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出创意画出美德
2019-03-18何荣萍
何荣萍
摘 要:传统美德教育在幼儿园实施的形式较生硬,不易于被幼儿接受,成效不高。利用创意绘画载体融合实施的形式,弘扬传统美术道德源泉,能适应幼儿长期教育模式与教学要求,适应教师长远教学理念,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创意绘画;实践性知识;教学适应
一、以“真、善、美”解读创意绘画
(一)幼儿园创意绘画以真为本,真体验、真展示
幼儿教育领域被划分为五个范畴: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以创意安全为主,与真实挂钩,最能体现幼儿纯真的一面,能挖掘幼儿心灵活泼性,有助于幼儿对颜色、物体的认识。所以艺术教育在幼儿成长期有举足轻重的特殊意义。从绘画角度而言,幼儿绘画分为不同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和写实期,也可以认为是俗称的乱画、随意画、认真画和仔细画。回顾美的艺术创作,发现美的来源才是真的延续,只有真的体现才真实,美的效果才更艺术。
以幼儿园的消防逃生演练、防震演习为例,教师会事先通过视频、图文结合的故事等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演习注意事项的讲解,幼儿们虽然看似已经掌握了,但是往往都是一知半解,在演习中也不能真正做到。而我们通过创意绘画的方式,让幼儿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演习逃生方法,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同伴或弟弟妹妹分享、交流。通过创意绘画的形式,幼儿们对消防逃生、防震演习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让安全深入人心,比我们一遍遍播放视频和讲解的效果更好。
(二)幼儿园创意绘画以善为轴,善教育、爱生活
创意绘画从小抓起,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基础,幼儿很容易对艺术活动产生热情和兴趣,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层次、“我喜欢”的层次。这种兴趣是易转移的,也易于被动,相对应于“真”的涂鸦期。那如何真正做到善教育、爱生活呢?我们以节日教育为例,如感恩节,我们会让幼儿们先把自己想感恩的人画出来,通过师幼或幼幼玩“猜一猜”的游戏激发幼儿们的兴趣,然后让幼儿画出最想做的事情。大班的幼儿由于已经有了前书写和前阅读的能力,可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想法,最后再对照自己的画一一去实现自己要做的事情,还可以做好后让家人或同伴评分,充分调动积极性。这样的方式让教育变得生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也让创意绘画变得更“活灵活现”。
(三)幼儿园创意绘画以美为源,美成观、重德育
幼儿发现美,是主观的感受,只要是新的接触都是美的体现,重新接触也是一种美的延续。创意绘画是美的体现,幼儿喜欢贴近自己身边的一些物体,幼儿的新鲜感是幼儿对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东西有绝对的占有欲望,一种不能免疫的审美享乐。然而绘画的作用明显高于幼儿的兴趣,从颜色的分类而言,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喜好就不一样,如4岁~5岁的幼儿更倾向于鲜艳、明亮的特性;5岁~6岁的幼儿已经开始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喜欢的色彩有一定的倾向性,种类多少取决于个人对颜色的喜欢程度,有的倾向于红色,有的倾向于绿色,各有不同,各有所好;5岁~6岁半的幼儿对颜色的追求已经有自己的看法,已经懂得色彩的搭配形成和视觉效果。所以绘画对幼儿来说从小班的兴趣仅在喜欢的程度转换到大班的自我引导和爱好的延续。创意绘画主导颜色对大班幼儿形成的美的效果不言而喻,绘画时间甚至多于他们平时玩耍的时间,绘画成效显而易见,这是幼儿对美德的一种简单追求。
绘画活动可表现幼儿的心灵美、自然美、创造美,诠释童真美。在幼儿的世界中何为美?早上对老师鞠躬问好是美,同伴摔倒上前扶起是美,帮助能力弱的同伴是美……美是懂礼貌、讲文明;美是互相帮助,美无处不在,这些也是我们德育的精髓。幼儿们对美德的简单追求和表达就是绘画,他们将自己看到或自己做过的好事以绘画的形式记录,让美德教育以画传递……
二、创意绘画渗透传统美德——孝、礼、仁
(一)创意绘画对孝的培养
幼儿的绘画作品随处可见,作品色彩鲜艳、内容丰富,让人过目不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用自己纯真的心把爱传递给身边的亲人、朋友。一幅温馨、幸福的儿童画,就是孝的种子。
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仁孝的小故事,不但能增进亲子感情,而且会让这个故事延续下去。而让幼儿们画自己做过的孝顺父母或长辈的事情,可让孝更具体、更形象。
身先为孝方能种下孝的种子,陪父母一起吃饭是孝,帮妈妈照顾弟妹是孝,帮妈妈收衣服是孝,主动洗碗是孝,帮爸妈洗脚也是孝……一幅幅稚嫩的图画诠释最纯真无邪的孝的意义,可见创意绘画对传播孝文化的意义重大深远。
(二)创意绘画对礼的培养
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会发现一个了不起的细节,每当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会发现无论用什么语言、什么方式,他们都会用同一个肢体动作表达第一反应,那就是好奇的眼神,而后才是点头或摇头。第一反应里充满好奇纯真,说明孩子心中纯真无比。在儿童的世界里,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一种礼貌行为。通常他们会观看一眼,而后会回应回答、笑、哭三种行为,从这三种中能寻找到绘画与礼的联系。看是一种回应,看后的反应是回答,则是一种礼的回应;笑也是一种回应;哭是因为害怕或与陌生人接触的一种回应。由此可见,在沟通的同时,应稍作引导。创意来源于幼儿们的回应,可以为师者对幼儿进行正向引导,即从涂鸦期转化为象征期,甚至写实期的过程活动。既然可以引导幼儿绘画,当然更可能引导幼儿守礼,更何况礼是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
