒
那是什么
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化学课,你慢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