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 民生实事群众“点菜”
2019-03-18于靖园
于靖园
“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统筹实施投资于人和幸福民生战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1月27日上午,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青海省长刘宁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用这样一段话表达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心和方向。
过去一年,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65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地方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突破3万元和1万元大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5%,“十三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全部实现预期进度,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
刘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青海省将重点做好九方面工作: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改革开放空间;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和前几年一样,教育依旧是今年青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而在教育领域,此次青海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传来了不少好声音:启动青海教育现代化2035,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基础作用,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高质量发展。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改扩建幼儿园28所,新增学位4000个。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着力解决义务教育乡村弱、城镇挤、大班额等问题。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5万人以上县普通高中全覆盖。加强省内外对口帮扶,扩大异地办班规模。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有序推进高职院校改扩建,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园区,筹划新建一所科学技术类本科大学。
看到这些内容,青海省政协委员、青海大学党委书记俞红贤深有感触,他说,《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投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情怀和理念。2018年,是青海大学发展史上不寻常的一年,学校成功举办了60年校庆,全面启动了教育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教育部、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工作,《青海大学深化综合改革提升综合实力总体方案》和《青海省人才高地建设实施方案》两个两厅办文推进工作成效显著。
青海省人大代表、西宁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刚则表示,西宁市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省、市对教育工作的新要求,强化省会城市的教育担当,实施教育布局调整、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改薄、校园环境绿化建设等8大类60个续建、33个新建项目,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惠提升工程和消除大班额攻坚工程。
民生始终是老百姓最关切的问题。“民有所呼,政府必有所应。”刘宁表示,去年年底,青海省“開门谋民生”,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变政府“配餐”为群众“点菜”,从征求到的389条建议中,梳理确定了阳光培育、幸福养老、扶弱助困、美丽家园等10个方面的民生实事。“我们将以此为抓手,一件一件抓好落实,真正把民生工作办成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
从脱贫攻坚到污染防治,从教育发展到社会保障,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凝合力、谋发展,汇集民意民声。一项又一项政策,缓缓勾画出建设幸福美好新青海的宏伟蓝图,一个又一个举措,逐渐筑就青海通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