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探究体验的教学实践
2019-03-18王卫云
王卫云
摘 要:文章作者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日常教学活动的启迪,以及对传统幼儿教学的反思,提出了幼儿探究体验教学。探究体验教学强调以幼儿为本,尊重和充分利用、发掘幼儿对环境及活动的体验开展教学,促进幼儿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幼儿的探究体验打下基础;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幼互动中激发探究体验。
关键词:幼儿;探究体验;幼儿教学
一、探究体验教学的提出
(一)教学事件的启迪
由于季节的交替,冬去春来,幼儿园里的树枝上长出了很多的小嫩芽,我带幼儿们开展户外游戏的时候,其中一位小朋友惊喜地喊着:“王老师,你快看,树上有什么了?”其他幼儿也都发现了,都争着问。看着幼儿们满心的期待,我赶忙告诉了他们,那是小嫩芽。接着幼儿们又有了新的问题:“王老师,是不是小嫩芽长出来以后,才能长叶子呀?”“小嫩芽是怎样长大的呀?”……幼儿们一股脑地问了很多的问题。
多年的幼儿教育经验告诉我,这是一个难得的教育机会,我借用这个教育机会,提出与幼儿们一起开展种植活动,幼儿们都高兴地拍着小手,嘴里说:“好。”我向幼儿们提出一个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想种什么、要在哪里种?”他们个个摇着小脑瓜,不知道什么能种。一位小朋友说:“王老师,我回家问问妈妈吧。”有的小朋友说:“王老师,让我想一想,明天告诉你吧。”第二天幼儿们带来了自己喜欢的植物种子,有的种豆子,有的种蒜,还有的种萝卜。就这样,“小苗苗和我一起长”主题活动开展起来了,我们的自然角越来越丰富了。
这次偶然的教学事件引发了我对幼儿教学的重新思考和定位。一是针对幼儿的教学必须以幼儿的体验认识和好奇心为基础,这样的教学才有“根”;二是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找准教育的时机,进行旁敲侧击,逐步引导,帮助每个幼儿提高能力,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三是真实的教学环境是引发幼儿体验、推进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对传统幼儿教学的反思
传统的幼儿教学基本都是向幼儿灌输基本的知识,教会幼儿掌握基本的技能,让幼儿认识事物的基本特征,并规范幼儿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实践表明,在这样的教学中,幼儿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生活,教师只是单纯片面地追求质量与结果,不考虑幼儿自身发展的兴趣与需要,这样易使幼儿产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惧怕心理,会造成一些幼儿厌学。虽说现代教师在观念上有所转变,即重视幼儿的能力发展、重视幼儿学习的过程、重视幼儿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与发展,但有的时候还是会保留传统的教育模式——先讲后练、先导后试,长期形成的教学模式,难以完全摆脱,幼儿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志生存與发展,在活动中也不能充分发挥与创造,这就制约了幼儿自我探究的成长。
笔者从事幼教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通过对理论知识和政策文件的学习,对幼教工作又有了全新的认识。幼儿有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教学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如何在教学和活动中践行这一理念?基于幼儿真实体验的探究教学就是方法之一。
二、幼儿探究体验教学的内涵解析
(一)探究体验教学的内涵
探究体验强调基于自我真实探究和身心体验的过程,是情感和能力全面发展的过程。因为幼儿的各种能力都处在潜在状态,各种能力不是自然而然成长和发展的,而是在幼儿教师有意识的培养下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探究体验、疑问和困惑生成的基础上,抓住教育时机,引导和推进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解惑,重新认知,这样教学就达到了寓教于乐、让幼儿在体验活动中成长的目的,而不是传统的在对现有的知识、经验、规则等掌握基础上静态、僵化地成长和适应。幼儿的探究体验也是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交往和寻求帮助的过程,其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的过程。
因此,幼儿探究体验式教学是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在尊重和充分利用、发掘幼儿对环境及活动探究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发现和领悟,并在实践中发展情感,提升认知,从而实现全面而自由地成长[1] 。
(二)探究体验教学的理念
首先,探究体验教学是人本主义精神在幼儿园的实践。以人为本精神的内涵是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不但强调人的主体性,更重视人在活动中的独立性和能动性。基于幼儿探索体验的教学实践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教学和活动中坚持基于幼儿真实体验的探索,在实践中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其次,探究体验教学是教育本质的要求。促进人的发展和生活的完善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本质是“育人”[2]。 美国“布朗法案”中有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话:“教育的本质是帮助孩子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成功地找寻到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机械地为社会这样的机器制造合适的螺丝钉[3]。”因此,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发展和价值的唤醒,是比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为根本和关键的。教育在人的生命中的意义是在儿童的经验之上的,可促进生命价值的发展和完满。
