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

2019-03-18徐秀群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改革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学情况对于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当前阅读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不断加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是逐字逐句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知识,导致学生的阅读思维、理解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也限制了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在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对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十分多样,教师有时会让学生开展情感阅读活动,有时又会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阅读,导致整个阅读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主,学生很难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无法根据自身的习惯、喜好进行阅读,造成了学生的课堂阅读不积极。而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1)客观因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教师无法向传统教学一样,“盯着”学生阅读、学习,更加看重学生本身的自主学习,但是在实际中,小学生缺乏良好的自控力,难以获得好的自主学习效果,这也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干预。(2)主观因素: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还无法对力度进行有效控制,阅读教学本身是一个开发智力的环节,但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所差异,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很难深入的理解、感悟,这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策略

(一) 准确定位教师角色

新时期下,小学语文教师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自身则需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承担起连接书本、学生之间的桥梁,要充分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良好的交流,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应的阅读交流,让学生可以分享阅读方法、阅读经验,共享阅读成果,使得学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实现思维的碰撞。这样不仅能提升學生的阅读能力,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并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促进学生创造能力、认知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

(二) 创设良好阅读环境

新时期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满足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实践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固定教学模式,要摆脱传统的“标准答案”思想,采取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支持学生可以大胆的想象,实现学生综合发展。在实际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可以在问题思考中更加积极、深入地进行阅读,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想法、观点的平台。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悟、阅读方式,并坚持学生发展的规律,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悟文本意义、课文情感,加深学生的知识体验。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秋天》的时候,本文分为三段,按照时间的顺序,将秋天的特色逐层次展现出来。在课文的第一段主要是对刚进入秋天后,天气变凉、黄叶飘飞,代表着秋天来了;在第二段主要是通过天空的蓝、高,及雁阵飞行方向、队形变化来对秋天进行描述;第三段则是用感叹的语气来展现作者对秋天的喜爱。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将秋天的一些图片展现出来,让学生说说秋天这个季节有什么特色,并让学生根据课文思考“文中的三段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述秋天的?都涉及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在阅读中还会全面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 实施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文章,并且能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中心语句、长句等。通过教师的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阅读速度、节奏,有助于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模仿心理,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模仿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演讲,鼓励学生可以在不看拼音的前提下能准确地对文章进行阅读,促进学生实际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北京亮起来了》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堂展示出一幅国家地理图,让学生从中找到自己的家乡,并且找到我们国家的首都北京。通过这样简单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借助课文中的精美插图,让学生充分想象北京之美。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体会课文中的内涵,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对北京的喜爱之情。

三、 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加深学生的阅读体会,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提高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实践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身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并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廖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初探[J].快乐阅读,2016(18):163-164.

[2]朱柯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上),2017(5):143.

[3]姜志平.浅谈核心素养培养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中外交流,2018(16):115.

[4]陈艳琴.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J].新课程(上),2018(1):168.

[5]王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7):176.

作者简介:

徐秀群,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改革创新(二)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