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德育理念下对“师爱”的再思考

2019-03-18石春秀

关键词:演绎师爱教育

石春秀

摘 要:教育是演绎温柔的坚持,是智慧地将爱播撒在孩子成长之路上。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师爱进行了诠释:一是学会和孩子说不,让爱升华为责任;二是让爱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孩子成长;三是让爱激发学生的内在品质;四是爱需要我们播种,更需要他人传递。

关键词:教育;爱;演绎;爱的传递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1-118-2

自主德育的核心就是要求教育者转变思想,与学生换位。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应从管理转向服务,而学生则应从边缘走向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同现行的德育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接受德育熏陶。在省教科院“十二五”立项课题《自主生态——融合发展德育创新培养模式探究》中,我们重新审视德育,获得了新的感悟。

一、学会和孩子说“不”,让爱升华为责任

感悟一:孩子,任何时候我都是爱你的,但我对你是有要求的。

教师培训中有这样一个考题:“你是一位新教师,很想和学生相处好关系,小明利用了你的这种心理,在课上经常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扰乱课堂,不仅影响教学进度,更影响其他同学的听课,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但爱是有条件的,有规则的,有前提的。爱是需要建立在规则之上的,爱不是对学生一味地放纵和满足,规矩在前,关爱在后。只有理性的爱,才是对爱的升华,才是对爱的真滴的理解。如果一味的放纵学生,爱便是一种累,一种劳心的累,这种爱慢慢的就会变得被动,最后学生会在教师有意或者无意的“宠溺”下变得任性、固执。因此,教师要学会和学生说“不”,让爱升华为责任,这样的爱才是平等的,才是引领教育的幸福情感不断激发的原动力,更是教师和学生风雨同舟的原动力。这样的师爱必然带领孩子走进更远的未来。

二、让爱的深度和广度引领孩子成长

感悟二:爱有很多种,不同的时段,我会用不同的爱与你同行。

作为教师,我们无论从职业良知还是职业修养来看,从内心生出都想给学生最多的爱。但爱的深度和广度却不同。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大致表述的意思是一个班主任老师非常痛心地回忆自己对学生成长的一路保护过多,导致孩子们走上社会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一系列问题。这是一所职业学校,这位老师将学生像对自己孩子一样的爱护,只要学生在学校里遇到一点问题,都会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班级的桌椅坏了,不用学生解决,老师自己代劳;学生与别的班级的学生有冲突,老师第一个“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学生;任课教师反应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时,班主任老师也总是找出更重理由帮助学生解释……诸如此类,在校园时学生们感受到了时间最温暖的幸福,班级也一直是成绩名列前茅,活动特长突出的,学生及其喜欢这位班主任,班主任也倾其所有的爱这些学生。可是一件事情让这位老师对学生的爱开始反思,实习期间,他们班级的孩子走入了社会,不会灵活地处理随机发生的问题,对于实习单位的一些安排因为不满感觉到委屈,最后被迫中止了实习,委屈地跑到班主任老师那里哭鼻子。看过这个“爱”的案例,也让做老师的我深刻反思,这位班主任是学生如自己的孩子,在悉心呵护时忘却了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无微不至的保护中忘却了培养学生的受挫力;在一心保护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忽视了学生的内在动机的激发。因此,爱不能仅仅关怀孩子的当下,更应该延伸到他们成长更远的未来。

三、爱更需激发学生的内在品质

感悟三:爱不仅仅是此刻对你无微不至的照顾,更需要你将希望种植在你的心底。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认为给予了学生一切,甚至倾其所有把自己能夠的都给予了孩子,但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给予的爱是孩子需要的爱吗,我们给予的爱是能够培植孩子一生品格的爱吗?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值关注学生情感的表层需求,而却不去深挖他们的内心需求,心理的,情感的,精神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让爱的高度延展在生命体里,学生成长中的细微处关心,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的成长,乃至人格品质的成长,这样的爱才是有高度的,才是更影响他们的人格成长的。有一位教师是一个极其细心的人,每天与孩子融为一体,哪个孩子早饭没有吃,哪个孩子身体不舒服她都了如指掌,班级里有一个孩子总是空腹上学,这位老师每次都自己掏腰包给孩子准备早餐,当看到这样的师爱时候,不禁让我们的头脑中还是有着疑问?如果老师可以走入孩子家庭,想办法知道孩子经常不吃早饭背后的原因,与家长有效沟通,携手解决岂不是更好。治标更治本的爱可能是孩子最需要的。当孩子饿了,我们送上一块饼干是爱,这是物质上给予的保障,我们更应该多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观察孩子内在的需求,帮助孩子建立精神的花园。

四、爱需要我们播种,更需要他人传递

感悟四:爱的另一种方式不仅仅是教师播种爱,更要引领学生来传递爱,让教育的爱温暖更多的人。

曾经听过一位教师这样介绍自己的:对我而言,我觉得自己应该是一个光热的发源体,我们不仅要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心,更需要一种传递。这种爱由我的手传给学生,让学生感受爱,然后引导学生传递给他人,这样的爱才是无疆的,也才是无边的。用微笑传递爱,是教育的责任,更是教师的责任,让每个生命体在享受的的时候树立责任意识,通过自己再来传递爱,那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温暖。

五、爱在细节里,爱在学生的需求里

感悟五:人生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任何时候不必怕,在你需要时,爱就在的身边。

在教育生活中,不同的学生由于家庭环境不一,经历不一,对外界的刺激会有不同的样式,展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孩子看着乐观快乐,但却内心忧郁,有的孩子看着不声不语,却有着自己执着的想法。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学生的外表看到学生的内在,在心理健康,心灵情感等方面给学生最好的呵护,最需要的爱。

六、爱在理解里,走进学生的情感深处

感悟六:孩子,当你遇到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希望你敞开心怀对老师讲,我们是心灵相惜的朋友。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在不同的时间遇到不同的成长困惑,茫然的他们会采取一些不当的措施来展示积极,突出自己,或者是回避错误等等状况,这时候的师爱就更应该是走进学生内心的,从情感深处关心他们,从精神世界上丰富他们的爱。

课堂上,对于一些像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不同的孩子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学生在课上故意和别人讲话来引起老师的重视,有的同学故意的提高声音来引起同学的关注,有的孩子想得到别人的认可,也许会故意的踢到别人的凳子,这个时候教师切不可简单的处理,甚至严厉的惩罚学生,要看到学生做出这些举动背后的原因,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这才是最好的爱,最适合的爱。还有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原因,形成了一种习惯,用自己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把自己像刺猬一样的伪装起来,无论别人是善意的问候,还是关心的安慰,或是友情的帮助,这样的学生都会用一种别人无法接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对别人采取不同形式的攻击。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要主动的走进他们的内心,与他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只有教师和学生有了情感的沟通,心灵之桥的通畅,才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理,让他们卸掉防备,敞开心扉的与教师沟通和交流。要想取得积极的效果,那我们就需要从学校生活、家庭环境等等因素来走进孩子,更需要找到一个切合点和孩子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紧闭的心门就会向老师打开,我们投注的爱才能是有效的,才能够解决学生成长的重要问题。这样的爱既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境界。

教育是爱,爱是教育。这简单的八个字,不仅诠释了师德,更诠释了师爱。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给学生需要的爱,给学生成长有帮助的爱,切不可站在自己的教育立场去施爱。

猜你喜欢

演绎师爱教育
写给青年班主任:师爱,需要表达
师爱是一泓清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师爱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什么是真正的师爱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