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拨思维之弦,点亮创新火花

2019-03-18陈艳

教师·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课堂

陈艳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教学中要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思维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有足够且充分的预设下巧用学生生成。文章以《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的支点,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关键词:课堂;思维;创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而学生思维的发展更应建立在思维基点,在同伴与教师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发展。”

课堂作为学习的主阵地,点拨学生思维,让思维在原有基础上各有不同的發展,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更是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支点。在课堂上点拨学生思维,在日复一日的课堂学习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习成为学生与新世界的“相遇”与“对话”,让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不断迎接“冲刺”与“挑战”,成就灵动、高雅而美丽的心灵。

《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比的意义并且能熟练地求出比值,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抓住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这一本质进行教学,再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则重在引导学生探究分数形式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的形式学生见得少、用得少。如何把数学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创新的火花在学生心中点燃呢?

一、巧用学生素材,播撒创新火种

师:我们这堂课来学习新的知识——比例。看到这个课题,你觉得和以前的什么知识会有联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与学的方向。传统的教学目标虽然能让学生掌握知识,但大部分来源于教师既定的目标,而今天的教学让学生在思考中埋下知识需求的种子,引导学生主动靠近,乐于思考。

师:请你写出任意一个比。

师:请你再写一个比,要求比值与第一个比的比值相等。

这一环节中,借助前面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引出比例的意义,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概括比例的意义。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学生调取已有知识的能力不同,是阻碍课堂顺利开展的主要矛盾。这样的素材真正来源于学生,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在笔下变得灵动,创新的火花在此播下无声的种子。尊重不同层次的学生,打破思维的禁锢,让蹲下来教学成为现实,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成长。

二、顺势而为深化知识,巧拨学生思维

第三关:把上题中不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改写成比例。

第四关:同桌之间互相帮助,我写等号左边,你写等号的右边。

在学生认识了比例之后,出示了不同层次的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组成比例的基本要素: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生长过程。在不同层次的理解与得到支持中,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进步,这样的启迪与点拨必不可少,成长中一次次的耐心和相信让每位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新的火苗燃起。

改写比例的素材由教师给定,有的学生会修改提供的数据中的一个数,有的会改一组数。这样不同的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而同桌互助的素材则全部来源于学生,这样的练习,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智力发展大有益处,也有利于检查是否真正明确比例的意义,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思维在碰撞中被激发。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大量的实例验证,学会在验证中反思,在验证中发现,在验证中进步。“没有伟大的教,只有伟大的学。”学会到会学不只是词的改变,更是观念的改变。此时此刻,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带给他们的惊喜和乐趣。

师:判断下面的比能不能组成比例:6∶9和9∶12。学过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决这个问题吗?除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还能用比例的意义解决这个问题吗?

师:我们在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时,不仅可以用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还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看它们内项的积是不是等于外项的积。

师:你能把下面这个算式改写成比例的形式吗?

三、合作学习中发展思维品质,点亮创新火花

师:给你四个数,你能组成比例吗?若能,请以小组为单位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出示:3、15、40、8。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这样的合作学习课堂是从相互倾听的关系发展为交响的关系,使得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语言之间形成思维共鸣。

给出四个数让学生写比例是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巩固与拓展性应用。对于这样练习起点较高的问题,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为以后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打下基础。教师的职责重在引导学生自己“学”,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进步。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只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引子,应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

创新思维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发展出来的,不能被禁锢。引导学生学习是帮助学生获得创新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是模糊和零散的,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清晰而有条理的思路。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脑才能调动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融知识与技能于一体,促进灵感思维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培养和发展,才能逐步提升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忘记了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东西之后还留下来的。”“还留下来的”指的是什么?应该包括世界观和人生观、理想和信念品格和气质、学习和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些融入了躯体,培植在心田抹不去的东西。

参考文献:

[1]黄晓婷.关于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考[J].教育导刊,2000(Z2):12-15.

[2]孙明贺.浅谈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J].管理学家,2013(3):595.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课堂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