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规格镜头微单/单反你选谁?

2019-03-18

大众摄影 2019年2期
关键词:定焦尼康光圈

本文对比的都是佳能品牌的镜头,这并非我们偏爱佳能,而是由于在35mm和24-105mm这两个常用规格的镜头中,唯有佳能既有单反版也有微单版,并且它们各自的定位比较相近,更容易进行对比。

与之相比,尼康35mmF1.8镜头的单反版与微单版之间价格相差过于悬殊,诸如电磁光圈等配置也不同,对比起来不够公平,并且尼康还没有24-70mmF4规格的单反镜头。而索尼则没有与微单镜头对应的单反或单电镜头,不方便对比。

当然,在本文结尾我们还会总结出一些挑选镜头的规律,让你能更好地做出选择。

35mm人文广角之间的对抗

35mm定焦镜头

一只是传统的前组镜片大、后组镜片小,另一只则是与之截然相反的镜片配置。这两只35mm定焦镜头完美诠释了在镜头设计方面微单镜头与单反镜头的巨大差异。

单反阵营

EF 35mm F2 IS USM

在2012年这只镜头发布时,很多人都惊讶于它的规格,因为那时还很少有带光学防抖的大光圈定焦镜头。但或许正因为防抖机构的加入,让这只镜头的滤镜口径从无防抖型号的52mm增大到了67mm,价格也翻了近一倍。当然,无论防抖还是超声波马达,都是能极大提升用户体验,物有所值。

微单阵营

RF 35mm F1.8 MACRO IS STM

与佳能EOS R专微一同到来的镜头中,这只RF35mm F1.8 MACRO IS STM可能算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是最全能的一个,既有比单反版更大的F1.8光圈,又有约0.5倍的放大倍率,还有更高水准的5级光学防抖。此外在体积和价格上,它同样都比单反版更具亲和力。

PK近距离拍摄能力

这两只镜头最大的差别,恐怕还是在最近对焦距离和放大倍率方面。这也直接决定了它们的用途差异,单反镜头只能用于人文和人像拍摄,而微单镜头还可以进行微距题材的创作。你将从这组对比中看到这种差距

PK最大光圈中心成像

35mm大光圈鏡头经常被用来进行人文扫街和人像拍摄,但前者对镜头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后者则不同。因此,我们在此重点对比了两只镜头在光圈全开时的画面效果,以此来让你看到最直观的差异。

画质对比总结

正因为无反光镜镜头在设计时不必考虑给反光镜留出空间,所以可以用更多的镜片去提升画质,而靠最后一片大尺寸镜片来矫正像差。所以,我们才看到RF 35mm F1.8 MACRO IS STM的中心画质更为出色,其放大倍率也更接近专业微距镜头。

105mm最佳套头之间的碰撞

24-105mm F4焦段镜头

对多数人来说,一套相机系统最常搭配的就是24-105mm左右的套装镜头,因为它既适合旅行拍摄,也适合人像和纪实创作。这只全能镜头的水准将决定这套相机体系的水准。

单反阵营

EF 24-105mm F4L IS Ⅱ USM

这是与EOS 5D Mark Ⅳ一同发布的第二代镜头,也是佳能最负盛名的全画幅套装镜头。与前代产品相比,这只镜头升级了光学设计,4片非球面镜片和ASC镀膜等新技术都是前代产品所没有的。光学防抖也达到了CIPA标准的4级,并配备了佳能招牌的环形超声波对焦马达,对焦快而安静。

微单阵营

RF 24-105mm F4 L IS USM

它与佳能EOS R专微相机一同登场,作为一只微单镜头,它的长度比同规格单反镜头短了约10mm,重量轻了95g,防抖效果却提升至5级。它还具备3片非球面镜片和1片UD镜片的豪华配置,只是受限于体积,它使用的是较小的NANO超声波马达。好在其对焦速度与环形超声波马达不分伯仲。

PK24mm端边缘成像

作为套装镜头,24-105mm中的24mm常被用于风光题材的拍摄,此时画面边缘的成像质量尤为重要。我们统一使用佳能EOS R机身,将两只镜头的光圈设定为F8进行拍摄,来对比其广角端画质表现。

