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高中生物记忆法

2019-03-18苏瑞华

关键词:抗原抗体生物学

苏瑞华

【摘要】  生物要记忆的知识点非常多,是理科中的文科,但是如果只是傻瓜式记忆,只关注记忆知识本身,而不会运用,这就忽略了学习生物学的真谛。因为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我觉得高中生物学习,记忆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生物学知识点多,容易记忆混淆,因此要辨析记忆;生物学知识,记忆了新的知识,容易忘记了旧的知识,因此要循环记忆。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记忆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277-01

一、我坚持理解性记忆

高中生物知识点多,内容的相互联系性较强,如果单纯地进行知识点记忆,容易混淆,并且,如果实际问题出现变式,自己就手足无措了,理解性记忆,把握知识的本质,从而用自己的思维进行记忆。怎么进行理解性记忆呢?我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理解记忆,老师上课时,先跟我们讲解知识点,接着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进而举例子让我们思考,经过这一个过程,就是对知识理解的过程。还有,由一些结构流程图提示关键的信息,然后以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进行串联起来记忆,也把生物学知识记忆活了,是理解性记忆。所以,我在进行生物学知识记忆时也如此,和实际生物学现象联系起来记忆,并分析生物現象发展过程进行记忆。就像在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这一节课时,在第一阶段,两者是一样的,但在第三阶段,无氧呼吸中丙酮酸在不同的酶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而我平常剧烈运动时小腿会感觉酸痛,这是一个典型的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的例子,这样在我自己的经历中去理解生物学知识,就把它记住了。就像在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个知识点,老师为我们总结了这一过程:细→组织→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在记忆时,我就盖上书本,分别自己在脑海里回忆这些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特点,形成过程和内容,有哪里不熟悉的,卡壳的,就翻书看,这样,让理解帮助我记忆。另外像“神经调节的基础”,这个知识点,很抽象,但是老师提供的课件呈现了动态化的过程,我就结合老师的课件进行记忆,按照课件中的变化,一边看书一边记忆,这样使得生物学知识也不是那么枯燥了,相反是一个生动有趣又具有科学性的过程。

二、我坚持辨析性记忆

生物学中有很多只有一字之差的知识点,但就是这一个字的差别使得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就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射跟反射弧,抗原和抗体等等,在理解了知识点之后,难免因为知识太相似而混淆了,那么就要进行对比,捉住关键点,特别进行记忆,这样在运用时就能够准确进行运用,我每学完一个章节,就利用列表、画图等形式将相似的知识,相关联的知识点列在一起,特别注意本质区别,从而将生物学知识准确记忆。就拿“抗原和抗体”来说,抗原一般是外来物,或者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而抗体是由抗原刺激产生浆细胞,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进而由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细胞集团或者沉淀,吞噬细胞可以将其吞噬掉。而且抗原和抗体都不是绝对的对人体有害或者有益,在记忆中,将这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起来记忆,就容易多了,同时我感觉到,由于是我记忆整理,我的记忆更加深刻了,也比一般单纯地进行知识记忆有效多了。复习时,我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复习,条理清晰,不至于不知道做什么。

三、我坚持循环记忆

我发现一个知识点,久不去看,就容易忘记,因此时不时地进行回忆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之前本来不太理解的知识点更加容易理解了,有了新的体验和感悟,一些抽象的知识点更加需要多次进行记忆,循环记忆才能够记得牢固。首先,当日记忆。当日上新课,当天就安排一些时间进行记忆,同时浏览一遍上一节课的知识,接着就做配套的练习进行巩固;接着,当周记忆。当个星期学习的新知识,抽一到两个小时进行连续记忆,让零散的知识归结起来,也能够呈现知识的相互联系性;还有,当月记忆。学校会组织月考,也相应地给我们一些复习的时间,这时候就将一个月以来学习的知识连起来一起记忆一遍。这样,保证在学习新的内容时记忆旧的内容,也就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且这样循环记忆,我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复习,并能够坚持不懈,这对我的各个学科的学习都有帮助。

四、我坚持朗读记忆

朗读要出声,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看书,单单是看,这个过程是粗略的,常常因为习惯性而忽略关键的点,导致对一些知识只知其尾,不知其头。所以我后来尝试了朗读,对一些关键的知识朗读出声,并且一边朗读一遍在脑海中想象,并在关键的地方:课堂上老师提点要标记的地方,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容易混淆的地方,一字一句朗读,把握其中本质的特征,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朗读中,我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沉浸在生物世界中,慢慢地,我投入了感情,感受到生物的神奇。就像在朗读体液免疫的过程时,我仿佛化身为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再呈递给T细胞,再呈递给B细胞,这下就产生了效应B细胞,一部分B细胞分化成记忆细胞,提供了一定的后援保障:就是在同一抗原再次出现时快速地发挥效应,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的抗原产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益。在朗读中,因专注而记忆更加深刻。

高中是十分难忘的时期,生物学科带领我遨游在神秘的科学世界里,在学习过程中理解生命运动的轨迹,探究生物学界科学真理。

猜你喜欢

抗原抗体生物学
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知多少
新冠抗原检测入医保,算的是大账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探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全国唯一人源化抗体小鼠 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
前列腺特异抗原高就是癌吗
一种用于抗体快速分离的嗜硫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