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大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19-03-18曹胜彬王馨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曹胜彬 王馨

摘要: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动机已发生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用性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工科大学生的《工程科技写作》课程为例,探索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并且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以此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服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工科大学生;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8-0004-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在工科院校中,工程科技方面的专业课在学生所修的课程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学生除了面临基础教学的教师外,学生面对最多的就是专业课教师,所以,专业课程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作用的发挥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工科院校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专业课和综合素养课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因素,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体系,从而促进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循序渐进的转化。

一、现阶段工科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一)工科大学生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实用性

在当前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背景下,工科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接受动机已发生显著变化,对思政教育理论的实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换句话说,只有思政理论对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提高自己社会竞争力方面有帮助,他们才会主动接受思政教育。否则,工科大学生对思政教育就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抵触心里,影响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工科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越来越注重,而对思政教育则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越来越忽视思政教育的存在,甚至某些工科大学生有“思政教育无用论”的想法。

(二)工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带有局限性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在内容上是难易适中的,比较符合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然而这种难易适中的思政教育却与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大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效果差距甚远。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工科大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思政教育的,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定势地认为是一种“洗脑”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灌输理论,仅仅是一门可以拿学分的课程。这种带有局限性的不良认知,使得工科大学生轻视思政教育,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

二、以《工程科技写作》课程为例谈“课程思政”

《工程科技写作》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实践于一体的科学方法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有效的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使大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与利用能力,使其能够顺利完成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满足信息社会的需要。基于以上目的,该课程思政的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一)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技能技巧,更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想。“课程思政”是课程与思想的有机结合,因而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也要知道课程的背景和其中所含有的先进思想和方法,并把这种思想融入课程之中,反馈给学生。因此,应铸造一支“双师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双师型”教育工作者既要具备“传道”所体现的教师资格,又要掌握“授业”所蕴含的专业技能,也要具备在企业工作的实践经历。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工科教育对于专业课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因此,在培养教师的过程中,应该紧紧围绕“双师型”这个中心理念,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能力,让师资队伍所蕴含的价值熠熠生辉,照亮教育工作之路。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本人的德育素养首先要提高,这是教师开展好“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教师要积极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要从思想上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要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

(二)更新课程标准设计

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纳入到《工程科技写作》课程标准中,明确思政教学目标。坚持以“知識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原则为基础,围绕“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位一体构建课程思政教育体系。使学生掌握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具有正确的科技创新价值观,具有从事工程科技领域工作的方法素质和写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团结协作能力等。同时,积极发掘《工程科技写作》课程中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梳理各章节知识点,系统建立思政内容资料库。例如,第2节“科技项目申请”,可结合《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在课题申报、项目设计、数据资料的采集与分析、公布科研成果、确认科研工作参与人员的贡献等方面,遵守诚实客观原则。搜集、发表数据要确保有效性和准确性,保证实验记录和数据的完整、真实和安全,以备考查。公开研究成果、统计数据等,必须实事求是、完整准确。对已发表研究成果中出现的错误和失误,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公开和承认”。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是“课程思政”得以实现的基础,本课程在传统的教学结合讲授思政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索部分章节采用混合教学方法。课前通过上传学习资料和课堂任务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课中通过专业课问题结合思政问题双驱动模式,组织学生讨论,在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同时,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政素养。课堂注重建立考评机制,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侧重小组的自评和互评。课堂中应合理地安排任务量,让每一位学员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引导学生提升探究和小组协作能力。

(四)完善课程考核方案

将课程思政模块纳入《工程科技写作》课程考核方案。对学生思想教育水平进行考核,无考核的教学效果如无果之树,因而课程应对学生思想教育进行考核具体量化。《工程科技写作》的成绩是这样分布的:课程总成绩=期终论文成绩×40%+平时成绩×30%+大作业与测验×30%。可以将平时的考核比例压缩至10%,增加课程思政模块的考核比例至20%,也就是课程总成绩=思政考核20%+期终论文成绩×40%+平时成绩×10%+大作业与测验×30%。把课程思政考核模块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法律法规和学术道德两部分,通过法律法规试题测验、论文写作等方式,着重考核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是否知法懂法,是否树立正确的工程技术观和价值观,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结束语

总之,《工程科技写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育人元素融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通过课程思政理念在课程教授过程中为学生传递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以达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有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和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邱开金.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路该怎样走[N].中国教育报,2017-03-21.

[3]蒋广平.关于辅导员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思考与探索[J].时代经贸,2016,(34).

猜你喜欢

工科大学生课程建设课程思政
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