PK105mm端近中心成像

与24mm 端相比,人们在使用105mm端时更多进行的是人像或静物特写的拍摄。此时画面主体通常位于距离中心1/3的位置,所以我们在对比时,也重点检验这一区域的成像清晰度,此时光圈设定统一为F4

畫质对比总结

如果不放大观察两组对比,那么两只镜头在同一台机身上的表现可以说非常接近。但将画面放大之后,就会发现24mm端RF镜头边缘画质更好,105mm端两只镜头锐度相近,但焦外虚化方面RF镜头更为柔和自然。对于风光和人像题材来说,都是RF镜头表现更好一些。

常用镜头如何选?

在分别比较了两组镜头后,我们看到了它们之间的差异,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做进一步的讨论。

No.1 How to choose?

旅行摄影最佳选择不能只看镜头

画质方面,RF版的24-105mm F4各方面都要更好,体积和重量方面二者相差不是很大。不过,如果我们将机身的重量也考虑进去,那么单反系统将会明显更沉。因此在出行时,我们更建议你使用轻便的EOS R加RF24-105mm F4L IS USM镜头。当然,如果你已经拥有了佳能的单反相机,那么EF版24-105mm镜头依然值得你继续使用,因为它的素质也相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两只镜头都拥有防尘防滴构造,对严苛环境的适应性都很出色。

No.2 How to choose?

高性价比35mm定焦镜头取决于用途

这是两只都非常小巧轻便的镜头,也都具备较大的光圈和光学防抖。但相比之下,RF35mm F1.8 MACRO IS STM不仅售价更低,还能完成更多的任务——约0.5倍的微距拍摄。在画质方面,RF镜头再次证明了微单系统的优势,凭借创新的镜头结构和深入卡口的大尺寸后组镜片,各方面表现都领先于单反镜头。不过,对于已经拥有单反相机又不想拍微距的用户来说,直接选择单反版本的35mm镜头也不错,毕竟这要比再购置一套微单相机要更为划算。

单反与微单系统间如何选择?

新的总是更好,但也要理性选择。为已有的单反系统添一只镜头,还是购买一套全新的微单系统,这可能将是未来几年一直困扰摄影玩家的难题。

受限于篇幅,本文只对比了两个常用焦段的镜头,并仅以佳能品牌的产品作为例子。而在尼康、索尼和L卡口联盟的产品中,必然也存在类似的困惑。特别是将微单相机转接单反镜头的方案考虑进去之后,将会更加复杂。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判断方法,以帮助广大用户进行选择。

根据新旧选择

从本文列举的镜头中就能看出,即使规格相同,但由于有些单反版本的镜头发布较早,很多方面的性能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特别是面对未来必然会到来的5000万甚至1亿像素时代,老镜头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如果你希望获得最佳画质、最快对焦、最强防抖,那么不论单反还是微单镜头,都是买最新发布的型号才是最好的选择。

根据预算选择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依据,除了本文列出的镜头,目前索尼的微单镜头普遍价格较高,有时不如选择转接副厂单反镜头更为划算。尼康也是,像35mm和50mm定焦的价格都在四千元以上,反而不如转接单反镜头实惠。但这些方案往往都会让整个系统变得臃肿,一些单反镜头的画质也不如微单镜头好,因此有时多攒攒钱才是最佳方案。

根据负重能力选择

微单相机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化了单反上的反光镜结构,因此重量上轻了不少。虽然有些微单镜头反而更重,但也有很多是比单反镜头更轻、更小的。因此,如果你要带着一套设备去长途跋涉,旅行摄影,那么重量将是你最该考虑的要素。并且在这方面,有时APS - C画幅的微单相机和镜头,要比全画幅的更占优势。

猜你喜欢

定焦尼康光圈
影像视界
影像视界
尼康Z7
读者所得
全能单反 尼康D850
惊喜与失望并存 尼康D7500
航天相机快速定焦的关键参数
未来汽车 从尼康FM2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