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又亲密, 是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最好的状态
2019-03-18陈妍妈妈
陈妍妈妈
独立又亲密,是爱情和友情里最舒适的关系,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成年子女与父母之间。
01
现今80后、90后的年轻父母格外注重亲子关系的建设,他们读很多书、上很多课、学很多方法,想让孩子有个充满爱的童年。
但是,亲子关系不仅仅是父母与0~12岁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包含了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只不过相比前者,后者出现的问题更加充满挑战。
著名主持人马东曾经在节目里描述过他和妈妈相处的模式:在父亲去世之后,他妈妈几乎不离开家,也不跟任何人接触。每周去单位的半天,就是她跟外界的唯一联系。而这样一个联系,也在2018年妈妈退休时中断了,马东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顺着妈妈心意,却无法融入妈妈的生活。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孩子在成年后跟父母的相处都不算太融洽,常常会陷入“相爱简单、相处太难”的境地。比如,父母的控制欲太强,什么事都喜欢一手包办;父母的观念陈旧落伍,没有共同语言;父母的能力有限,无法对子女有实质的帮助,却经常给予密不透风的絮叨与关心等。
人这一辈子,都无法逃脱亲情给予的温暖和束缚。
02
成年子女跟父母相处困难的情况,并不只在中国发生。最近热映的催泪印度电影《老爸102岁》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让人心酸的亲子故事:
75岁的巴布是一名退休的数学老师,他和妻子精心养育独生儿子阿莫,并拼尽所有供他去美国留学,阿莫毕业之后顺利定居美国,且一待就是30年,很少回家。妻子去世后,巴布和102岁的父亲达特利住在一个大房子里安享晚年。然而,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两位老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75岁的儿子巴布暮气沉沉、成天耷拉着肩膀,没事儿就去诊所体检,对所有事都提不起兴趣;而102岁的老爸达特利却神采奕奕,喜欢四处旅行,喜爱尝试所有新鲜事物,心态永远26岁。
为了改变巴布,让他做回那个眼中有阳光、心中有火焰的人,达特利采取了一系列改造计划:
第一条是让巴布给死去的妻子写封情书,借此唤起他心中沉睡的爱意;第二条是让巴布跟医生交恶,切断他杞人忧天的根源;第三条是让巴布剪掉那条陪伴自己入睡多年的旧毯子,因为他希望儿子挥别过去,展望未来;第四条是沿着制定好的路线,让巴布进行孟买一日游,用曾经那些温暖美好的片断,唤醒他对往日生活的记忆。
在老爸一系列的精心安排下,巴布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这时,达特利布置了最后一个艰难的任务:让巴布坚定地对自己那只会索取、不知感恩的儿子阿莫说“不”。因为阿莫已经21年没有回过家,甚至在得知自己母亲病危的消息时,也以“不能随便请假”为由拒绝回来,让母亲抱憾离去。而且,若不是为了老家的大房子,阿莫也不会与家里保持联系。达特利愤怒地说:“巴布,如果你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那就忘记他,只记得他童年的美好就行。”可是这一点却触到了巴布的底线。
因为,这些年巴布在阴沉的生活日常里,唯一感到幸福的瞬间就是看儿子给他发来孙子们的照片。所以,哪怕儿子对他再冷漠,他也没办法将日思夜想的儿子拒之门外。为此,巴布甚至不惜与老父亲达特利决裂,也要把自己的那一份家产交给儿子。
父子关系开始闹僵,但接着,故事发生反转。在达特利拿出自己患有脑部肿瘤的CT之后,巴布这才明白父亲一系列行为背后的苦心。原来,这些年达特利亲眼看到儿子变成了一个一直向别人乞求关爱的乞丐,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不想儿子未来的日子也如此浑浑噩噩,他希望巴布能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依靠着对不孝之子残存的希望。
帮助孩子克服人生的挑战,并最终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每一对父母最大的期望,哪怕孩子已经75岁,哪怕那个人生挑战是来自孩子的孩子。“谁都不许欺负我的儿子!哪怕是我的孙子!”这应该是影片最打动人的地方。
03
和巴布一样,在中国也有很多父母从孩子呱呱坠地开始一直到成家立业,耗尽了自己毕生的心血和积蓄。孩子长大成人后,重心会慢慢偏移到自己的小家庭,当他们陷入自己生儿育女的考验之中,就很少能有人回过头想一想,自己的父母除了帮忙带娃和跳跳广场舞之外,还能怎样生活下去。
电影《老爸102岁》中最令我热泪盈眶的是,巴布得知儿子阿莫要回来,害怕他吃不惯印度的食物,喝不惯印度的水,特意去超市买大堆的进口食品和矿泉水,还买了一堆治传染病的特效药以防万一,他全然忘了自己的孩子即使居住美国多年,却本就是个印度人。
那种老父亲近乡情怯的不安,让我想到了老家过完年即将返程的情景:从新鲜蔬菜到特产熟食,爸妈恨不得把整个家都塞进孩子的背包和汽车后备厢里。也许他们没有办法了解孩子在外打拼的辛酸,也很难在孩子寂寞无助时说出宽慰的话语,但这就是他们拼命想要融入孩子的生活,以及表达爱的方式。
而同样不善于表达的我们,虽然心里明白,但那种看着父母老去、患病,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痛,让我们只能将眼泪吞下却假装平静地说一句:“多添衣,早点儿睡。”
“你快乐,我才能快乐”,这是多少亲子关系里的悲哀啊!
04
《奇葩说》第五季有一个辩题是“在外地工作,过得不开心,要不要跟爸妈说?”探讨的是一样的亲子话题。无论是不停地跟父母索取,还是完全将父母排除在自己的生活之外,其实都是自私。如何跟父母沟通,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的后天能力。
身为子女,在自己成年之后对父母孝顺,就是要让父母觉得自己依旧有能力参与孩子的生活。脱口秀演员李诞说,自己有时会给父母找点儿事做。搬家时,本可以请搬家公司解决,他偏要请老爸来,说这些事情只有交给老爸才放心。偶尔还会把给自己网店衣服拍照片的工作交给他,老爸开始成天研究单反相机和拍照技巧,心情也比之前好多了。
身为父母,将来等我们的孩子成年离开了家,我们要懂得家庭关系的界限。不被孩子绑架,也不绑架孩子。因为终有一天,我们会离开他们先走,孩子应该学会跟伴侣建立最亲密的关系,相互倾诉,相互依赖,共度一生。
高晓松曾经说,有一次他的妈妈不给他过生日,理由是要跟老年合唱团一起排练,不能因为给儿子过生日影响40多人的排练日程。對此,高晓松没有半点儿不开心,反而为妈妈拥有自己的生活而高兴。而蔡康永陪伴爸爸的方式,就是拿着书坐在客厅,安静地陪爸爸看自己不感兴趣的电视节目,父子俩不用说话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安心。
如果人类真的能活得足够长,就会发现养育子女的这20年,不过是自己生命的五分之一而已。但重情如我们,居然把这五分之一视为生命的全部。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交朋结友和见识世界上。
孩子长大了,要飞就让他去飞吧。如果要问孩子离开家之后,父母要怎么活?那应该就像电影《老爸102岁》里的时髦老爸达特利那样,每一天都多姿多彩,每一天都保有好奇和童真,每一天眼睛里都闪耀着光芒,每一天只要是活着,就要像真正活着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