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欧贫富差距的对比分析

2019-03-18王明进

人民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贫富差距欧洲

王明进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执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加大了国内的贫富差距。与美国相比,欧洲的贫富差距较多地体现在国家之间,欧洲一体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削减地区的贫富差距,但也造成了新入盟国家的边缘化。贫富差距是影响跨国移民的重要因素,并引发了当今欧洲国家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欧洲 贫富差距 新自由主义 移民问题

【中图分类号】D73 【文献标识码】A

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是欧美国家的共同现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经采取措施控制贫富差距。欧洲特别是北欧国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开始探索建立福利国家,二战后普遍采取措施抑制贫富差距,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有所改善。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国家为刺激经济发展,普遍采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导致贫富差距再次拉大。比如,1979年至1992年,美国家庭收入增长8260亿美元,其中98%给了最富裕的1/5人口。

当前,人们在谈论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时,更多关注的是美国的贫富差距,而对欧洲贫富差距的谈论则相对较少。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欧洲国家多为福利国家,贫富差距问题并不引人注目。但事实上,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在美国实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大幅度向富人减税时,欧洲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比如,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在执掌英国政权后,曾推行名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大肆削减社会福利,反对工会,压低工人权益,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托尼·布莱尔执政后,借鉴“撒切尔主义”,在理论上超越传统的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提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在欧洲大陆得到迅速推广。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在欧洲的实施,加大了欧洲国家的贫富分化程度。比如,根据国际救援组织乐施会发布的报告,2014年,英国最富裕的5个家族所拥有的财富总额高达282亿英镑,比英国底层20%民众的总体收入多出1亿英镑。而最富裕与最贫穷的10%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比,英国是17:1、西班牙是14:1、意大利是11:1、德国是10:1、法国是7:1。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统计,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社会总财富达50%以上,而最贫穷的40%人口拥有社会总财富只有3%左右。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种状况又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可以说,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是西方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共同现象。

与美国相比,欧洲贫富差距有自己的特点

欧洲毕竟不同于美国,欧洲较早地发生了工人运动,也最早出台了保障工人权益的立法,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也大力推动社会政策方面的议程。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我们把欧洲同美国进行比较时,必须明白欧洲存在不同的国家,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因素决定了欧洲的贫富差距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一,从单个国家来看,欧洲国家的贫富差距总体要小于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有利于企业主的减税措施,但由于欧洲拥有长期建设福利国家的传统,减税的幅度并没有美国那么大。从20世纪90年代到2011年,美国的个人所得税从70%降到了20%左右,这无疑有利于富人的财富积累。而欧洲一直维持着较高的税率,主要国家的税率基本是在35%—40%之间,这有利于财富的再分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

英国是欧洲执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比较彻底的国家,和美国最为接近,但英国的贫富差距也小于美国。根据经济智库决议基金会发布的报告,2017年,1%的英国人,也就是约48万人,拥有这个国家近14%的资产,相当于11万亿英镑。但即使是这样,也是远远小于美国的。

欧洲大陆国家中的北欧国家,历来以福利国家著称。根据2014年的数据显示,该地区居民的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0.25—0.30的较低水平。而东欧国家由于历史上曾是实行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国家转轨之后贫富差距有所拉大,但其基尼系数仍然维持在0.30—0.35之间。这些国家的基尼系数或者最高收入与最低收入之比,都比西欧国家要低。因此,就欧洲各国的国内情况而言,并未出现像美国那样的贫富分化悬殊情况。

