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探究及实践应用分析

2019-03-18林龙香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当前很多科目的教师都开始基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培养高中生在数学上的综合素质以及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将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展开分析,并基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对如何进行实践应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路径;实践应用

一、 引言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教学新概念,对我国传统教育的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能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成绩、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数学思维,也对数学教学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在高中数学中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有多种教学路径,对这些路径以及实践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有利于广大数学教师获得更多养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经验,对更好地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二、 数学核心素养的特征

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并不单单是让学生懂得一些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和概念,而是要通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其在心理、思维上产生变化,是一种内在的思想。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良好的规划,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培养,而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教学成果,采用急功近利的手段。因此在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目光放的长远一些,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知识点的延伸等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来渗透核心素养实现良好的养成。

同样,高中数学教师也应该让高中生认识到这一点,即自身核心素养的养成,并非是几天学习就能达成,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坚持学习,才能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因此若是在核心素养养成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瓶颈,不应该气馁和放弃,而是应该以积极、健康、科学的态度面对这些困难,进而在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

三、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养成的路径以及实践应用

(一) 通过教学设计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能够简化教学过程,进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知识点,也使数学核心素养更容易被培养。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中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到数学核心素养中来,并自主提升自身的数学基础知识。

实践应用:以《三视图》这一课为例,教师首先可让学生观察正方体、三角体、长方体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对三视图这一概念有简单的了解。再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所有物体的三视图都有可能一样?或只要看到一个物体的直观图,就能判断一个物体的整体形态?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周围的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并以身边的物体作为道具进行观察。在课堂教学完成后,教师可再通过微课的形式将三视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延伸一些生活中三视图的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去实践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更清晰地理解物体的三视图,在画物体的三视图时,不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就确定物体的三视图。同时课后延伸的探究,也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三视图的更多含义,比如:事情不止一个表面;不能只从一个表面判断事情的对或错等。除了数学知识的应用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关联。

(二) 通过课程设置来养成数学核心素养

通过课程设置来养成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说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来调整教学和习作的占比,进而实现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实践应用:当前的高中生思维比较活跃,且拥有较高的主观意识,因此若是多讲述式教学,少习作实践,且习作的内容枯燥,难以使高中生产生强烈的兴趣,甚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反感心理。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基于以上情况,对课程进行重新规划。以《抽样方法》这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前导入的时候可借助信息技术,将抽样调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了解抽样的实际应用作用以及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减少对这一方法的理论讲述时间,而是多设置几个与抽样有关的场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抽样中来,通过实践来了解抽样的具体过程,以及不同抽样方法之间的区别。对于课后的作业,教师尽可能减少习题的计算,而是让学生去观察抽样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自己寻找一个事例,选择一种抽样方法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高中生学习到的不再是几行抽样方法的理论知识,而是掌握了抽样方法的应用技能。在实践和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高中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会逐渐养成。

(三) 通过教学方式养成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是教学在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重点。高中教师需要借助一些教学方式和方法,帮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进而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情景教学、游戏教学等,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推导。

实践应用:以《逻辑联结词》这几个课时为例,教师在讲课之前,可设置几个场景,让学生对场景事件的关系进行思考。可设置一些生活中的情景,更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之后教师再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再让学生用课上学到逻辑联结词去形容之前情景中事件的关系。在情景中思考和应用逻辑联结词,更利于学生对事件關系的理解,以及理解逻辑联结词在各种关系中的应用。之后,教师可以再设置几个情景,以小组为单位,以五分钟为限,让学生在五分钟的时间内对所有情景中事件的关系进行描述——用逻辑关键词,正确数量最多的小组则获得游戏的胜利。通过情景和游戏的结合,能够有效地锻炼初中生在短时间内的思考能力和反应能力,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帮助很大。

(四) 通过教学评价来养成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开放而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高中数学教师应改掉传统评价中以数学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从高中生的学习态度、生活实践、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学生数学成绩的评价。这种以综合素质为本的评价模式,能使初中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实践应用:以《简单旋转体》这一课为例,教师的课后评价,不再是评价学生记住了多少本节课的理论知识点,以及会做多少道计算题。而是评价学生对这一课知识点的理解;对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见解、实际应用实践;学生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哪些新的思考等。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高中生在学习中不会再死记硬背本节课的知识点,而是会在实际应用中理解知识点,创新知识点的应用方向,甚至进行新数学概念和方向的探究,这对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说事半功倍。

四、 结语

核心素养是基于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为实现我国教师和世界教育更快接轨而提出的教学新概念。我国高中教学模式都是讲授式教学,因此突然为实现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而改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对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本文正是基于此,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路径及实践应用展开了分析,希望能为高中数学教师更好地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5(9):36-39.

[2]邵朝友,周文叶,崔允漷.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研制:国际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5(8):14-22.

[3]徐岳灿.浅谈基于创新思维培育的高中数学校本教学纲要[J].创新人才教育,2015(3):21-23.

[4]杨孝斌,吕传汉.论数学教育对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5):74-79.

作者简介:

林龙香,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霞葛中学。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课堂中反思性教学应用策略分析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