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暴力的心理预防机制研究
2019-03-18李玥瑶
李玥瑶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在各大高校,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及治理校园暴力事件,但收效甚微。文章从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角度研究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四方面分析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诱因,对预防高校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途径
一、相关概念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对他人进行暴力性侮辱、打骂、强奸等行为,不论是肉体还是精神上的,都属于校园暴力行为,都会对受害人造成极大伤害。校园暴力的特点一般表现为偶然性、报复性、组团性等。
心理预防机制主要是运用一定心理技术帮助个体建立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修养,提高控制力及适应力,最终目的是使个体在法律法规规范的范圍内做出正确行为。心理预防机制建设的目标是帮助高校学生走出心理误区,克服不良行为;长期目标是帮助其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二、高校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因素分析
高校校园暴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成因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高校学生自身,校园暴力形成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方面的心理诱因
家庭是个体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家庭方面的心理诱因是导致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之一。校园暴力的家庭方面心理诱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家庭结构缺陷。随着离婚率的升高,直接受父母离婚影响的是孩子,原本完整的家庭被打破后,孩子们会产生心理失衡。这种失衡会造成他们出现紧张、消极、焦虑、恐惧、自卑等心理,甚至对生活、学习等失去信心,逃避来自外界的各种事情。如果不能及时缓解这种心理失衡的状态,就会形成病态人格,有可能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②家庭教育的失败。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影响青少年“三观”形成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对青少年道德感、法制感的形成至关重要,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使青少年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形成乐观、坚韧、宽容的健康人格,更多地习得社会化过程中的优良方面。反之,失败的家庭教育往往会将孩子引入歧途,使孩子养成自私、任性、骄纵、霸道的性格,溺爱与放纵使孩子的占有欲及霸道性格逐渐形成。长此以往,家庭教育培养出的这种性格会扩张到校园中,引起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
(二)学校方面的心理诱因
正规化的教育来自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动力,学校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社会化进程及人生发展轨迹。校园暴力成因中的学校方面的心理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思想品德教育形式化严重。一直以来,学校教育的目标偏离素质教育范畴,缺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培养体系。对学生德育的忽视势必使教育目标偏离人的全面发展轨迹。学校德育应注重落实人生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传统的美德教育和伦理学教育,而很多学校对这类德育课程的开设往往应付了事,理论大于实践,单调、枯燥的课程使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德育的内涵。德育的严重形式化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容易滋生校园暴力。②教师的德育不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同样,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部分教师的德育不到位,没有从心底里将德育放在教书育人的重要位置。一味强调分数的应试教育,会间接地将重视分数的态度传递给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得不到关爱及耐心的说服教育,定会留下隐患。③应试教育的阴影。部分成绩差的学生在他人的讥讽与批评中渐渐偏离正常的轨道,为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常常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渐渐成为校园暴力的制造者。
(三)社会方面的心理诱因
网络时代的来临,青少年更多地通过网络接触社会,一些不良之风在网上蔓延,使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学生盲目模仿。基于此,校园暴力的社会方面的心理诱因主要包括:①暴力文化的影响。影视作品、综艺节目、小说、新闻等充斥着暴力色彩。青少年的心智不成熟,对暴力内容无法辨别,部分青少年崇拜暴力事件中的暴力行为,有意模仿,促进了校园暴力的滋生。②网络不良文化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青少年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寻求新鲜感,也寻求刺激感,同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部分青少年喜欢暴力刺激的项目,接受其中枪战、屠杀、帮派等自认为酷的因素,随之将网络世界虚拟的内容带到现实世界中,模仿暴力内容,校园暴力由此滋生。③校园周边环境恶化。高校校园周边被一些商家看中,开设一些娱乐场所,如网吧、酒吧、KTV等。这些场所用各种营销方式吸引着大学生前去消费,吸毒、赌博、卖淫、醉酒、打架斗殴等不良现象充斥其中,使大学生深陷其中。
(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诱因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与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状态也发生着改变,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较强,但辨别是非及控制能力较差,面对诱惑与刺激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在这种状态下,产生校园暴力的心理诱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挫折感是校园暴力的导火索。当目标没有实现时,大学生会产生挫折情绪,如果不及时释放负面情绪,就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大量校园案例分析证明,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及行为的发生多数是由大学生挫折情绪不能及时缓解导致的。②精力偏差与自控力差等的矛盾。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精力过剩的阶段,不能有效调节过剩精力;心理状态不断变化又不能很好控制;独立意识强,但自我评价过高,不能明辨是非。这些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在问题意识及心理情绪上产生偏差与矛盾,容易被外界刺激而发生冲动行为。③性机能发育成熟与性道德观念形成较晚的矛盾。大学生处于性生理基本成熟但性心理仍不成熟的阶段,希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并被接纳。但由于青少年性教育的缺失,其不能正确认识两性问题,形成了不良价值观,产生一系列暴力行为。
三、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的建设
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建设对解决高校校园暴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心理预防机制建设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具体内容如下:
(一)心理预防机制建设的原则
心理预防机制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①心理沟通原则。主客体之间通过语言表述行为,相互交流情感与认知,了解彼此的心理状态与需要,最终达到彼此认同。②教育保护原则。心理预防机制建设要以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为出发点,通过教育手段保护其合法权益,以教育为手段从根本上减少大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③及时防治的原则。预防是减少校园暴力伤害的有效手段,心理预防机制建设就是要通过沟通、教育等方式引导大学生走出心理误区,使其身心朝着健康轨道发展,通过心理干预来积极预防暴力行为。④综合治理的原则。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建设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更是政府、社会、家庭的事情,学校要综合各方的力量,共同构建大学生心理预防机制,综合治理校园暴力的发生,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构建的内容
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建设高校校园暴力的心理预警机制。预警机制建设要求高校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早预防、早治理,一旦发现暴力苗头要及时制止,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及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对情绪波动较大、行为异常的学生及时给予干预,通过教育引导及心理建设等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心理发展状态。②建立高校校园暴力的心理防范机制。心理防范机制的建设要求高校教会大学生如何自我保护,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如何避免危险情况对自身的伤害。同时,要教给大学生紧急避险及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与技巧,正确预防与处理校园暴力有可能带来的伤害。③建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长效发展机制。长效发展机制的建立包含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的共同性,使其提高心理健康的免疫力;与此同时,要进行尊师重道教育,树立良好的教师尊严与形象,使教师的心理健康长效发展;建立大学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跟踪调查发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早发现校园暴力的发生动机。
(三)高校校園暴力心理预防机制构建的路径
构建高校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的路径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①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强化对大学生生命价值及传统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继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首先,开展生命教育,使大学生真正体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开设人性化教育课程,感受生命的光辉与人性的魅力,使大学生拥有更多的人文情怀;开设心理咨询及教育工作,使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远离校园暴力。其次,加强高校德育的实质性内容,增强其说服力与吸引力,使德育内容真正内化到学生的认知体系中去,增强其责任感、求知欲、感恩意识等。最后,认真抓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与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并设立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②建立预防校园暴力行为的工作机制。加强学校的教育督导工作,建立与家庭共同教育的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对大学生的保障工作,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社会文化传播环境,阻断不良文化对青少年的传播渠道。③努力做好对常见人格障碍群体的教育疏导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其走向正常的人格。
四、结语
综上所述,校园暴力的心理诱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高校应建立校园暴力心理预防机制,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 璐,蒋 善,张卫红.中学校园暴力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10):17-19.
[2]李进忠.减少学生校园暴力行为倾向的有效策略——美国的经验[J].基础教育参考,2004(10):21-23.
[3]郑 重.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探析——兼谈高校暴力事件之根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0):42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