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课改背景下农村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

2019-03-18林志敏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走班制高考改革分层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和国家新高考政策的实施,走班制已经从试点走向普及,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走班制有利于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开展,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養的提高。走班制能够使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学习需要主动“走班”,充分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性。本文将结合新课改背景探讨农村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的实施意义和具体落实对策,通过“走班制”建立科学的分层教学体系,促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改;高考改革;走班制;分层教学

高中数学“走班制”采取分层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兴趣爱好以及任课教师意见,选择相应的教学层次班级,学生学习班级地点可以自主选择而原行政班级名额不变。“走班制”使高中数学教学形式更加灵活,促进了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处于不同能力、知识水平的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走班班级,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充分的学习信心,使处于不同能力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相应发展。

一、 高中数学教学实施“走班制”的意义

(一) 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实施“走班制”教学,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基础和学习意愿选择自主选择上课地点和任课教师,这一选择机制有利于学生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从而树立更鲜明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也会更加积极。通过走班制有利于改善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协调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二) 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

在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环境下,学生通过“走班”接触到不同教师和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对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再加上接触到不同班级的同学,大家在一起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可以汲取其他同学的优秀经验,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并主动去调整完善。而且通过走班制学生接触到不同教师的教学理念、情境创设、习题讲解方法等,这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多元化的知识曲线,帮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走班制”教学进一步提出了“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特点,因此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能效的提高。在高中数学“走班制”的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够“走活”学生的学习环境,更能“走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走班制”能够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学习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高中数学“走班制”的实施措施

(一) 按学生数学水平高低实施“走班制”分层次教学

在传统的固定编制班模式下,可能会出现数学教学同质化问题,全班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样、教学进度一样、提问程度一样、作业布置一样,整齐划一的教学环境往往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不消化”,有的学生已经跑到终点,有的学生却还在起跑线上徘徊,不但影响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抑制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而采取数学“走班制”教学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施“走班制”学习的前提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进行分层,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学习动机、学习习惯等将全年级学生以“2∶5∶3”的比例进行分层,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结合班级课程表和分层设计设置三个教学班,这样的分层方法保留了原行政班级的设置,学生则需要再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到不同的教室听课。

(二) 结合“走班制”设定分层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目标的设置是促进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落实的基础。走班制所分出的教学层次和传统快慢班有本质不同,走班制的学生分层是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针对性,突出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秉承“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实施原则,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确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

无论针对处于哪一层次学生所设定的教学目标,都要以“最近发展区”原理为依据,鼓励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例如在“对数函数”的相关内容教学中,教师分层目标可以设置为:①基础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基础概念;②初步运用:学生能够将概念和解题方法应用到基础实践中;③灵活运用:学生能够在知识概念应用中举一反三,突出知识应用的灵活性。A层学生对应目标③,B层学生对应目标②,C层学生对应目标①,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的适宜度,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三) 结合“走班制”设定分层教学内容

“走班制”在教学内容上也有明显的层次性特点,其中分为基础知识层、应用层和综合运用层。三个教学班所教授的内容也是结合三个知识层次而定的。例如在“函数的奇偶性”教学中,教师可以划定分层教学目标,对于A层学生以精讲精练为主,能够理解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和复杂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知识结构,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而对于C层学生则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基础概念为主,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于既往知识的衔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定有利于提高走班制数学教学效率。

(四) 建立分层教学评价标准

分层评价是“走班制”下比较有特色的评价形式,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高中数学“走班制”迄今仍处于尝试阶段,尚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机制,因此很难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统一评价。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走班制”教学实际构建灵活多元的评价标准,提高教学评价的切实性。在随堂测试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特点按“7∶2∶1”的比例将其分为三部分,即70%基础题型、20%的提高题,10%的综合题型。基础题属于全部学生的必做题,提高题则是A、B层学生必做,综合能力题则是A层必做、B层选做,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解题情况进行评价。

(五) 针对“走班”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強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拾遗补缺、温故知新的作用。在高中“走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要突出分层特点,结合学生的层次差异突出作业的针对性,从而打造个性化的作业练习空间,突出知识重点和学习要点。虽然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内容不一样,但是在作业完成时间上则均需保持在四十分钟左右,这样才能控制学生的学习任务,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练习效率。保持学生作业的独立性,避免出现抄袭雷同问题。

(六) 建立“走班制”分层教学管理体系

高中数学“走班制”的实施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无论是班主任老师还是任课老师都需要认识到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尽快建立其与之相适应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一个行政班内都要设置相应的教学管理负责人,班干部可以配合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切实维持好走班秩序,不能因为学生流动上课而出现疏于管理、秩序混乱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教学管理体系上进一步完善,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互动反馈,从而使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能够对学生有充分了解,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多便利。

三、 高中“走班制”数学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 学生如何准备

新课改精神再次强调了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走班制”的实施需要学生做好应对准备,从而体现这一学习模式的优越性。首先,学生需要结合自身数学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选择具体讲课内容,切不可盲目跟风,不能因为其他同学“走”到某个班自己也跟去上课,这样的走班形式完全背离了教师的分层初衷。在走班制教学模式下,教师和教室都是不固定的,学生可能面对不同的教师和同学,这就需要学生积极调整心态,尽快转变思想认知,积极适应走班这一新环境,能够在课上学习中与教师、同学建立起互动联系,尽快融合在“走班”环境中。

(二) 教师怎样应对

高中数学“走班制”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探索尝试。“走班制”下教师更要加强数学教学辅导,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以此提高“走班制”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结合分层教学实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实现数学课堂的持续完善。教师要客观认识到“走班制”下的分层教学并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不可出现等级歧视,要注重发掘学生的数学学习优势,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互动沟通,在取长补短的同时促进高中数学“走班制”教学获得真正成效。

四、 结语

“走班制”是新课改以及高考改革下的探索尝试,旨在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与之知识能力相适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走班制需要教师和学生同时做好准备,优化教学形式的创新教学内容,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素养、促进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常稳.普通高中走班制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5(16).

[2]黄文涛.高中选课走班制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4).

[3]谭俊楚,周先进.走班制研究十五年[J].教学与管理,2018(15).

作者简介:

林志敏,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永泰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走班制高考改革分层教学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高考双轨制改革的意义及难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