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内容与途径研究
2019-03-18焦海丽
焦海丽
摘 要:在党中央强调新时代高等教育要“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应重新解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呼吁广大高职院校和教师自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新时代的朝气和信心。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中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应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自觉实践,持续加强。
一、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要求
(一)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要“立德树人”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求高等教育树立德业,培养人才,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人文关怀教育来塑造人、发展人。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全面迈入“新时代”。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新时代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要坚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次讲话,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发展方向,广大教师要坚持做好立德树人的本职工作,坚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工作的重要使命,不负国家和民族的重托,切实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让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表于行,塑造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形象。
(二)新时代教师职业道德功能应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加强
一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引领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调控和实现良序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可以帮助教师提高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教师通过内心世界的改造与完善,可实现职业道德由内而外的转化,并在教育实践中展现高尚的教师道德风貌。在教师从事社会活动时,个体也能够自觉全面地呈现已然形成的道德素养,进而通过个体力量影响身边的人与社会,促使全社会形成良好有序的道德氛围,使身居其中的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工作和生活。
二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也是帮助教师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精神力量。依靠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活动,每个教师明确了工作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与此同时也明确了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自我调整,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二、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内容解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随社会的发展而渐趋丰富。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以(教人〔2011〕11号)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分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六个部分。新时代对这六个部分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要求。
爱国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高职教师首先应是一名合格的公民,应热爱祖国,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身作则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维护社会良好秩序,恪守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敬业爱生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从价值观来讲,教师工作的主要动力来自对教师职业的追求,并自愿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终身。教育活动中,教师面对的主要对象是学生,职业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也主要来自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秉持对学生关爱的态度,强化自己的职业素养,在学生面前始终展示出为人、为长、为师、为友应有的风度,努力成为学生学习及生活的楷模。
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和培育优秀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高职教师更应将这一点贯彻到底。高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从我国现状看,高职学生相对于“985”“211”等重点本科院校学生,学习基础较薄弱,自制力较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但也有部分学生比较活跃,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特别是新一届学生。由于是“95后”甚至“00后”,他们对社会的认知与表达具有新态度,这也对传统教育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作为高职教师,一方面,应把握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新变化,立足学生学习基础,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法、活动法等形式,将教材内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应多主动地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求,针对学生特点,灵活进行教法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特别是将教材内容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严谨治学是教师为人师的态度。我们一直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高职教师,一方面要做知识的传授者,另一方面也要做社会正能量的引导者和传播者。新时代是信息时代,虽然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判断力,但是因为涉世未深,对社会现实缺乏理性认识,难免误读和误解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而要想在纷繁的数据信息中获取到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效信息,教师需要进行正面直接的引导。高职教师的治学态度在此时就受到较大考验。只有严谨治学、博闻广识,有明确的教学态度和处事立场,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坦然迈向未来的引路人。
服务社会是教育工作者承担的社会责任。人是社会的人,所有人朝向正确方向的共同努力将推动社会快速进步和发展。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高职院校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频次要远远高于普通院校的学生,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定岗实习等学习模式,提前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培养出为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学生,是高职教师服务社会的最显著成果,也是教师自己教学生涯中最强烈获得感、最深切幸福感的来源。除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播服务社会的理念和传授服务社会的技能外,教师自己更要主动积极参与到服务社会的活动中,以优良的作风影响人,以高水平的理论技能帮助人,善为人师、乐为人师,将知识更多更广泛地向全社会传播,担负起教师应尽的社会责任。
为人师表是教師职业的内在动力。为人师表主要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自己应当全面精通;要求学生坚持的行为,自己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高职教师更应在做人做事的全过程中,全面展示教师的良好形象。唯有在公众面前的言行举止呈现的是正面形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肯定,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坚守公序良俗与基本道德操守,这也是教师自觉成长的动力。
三、新时代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途径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工程内容庞杂,过程漫长,需要教师自身和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参与。矛盾论指出,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内因是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第二位原因,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过程也是如此。
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首先要求每位教师按照《规范》的要求,自觉调整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这是内因建设,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的关键。道德规范是普遍道德要求,使人们自觉选择、评价和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使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发挥作用的,是道德范畴在人们内心形成的道德意识。教师应能够正确对待和处理职业中的善与恶、权利和义务等关系,自觉坚持做良心事,应以工作获得学生、学校和社会认可,进而获得职业荣誉感、幸福感为至上追求。
院校和社会方面,应通过各种外在条件的培育和激励,辅助推进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建设,这是外因建设。比如,学校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职业道德讲座和培训,开展道德楷模事迹的观摩和学习活动等;或以多种形式在校园和社会上组织开展师德评价评选活动,并将评选结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于职业道德素质建设中有突出业绩的教师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以树立标杆,端正舆论导向及宣传工作。对于社会上特别是校内凸显的职业道德正面案例,要及时进行全校表扬通报,正面强化,让职业道德问题成为每位教师时刻直面的关注点,从外部建设推进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
最后,要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道德评价是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评价。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探索也应从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方面下功夫,应选择《规范》的六个方面作为评价依据,以“应当”“不应当”作为评价标准。评价方式上,除了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一般的道德评价方式,还要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对教师个体的工作经历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并给出每位教师比较全面的职业道德素质信息,作为其职业道德素质考评的参考依据。只有全社会形成统一的评价体系,坚持一致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才能让“恶”的行为得到抑制,使“善”的行为得到肯定及传播。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结论部分指出:“有两样东西,我们要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新鲜不断增长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高职院校教师也应如此,每个人应能够对自己的职业有所景仰、有所敬畏,能够自觉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调整自我,塑造高尚的教师职业形象,并和全社会一起努力推进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建设,促进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泽应.伦理学(国家精品课程系列教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