(三)创意绘画对仁的培养
幼儿对仁的认知是陌生的,分不清好坏、分辨不明是非,对危险不懂回避,不懂保护自己,所以幼儿创意绘画对仁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从与幼儿一起找寻、分享仁义故事,尝试做仁义之人开始,逐渐培养幼儿们的仁义之心。
以绘画的形式教育幼儿认识新的事物,从绘画中认知具体物品的概念。我们对一幅画可以以不同角度进行讲课、分析,对仁的培養在儿童阶段效果明显,作用突出。
幼儿们对于仁义有自己的看法,他们觉得别人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就是仁,把好吃的与他人分享也是仁……
一颗仁的种子好比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不管是阴暗的还是冰冷,都是明亮的、温暖的。创意绘画对仁的培养,体现幼儿的纯真,可达到画中学知识、画中认知识、画中懂仁义的效果。
三、创意绘画对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性
创意绘画美术活动是精神创造活动。创造性活动是人的潜在本能,幼儿同样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受到这种欲望的驱动影响,他们会不停地进行各种寻求和探索。幼儿对艺术创造才能堪称天才,他们不受思维限制、不受环境情绪左右,创造能力更为突出,创意绘画也是发挥学前儿童创新潜能的最佳载体。
幼儿不喜欢拘泥,模仿临摹的对象要真实,他们会以自己烂漫的手法超越具体现象本身。如孝图,他们就能超越了现代人的眼光,而真正的内涵表达为“孝”。幼儿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书本,在绘画中经常超越常理和常规,也能超越时空,游离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幼儿勇于大胆想象,敢于畅想现象以外的创造。
幼儿创意绘画具有多种特性,儿童画是艺术、是孝悌、是礼德、是仁厚、是真善美的体现。幼儿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创意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是律动的自主性活动,是智能底蕴和审美抒情的统一,幼儿在其中能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组织。绘画有可塑的空间,并且有接受指导性的可控性。具有多种多面特性的儿童绘画能够承载多种教育功能,它是儿童心灵之窗、儿童开智之泉,融合了真善美多种元素,体现了传统美的素养;它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能够启迪幼儿的心智,更是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最佳载体。
创意绘画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一种发展方向,能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每一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对美的向往高于成年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幼儿的感受和体验,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让幼儿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念,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儿童走进自然绘画,用纯真心灵去感受大自然的真谛、感受被描画的花卉、感受静与动的区别,从中领悟成长,用理论去找到实践的痕迹,发挥幼儿的特性。绘画要求有真实来源与体验,只有亲身经历过、触碰过、尝试过,才能体会绘画的真与美。真实又源于生活,源于每时每刻生活上的点滴。引导他们观看,不如让他们自己动手。一本书、一个板凳,哪怕是一片树叶,在幼儿手里描画,形成的形象和内在世界都是十分丰富的。让幼儿自己摆弄,不同的角度产生的形象和内在效果也会是不同的,他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作品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
四、结语
以上创意绘画阐述表明,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以真、善、美为主导,围绕安全的可行性,特别突出对幼儿的好奇心进行开发和研究,深度剖析幼儿的心理特性,以天真烂漫为主导,结合创意绘画重点,突出儿童画的阶梯层次。研究表明,创意绘画与孝、礼、仁相结合,优点更明显。孝是纯真的本质,礼是本性的根源,仁则需要合理引导,绘画的特点最终都会回归大自然,以真实性为主要基调,以画为载體,培养幼儿们良好的品质。创意绘画能萌发幼儿们对真、善、美的理解,能培养幼儿们孝、礼、仁的良好品德,更能有效地促使幼儿与教师的关系更加亲密,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王翠霞.幼儿辩论活动的价值与组织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4(5):70-72.
[3]杨景芝,舒 鹏.少儿创意绘画教学的人文性——材料的运用与组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3(3):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