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3-18谭晓雄
谭晓雄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是教学任务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应引起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日常工具,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应是每个信息技术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和认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创新 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257-01
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
作为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呢?我以为广泛的学习爱好、兴趣,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敏锐的判断力等等,都是一名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其次,从学校狭隘的天地走出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智力水平,同时也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通过各种渠道及时了解当前的教学信息,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教学对象,积极培养自己的超前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注意学生创新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兴趣不仅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是需要兴趣来维持的。要利用“學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的教学要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
三、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
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学中去,让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其次,让学生在合作中创新。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奇特功能时,让计算机演奏音乐,绘制图案,演算数学式子;在教指法时,让学生在玩游戏中练习指法;在教汉字输入时,让学生比赛输入他们在语文课中学过的古诗;在教Word2003时,让学生自己做主编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小报;在教Powerpoint2003时,让学生制作电子相册等。事实证明,这些做法是很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此外,还可以以板报、电子书籍、电脑漫画,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应用的精彩世界,在新鲜、愉悦的氛围中了解更多的知识。
四、培养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到最新的技术、设备、信息和科学知识。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释疑,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立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这种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要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进行各种总结,总结能力也是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体现,所以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例如在我给学生讲画笔时,在作业中我给他们提出怎样实现画立体镜框的问题。他们积极思考,结果“创造”出了不止一种解决方法。比如有的同学美术观念较强,从光学的角度思考出一条三维的立体线段就可以用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而有的聪明但比较喜欢“投机”的学生将WINDOWS窗口的边框线在画笔里放大,发现边框的立体竖线也是由从右到左或从下到上一道黑线,一道深灰线,两道浅灰线构成。这样殊途同归,从各个方向解决了这个问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占着主导地位,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多方位引导、点拨、启发。当然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品质是思维品质中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复杂而系统的领域,还需要我们同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再探索、再研究才能取得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