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对西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意义
2019-03-18陈晶史莉艾冬梅
陈晶 史莉 艾冬梅
摘 要:我国高职教育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存在诸多困难。要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国外职业教育起步较早,这和国外重视职业教育是分不开的,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较为普遍,实践能力培养较为丰富。调研发现,西藏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周期长、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问题。文章结合当前国情,通过汲取英国的BTEC 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 模式,加拿大、美国的CBE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模式中存在的精髓和合理之处,摒弃不适用的地方,找出适用于西藏高职的培养模式并提出优化建议。
关键词:国外教育模式;西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部分,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师资队伍建设、毕业要求、毕业设计及教学过程等要素的组合。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诸因素进行优化设计组合,寻求一个较理想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对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客观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国外职业教育起步较早,重视程度较高,经验丰富,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响应落实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落实发展好职业教育,本文列举以下四种培养模式,找出其中可借鉴之处,摒弃不适用的地方,汲取各国智慧,挖掘其中的价值,为更好地构建西藏高职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西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周期长,预见性不足
周期过长与市场结合不紧密,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未参与到其中,培养目标模糊,具体落实大同小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改革积极性不高,距离参与到教育中还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应拒绝生搬硬套各种职业教育模式,要吸取精华长处,摒弃缺点,结合西藏的实际情况,找到切实可行的模式和方法。这是因为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社会实践存在一定的距离,学习的内容和实际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传统教学方式未改变
教师占主导,以传统授课为主、稍加演示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旧存在,课堂作业有固定答案,封闭式问题居多,设计死板,过度重视学历教育,没有突出职业特色,变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有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招收对象为普通高中三年制学生。师生课堂互动较少,未能掌握学生的基本想法,机械死板,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忽视教学技能,只关注学历
对于专职教师要求具有高学历,而忽略其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属于两个分支,既有交集也有不同,选择职业教育应更加注重专业的技能性,选择高等教育则更加注重学术,不应一概而论。培养学生过于急功近利,忽视学生的长久发展,不益于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和落实。
(四)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高职院校考试形式大多数还停留在书面形式,不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尽管学生有实习的机会,但只有到毕业之前才会进行,脱离生产第一线,接触企业和社会的机会较少,实际操作的空间和时间受到严重限制。学校过分注重学生的分数,学生毕业的时候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教学内容和方式较为死板,创新的元素少之又少。
二、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特点分析
(一)课程设置充分合理
目标十分明确,紧密结合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根据岗位群来设置课程,按照职位能力分析表划分课程,增强了职业课程的针对性,同时通过激励手段,表扬支持学生,强化学生的信心。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要切合实际,围绕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进行设置,根据专业和岗位需要,围绕企业的需求实施教学,课程教学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所有的职业资格都属于全国性的,课程设置是统一的,在不同地区可以开设富有特色的课程[1]。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但并不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是主体,课程设置较为合理,由易到难步步深入,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入学时进行职业教育引导,使学生了解职业教育的理念,全面了解就业知识,掌握就业环境和形势。随着自身知识的深入,需要全面學习专业技术知识,深入专业领域进行钻研。课程设置合理,紧跟时代的步伐,契合行业和企业的要求,更新速度快。课业形式丰富,学生并不是简单地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是要深入调研、真正进行实践。课堂作业布置灵活度大,实践性较强,为培养学生开放、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设计多种解决方案,避免线形的思维方式。
(二)校企紧密结合
学校和企业共建校内外培训基地,校企结合,紧密根据行业需求来设定课程,行业和企业充分参与。学校教师由专职和兼职构成,提升师资力量,让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提高教师实际操作能力。任教者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认定,同时要有3~5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和一定的培训经历。选拔教师具有严格的限制,保证教学质量,重视职业教育的经历,真正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出发。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双元制”职教模式是指学生担任的不仅是学生自身的角色,还扮演着企业员工的角色,每一个都不可或缺。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要在学校登记注册,还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确保学生正常实习和人身财产安全。职业院校直接设置在企业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便利[2]。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较强的职业技能,学生边上岗边实习,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马上就可以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形成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使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更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让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的生产。充分融入企业,为步入社会就业打好基础。
(三)职业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在德国,人们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等价的,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是想可以学什么,更多的是经过实际操作明白自己可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无入学年龄限制,生源广泛[3],国内和国外均招收学生,无文凭限制,考虑个人的感受,根据个体掌握进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教育的类型,进行补充和学习,发展空间较大,同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相互溝通和交流的,进行交叉学习。职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通过学习职业技能知识,掌握本专业技能,拓展能力,同时岗位专业人才紧缺,空余大量岗位,造成尴尬局面。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应重视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
三、国外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西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一是切合企业市场需求。结合市场需求了解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深入市场了解市场急需的人才,基于此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企业、院校开展交流和合作,同时提升师资队伍的素质,定期培训、进修访学、积极开展技能比赛,聘请有经验的企业高管和专业技师进行讲座,丰富实践经验,根据企业行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将职业中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标准与所学的课程内容相衔接,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第一时间把握市场动态,避免与社会脱节。以专业课为主,值得一提的是选修课也是专业方向,引起学生的兴趣点,更加明确职业的方向,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专业主干课程安排突出,为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课程设置和操作中,实践是第一位的,把传统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真实场景实践,使得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
二是校企合作营造共赢局面。企业充分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运用法律手段,规定相关合作企业必须参与进来,充分融入企业文化的元素,贴合社会需求,把握市场的前沿动态,抓住发展时机,进入企业实习,增加企业和学生的接触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和核心理念,同时可以更好地运作和管理,处理事情的方式得当。最主要的是大大提升了就业的概率,降低了失业风险。努力做到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合作培养,进行开放教学,放宽招收条件,给更多学生读书的机会。以人为本,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凸显高职教育的特色,实现错位发展。
三是多运用形成性评价和考核,多了解学生,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认同职业教育,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加强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增强专业技能专业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同时调整好心态,营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每一个职业都是平等的, 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注重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新的领域,采用新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一切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拓宽渠道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有用资源,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四、结语
西藏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任重而道远,国外先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从专业课程精细化的设置到人才产出的合理化设计,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应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式,拒绝老套式的培养,改良其中的结构,形成规范化的范本,才能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土化的功能和特色,为西藏发展建设服务,培养留得下、用得好的人才,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高 宏.英国职业教育中的核心技能及其培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4.
[2]李训贵.澳大利亚TAFE学院办学模式及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8,6(17):25-27.
[3]李艳玲.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