第二,虽然从基尼系数来看,欧洲各国的贫富差距没有美国那么大,但由于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时,6个成员国都是相当富裕的国家。197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扩大,较为贫穷的爱尔兰加入了欧共体(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计算,爱尔兰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大约相当于欧盟平均数的30%左右);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而这些国家都是欧洲比较贫穷的国家。在这些国家中,除了爱尔兰在加入欧盟后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外,其他国家仍然与欧盟的平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从欧洲整体来看,一体化对于降低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具有积极作用。自1972年爱尔兰加入后,欧共体就采取了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凝聚政策,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中东欧国家都保持较为快速的经济增长,即便是在西欧国家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出现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一些国家的经济仍在不断增长。罗马尼亚2017年的GDP增速约为6.4%,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增长最快的;波兰、捷克和匈牙利的GDP增速也超过了西欧主要国家;12个增速预计达到或超过3%的国家,有9个属于原苏东社会主义阵营。

中东欧国家利用欧盟的投资和凝聚基金大力兴建基础设施。比如,2014—2017年间,波兰半数的国家公共投资来源于欧盟,罗马尼亚超过60%的公共投资来源于欧盟。欧盟的凝聚政策大大缩小了欧盟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2015年,西欧和北欧国家(瑞典、芬兰、英国、爱尔兰、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的人均GDP为37792欧元,南欧国家(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的人均GDP为22967欧元,中东欧国家(波罗的海三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浦路斯、马耳他)的人均GDP为21744欧元。虽然差距仍然很明顯,但较冷战结束时已经大为改善了。

第四,比较欧美的贫富差距,必须考虑福利国家因素。在福利政策发达且运作有效的国家,家庭积累的私有财富较少,因为福利国家接管了私人财富的一些保障功能。可以说,一些西欧国家的社会福利开支,有效平衡了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仅从基尼系数对比美国与欧洲的贫富差距并不全面。

欧洲和美国在贫富差距问题上体现的不同特征,和欧美不同的社会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关系。美国推崇自由市场经济,主张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发挥最大作用;而欧洲国家推崇的是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作用,保护劳工的权利,建立混合市场经济体制。在欧洲,英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与美国最为接近,这也导致了英国在贫富差距问题上与美国的近似性。但总体上,欧洲各国与美国在社会经济体制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而贫富差距问题也大有不同。

欧洲国家的贫富差距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尽管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在欧洲国家并不像美国那样尖锐,但是贫富差距还是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首先,欧洲不同国家,尤其是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巨大差距,引发了贫穷国家向富裕国家的移民。欧洲一体化促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但这种自由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贫富分化。一方面,一些东欧国家,比如罗马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失去了大量的劳动人口,而这些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国家的精英,不但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也对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欧盟推行的凝聚政策虽然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欠发达地区吸引的投资往往都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高附加值的产业则更多地向发达地区转移。也就是说,贫富差距问题可能会固化欧洲发达地区与边缘地区的结构分化。

其次,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来自欧洲边缘国家的移民有可能加大其国内的贫富差距。移民的到来增加了富裕国家低技能人口的就业压力,降低了他们的工资水平。同时,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向边缘国家的转移,可能会造成富裕国家的产业空心化,导致工人失业。也就是说,欧盟内部人口的自由流动和低技术含量企业向新加入欧盟的国家的转移,都可能会加剧欧洲的贫富分化。贫富差距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导致国家之间差异的扩大,还可能会继续强化欧洲发达国家内部的贫富差距。

最后,贫富差距的扩大引发了复杂的政治问题。贫富差距扩大容易引发反对精英政治的民粹主义情绪,比如,2011年,美国爆发了席卷全美的群众性社会运动一“占领华尔街”运动。事实上,欧洲各国间的贫富差距引发了移民的跨国流动,而欧洲一体化则方便了人口的跨国流动,再加上来自欧洲以外的移民的冲击,刺激了欧洲各国反对一体化的情绪,英国脱欧就是这种情绪引发的后果。民粹主义政党在法国、意大利、德国等的迅速崛起,也是这种情绪的典型反映。当前,欧洲极右翼势力迅速发展,以反对外来移民为目的的暴力活动频繁出现,由此可见,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欧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责编/孙渴 美編/李月敏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贫富差距欧洲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改革开放贫富差距问题研究述评
第29届欧洲象棋锦标赛对局选评
报告
欧洲面临42年来罕见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