最后,探究体验教学理念是时代对幼儿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价值理念的体现。社会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信仰的滑坡和价值的迷失,因此呼唤文明与信仰回归已经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对人的终身发展起到奠基作用的学前教育阶段,更加要求我们索生命本源、思考教育本质,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在幼儿活动和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现每个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的充分发展。
三、基于幼儿探索体验的教学实践
(一)创设良好的环境,为探究体验打下基础
一方面,环境是认知发生的基础和保障,是体验的保障,教师要为幼儿的体验生成创造环境与条件。在幼儿教学中,材料是重要的教学载体。材料本身的特性包含了教育的方向及育人性质。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材料时应注意材料的多功能性,尽量做到一物多用,如果没有幼儿所需要的材料,可引导幼儿找其他的物品替代。例如,在小舞台活动中,我们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舞台架子,引导幼儿利用废旧材料,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给舞台添置物品,每种材料在每个幼儿手中都有不同用途,幼儿们的创造力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另一方面,对于3~6岁的幼儿,给他们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是十分必要的。如为幼儿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为幼儿的探究创设安全的心理空间。教师应尊重、爱护和信任幼儿,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使幼儿能把教师当作自己的朋友,这样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就不会紧张,不怕出错,敢于探究。例如,在幕帘设计中,幼儿们积极商讨、研究,探索挂幕帘的方法,女生向男生求助,男生专心致志,用一根铁丝小心翼翼地穿舞台(鞋盒做的)的两边钻眼,铁丝穿不进去,就转动手腕、变换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女生帮忙扶舞台。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幼儿互助的情感及能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解决困难的良好个性品质。而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活动,不强加干涉、不否定,并对幼儿的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以缩小师生间的距离,形成坦诚、宽容的师生关系。最后幼儿们经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成功了,在他们微笑的脸上能看到成功的喜悦。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
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减少等待,有利于幼儿好奇心的保护和个人需求的发展与满足。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能让幼儿充分参与活动,为教师充分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认知变化提供便利条件。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可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通过谈话、讨论了解幼儿现有经验及对活动的想法,为幼儿提供一些制作方法,这样幼儿在活动中可以灵活融合、独立体验;在活动进行中,可采用分组的形式,这样能为幼儿创设语言交流、经验沟通的体验机会。同时教师也能充分观察、了解幼儿细小的变化。灵活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教师能做到心中有数,捕捉到每個幼儿的活动和体验过程,能适时地给予幼儿鼓励和帮助。
例如,在搭舞台活动中,有的幼儿设计灯光,有的幼儿设计幕帘,还有的幼儿设计电器。教师在分组活动时不仅应关注进行舞台灯光设计的幼儿,还应对进行幕帘安装的幼儿及用线穿吸管的幼儿进行关注,了解幼儿活动的过程,如有困难可以延伸到活动区中让幼儿继续探索。在活动中,教师发现幼儿使用电池使灯泡亮起来比较困难,就可以将灯泡与电池如何连接使灯泡发亮问题投放到活动区中,与幼儿共同研究探索,这可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自我体验和自我成长,获得最大限度的创造与满足。
(三)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师幼互动中激发探究体验
一方面,教师要做幼儿探究体验的“助推器”,让自己融入幼儿的活动环境中。另一方面,教师要做幼儿探究体验的“合伙人”。在探究活动中只有师生共同创造,幼儿的创造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还应引导、支持、鼓励幼儿,以一名与幼儿平等的研究伙伴的身份介入幼儿的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研究、共同发现,共同发挥创造潜能。
例如,在制作服装活动中,幼儿在缠绕蒙古族帽子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当教师发现幼儿想放弃时,可利用给幼儿当帽架介入研究活动中,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商讨、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点拨幼儿采用交叉的方法,师生共同试绕,幼儿发现可行时,再一次激发探索的兴趣及欲望,继续探究体验。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都能从中获得成长。教师以与幼儿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中,可以增强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这样能更加吸引幼儿去研究、发现、创造,促使幼儿的创造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挖掘。
参考文献:
[1]张青云,方相林.论体验教学的认识及其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0):54-56.
[2]鲁 洁.教育的原点:育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6):94.
[3]马 贞.教育本源的追求[J].教育科学论坛,2012(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