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03-18肖清波

考试周刊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对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优秀的概念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现代社会的优秀人才,指的不仅仅是有着高学历的人,更多的是对人核心素养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使学生真正将语文渗透进自己的生活,使语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篇论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阐释,通过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来讨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创新课堂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其次,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组织形式;最后,课堂文化教学也是培养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策略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逐步步入世界强国之列,与此同时,对于国内人才的要求也有了很大的不同,越来越看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同时也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世界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说新课标改革以来,对于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对于知识点的传播,教学的重点集中在书本上,主要是对课文进行讲解,同时对于词语、语法等进行训练。但是新课标改革以来,怎样培养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成了教师们普遍关注的难题,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语文的能力,使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真正融入在一起。

一、 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学方法、教学进程等都是由教师一人决定,学生作为接受者在语文课堂中难以体现自己的作用。而且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不但使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而且很容易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有学者提出应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學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例如,在对《曹冲称象》这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几个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对这几个问题作出回答。教师可以问:“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几个称象的方法?曹冲提出的方法为什么受到了大家的赞扬?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曹冲的方法做些什么呢?”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去验证曹冲的办法,如交给学生一个任务,回家之后运用曹冲称象的办法来量一量自己身边的东西,比如小猫、小狗、水果、蔬菜等。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一课之后,他们总结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利用创新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后还可以给学生留一个小作业,让学生量一量一个灯泡里能装多少水。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增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 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丰富课堂组织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信息设备逐步步入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可以极大地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使原本的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变成视听说相结合的动态组合。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具体的情景和抽象的知识点难以向学生进行清晰的表述,导致学生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但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不但减少了教师教学的难度,同时还丰富了课堂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对《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地震的残酷和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表现出来。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地震时城市的惨状、人民的惊恐以及地震后的危险,告诉学生地震是一种多么可怕的自然灾害,同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普及面对地震应该如何自救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将语文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之后,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父爱的视频,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父爱的伟大,从而对课文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感受到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将课文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提高自己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 课堂加入文化的教学,加深学生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自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文化的自信。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这些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财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利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将这些文化传播给下一代的孩子们,使他们真正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对中国的文化充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

例如,在对《梅花魂》这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可以首先给学生普及一下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属于怎样的地位,如中国的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等等,让学生了解到梅花在中国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品格。然后让学生带着对梅花的了解再去阅读这篇文章,就会对文章产生更深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中加入文化的教学,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文化产生更深的了解,从而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

四、 结语

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他们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对于外界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同时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也比较强。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加强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能力,对于孩子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改变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J].中华少年,2018(28):245.

[2]郁步丽.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小学生(下旬刊),2018(10):12.

作者简介:

肖清波,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第三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