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9-03-18张晓韵
张晓韵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技术型人才的摇篮,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和中职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城镇乡村,重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建立和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整体的素质,对其未来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个人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当前中职学生以“00后”为主,由于网络、新媒体等社交软件传播的西方思想价值体系与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形成对撞,再加上市场经济的影响,处于思想活跃期尚不成熟的中职学生思想极易受到侵蚀。其主要外在表现包括以下几种:文化基础薄弱,学习欲望弱,缺乏进取和奋斗的精神和目标,自私,以我为中心,过度重视自身的利益,忽视甚至缺乏对传统道德思想的認知和学习,注重享乐,怕吃苦,不愿付出,抗打击能力差。透过现象探其本质,发现根本原因在于中职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够深入。基于此,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一方面要在思想上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视,与时俱进地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培养思想政治素养较高的新时代中等职业技术劳动者,从而为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合格的掌握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一、当前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同时,西方的文化思想也不断在影响着国内人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教育。“00后”的中职生由于对新鲜事物、文化等的敏感,加之心智尚不成熟,不能很好地分辨和明晰来自西方的事物、思想文化,甚至痴迷于一些不合理的追求,并把它当作一种时尚个性,而对学校的一些教育教学思想和国家传统文化表现出抵触,产生对立的思想观点甚至行为,这种情况下,中职生的“三观”很容易被侵蚀和扭曲,变得崇尚享乐、拜金、功利等,倘若不及时加以纠正,极有可能对中职生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成长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虚拟世界带来的多元化思想文化冲击着中职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笔者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根据对所在中职学校的网上的调查问卷统计,38.6%的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上网的目的不是辅助学习、提高成绩,而是娱乐、聊天等;而问卷总数中70%的学生中又有32.4%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利用网络工具辅助自己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身心成长发展尚不成熟的中职学生,沉迷网络各种多元化的信息,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学习和人生目标的制订,削弱着本身就缺乏自控力的他们,冲击着他们对周遭环境的认识,以此逃避现实世界,产生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失去责任心、进取心和自制力,只愿在虚幻的网络中找到自认为的“自信”和“成就感”,同时缺乏勇气和应对能力。
(三)中职生自身的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
由于多数中职学生来自城镇和农村,他们多数都没有经历高考,基础文化课成绩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中职知识的学习过程相对吃力,因此极可能导致日后对学习和生活的懈怠,不积极,甚至厌学。青春期的中职生,其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这一时期的特殊性——自我自控能力差,综合能力偏弱,这让本就有自卑心理的他们会在看待问题、对待事情上更加偏向消极的一面,同时忽视掉自身的诸多优点。这种情况下中职生往往会因自控能力差而做出冲动、后悔的事情。上述的两点,也就使得本就思想不成熟的中职生缺乏对未来的明确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而且在进入社会后,由于竞争优势弱,会使其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努力的希望,感到前途迷茫。
(四)中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重要性上的重视度不够,理念和方式相对落后
中职学校一直把学生的技能学习和对他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根本和全部,因此重视书本知识,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则表现出轻视,在教育的观念和教学的方式上都显得脱离学生和时代。例如,在对中职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融入其中,使学生在活动中的思想觉悟得到提升,无法形成正能量的思维,不注重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不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当中;轻视成才教育,没有认识到无一技之长无法立足社会,没有把“做人”“做事”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轻视荣辱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此外,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带有任务性、随意性,缺少合理的季度或者年度教学计划,甚至只为了迎合上级行政部门的检查。另一方面就是中职学校的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在队伍建设上严重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年轻教师教龄短、经验少,而经验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师数量少,上述情况都使得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从观念到方式都难以得到进步和发展,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更成为一句口号,培养出的学生也就难以有个性化发展,难以真正成才。
二、增强中职学校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策略
(一)关注学生成长,培养中职生自信心
中职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学校强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首先,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多给予鼓励、肯定、关爱和欣赏,积极在政治教学中,及各种的校内外活动中给他们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看到自身的闪光点,并认识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自我的未来建立起自信。其次,针对中职学生当前受西方文化经济影响较大的问题,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等工具,对学生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展现中国几千年的璀璨文明与文化以及现代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世界成就,提高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知和了解,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真正融入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真正让学生主动认清并远离西方错误的一些思想和文化。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学习对自身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推动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潮流中,顺势而为,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要贴合时代职业要求和精神。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就业为目的的中职教育,要将职业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同时再以当今社会和国家所提倡的职业精神为主题,使学生能够在职业中体现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体现出自己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尽职尽责,从而在职业生涯的发展中有长足的发展潜力。其次,年龄决定了中职生尚不完善的人格,学校要重视与家庭形成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助其成长成才。最后,要重視对学生的规则教育,无规矩不成方圆,做人做事都应尊重规则,因此要从客观出发,认识客观,从而规范自我,约束自我,认真做事,踏实做人,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职业道德精神修养。最后,教师要以正确的“三观”,协助学生为在校学习和未来发展树立适合恰当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进。
(三)从观念上真正重视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
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着重技术、轻德育的教学现象,因此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成为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融入校园文化之中,形成良好向上、积极活跃的校园氛围。为此,学校应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融入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真正让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学生,建立起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责任体系,形成主要领导抓大局、主管领导抓具体、全体教师抓细节的思想教育工作格局,加大对思想教育的保障力度和参与力度,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不断强化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真正形成有实力、有后劲的师资队伍,使每个教师都能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热爱所从事的工作,拓宽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从而更加适应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对中职学生的思想教育能力,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拓展延伸多种形式的中职思想政治教育,思考当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处于青春期和思想成长期的中职学生具有思想上的多样性,这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复杂性。为此,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生为本,贴合时代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并拓展延伸思想教育。一是坚持导向作用。学校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中职学校要增强责任意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学校的使命,使学生在学校期间形成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建立并保持师生间良好的沟通。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应有的理论知识,还要真正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创造浓厚的思想教育氛围。三是创新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式。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教育特点,并与时代思想和特点融合,赋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特性。另外,中职学校要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纳入教学计划中,保时保量开展课程教学。四是弘扬正能量。积极打造中职学生与正能量相结合的校园文化,大力开展主题鲜明、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用正确思想教育人、优秀文化引导人、良好精神鼓励人,让正能量来影响中职学生,达到发展学生优良品德的目的。
三、结语
总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不断进步的要求和现代以及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理应得到重视。中职院校应当不断从时代和教育的新特点、新要求及每一代学生思想特点出发,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教学观念和方法,将思想政治教学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同时也要重视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的长远建设和培养,真正为中职生的发展起到指导和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阎晖霞.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7(6):252-253.
[2]陈 文.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文史博览(理论版),2013(3):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