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娘子”张宝兰:为建造港珠澳大桥挑战世界难题

2019-03-18海戈

妇女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牛头铁娘子男同事

海戈

荒岛上百天建成一流实验室

2011年4月的一天,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建材所高级工程师张宝兰接到领导通知: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邀请她参与沉管混凝土实验室项目的筹建工作。领导鼓励张宝兰以百倍的信心参与到这座世纪工程的建设中去。

1987年,张宝兰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工作。从1998年开始,作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课题负责人,她带着同事每天进行课题研究。因为实验要使用硝酸试剂,她的眼睛都弄伤了。科研实验辛苦而又枯燥,不少同事先后转了行,张宝兰却选择了坚守。凭着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她主持了16项科研课题,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现在,她被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点名参与世纪工程的建设,她无比激动。

4月29日,张宝兰前往珠海面见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明确了她的工作方向和任务。按照工作要求,张宝兰须在4个月内建成与世界最大的沉管预制厂相匹配的实验室。

接下建实验室的任务后,张宝兰马不停蹄地赶赴现场。现场位于伶仃洋上的牛头岛,远离陆地,一片荒芜,没水没电,也没有路,房屋要自己建,设备要从陆地运过来。

时间紧、任务重,一上岛,张宝兰就奔波于各个项目部门,组织筹建实验室小组,完善实验室前期筹建规划。岛上宿舍建好前,张宝兰住进了几公里外桂山岛简陋的民居里,和两个年轻姑娘挤在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屋子里。

张宝兰清楚,除了按照一流的标准建造现代化的实验室外,最重要的是组建一流的团队。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多年来的了解,她向多位心仪人选撒下“英雄帖”。接到邀请的技术精英们先后来到牛头岛实地考察,都表示要和张宝兰一起奋战,为这项伟大工程贡献力量。

就在张宝兰的技术团队即将组建完毕时,一个对她十分重要的工程师却因特殊情况要退出。这名工程师年富力强,颇有创新意识,张宝兰早把他视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即将开展工作却要失去一员大将,张宝兰着急上火。对于关键时刻要退出的男同事,她并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因为她深知这个职业背后不为人知的苦衷。

安排好第二天的工作,张宝兰连夜返回广州,对那位男同事进行家访。看到张宝兰出现在面前,那位男同事既意外又感动,和张宝兰进行了坦诚的交流。通过交谈,张宝兰了解到,这位男同事确实有着家庭方面的困扰:女儿面临中考,他父母及岳父母身体都不太好,仅靠妻子一个人难以照顾。他很清楚,到岛上工作后,三五年内他是难以分身照顾家庭的。

同事的境遇与张宝兰相似,她表示理解和同情,同时积极奔走,为他解除后顾之忧。首先,她准许男同事在女儿中考结束后再到岛上住,这段时间只要家庭需要,他可以随时回来。在照顾老人方面,张宝兰通过朋友介绍了一位经验丰富的保姆,协助男同事的爱人照顾老人。看到张宝兰如此尽心为自己解决困难,男同事决心和张宝兰一起共渡难关。

组建好了团队,一座360度全海景现代化实验室搭建完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实验仪器运到岛上。为了保证海上运输时仪器的安全,张宝兰亲自护送。一天,张宝兰带着几个年轻人护送仪器,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晚上9点,返回牛头岛码头已是凌晨1点。因为落潮,水深不够,船靠不了岸。当时大家都很疲惫,张宝兰和同事们决定在甲板上和衣而眠,等涨潮后再靠岸。第二天早上8点,潮水上涨,轮船才靠了岸。仪器运上岸后,有个年轻人问张宝兰累不累,她豪气地说:“累是累些,但想到我们是在建造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在创造历史,就不觉得累了!”

2011年10月,一座整体形象良好、设备一流、管理一流的现代化实验室,屹立在了牛头岛上。林鸣总工程师实地察看后,称赞张宝兰是个帅才。

挑战权威研制出“超级配方”

实验室建好后,张宝兰每天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实验室、预制现场、食堂、宿舍等有限的区域。因为交通不便,连买点生活用品都困难,张宝兰每天接触的除了混凝土,就是穿着“混凝土”色工作服的同事。

港珠澳大桥能否顺利建成,海底沉管隧道的质量是个关键。沉管隧道要保证120年在海底不漏水,混凝土是重中之重。教科书上说,大体积的混凝土没有不开裂的。要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的寿命,海底沉管隧道必须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张宝兰要做的就是挑战权威,配制出不开裂的混凝土。而要挑戰这个世界难题,张宝兰要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入手。表面上看,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只是计算水泥、沙、石子儿、水这四种材料的用量,实质上是根据四种组成材料的情况,确定满足相应使用要求的三大参数: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面对这样的世界级难题,张宝兰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平时,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混凝土配合比是计算出来的,但这个超级配方要靠实验做出来。”

2012年5月的一天深夜,实验室一楼混凝土成型车间灯火通明,不时传来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张宝兰带着团队,时而进行拌制与检测,时而聚在一起讨论,不时地在小黑板上写着、画着各种数据和曲线。作为实验室的一把手,张宝兰在年轻团队成员面前不仅仅是领导,还是专业技术上的老大姐。凭借丰富的课题实践经验,她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耗时近一年,用坏了5台搅拌机,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

配合比研制成功后,接下来是沉管预制。按照设计要求,每个标准沉管长180米,宽37.95米,高11.4米,重约8万吨。这样的超级沉管,全世界都没有人造过。每一节沉管的浇筑,需要连续不间断工作51个小时左右。其间,张宝兰和助手要全程负责把控质量,保证浇筑出来的沉管零裂缝。三天两夜的时间里,他们几乎不敢合眼。

2012年国庆节期间,正值沉管浇筑关键期,张宝兰刚回家休息一天,就接到下属的电话:“张姐,不知哪里出了问题,混凝土怎么也打不出实验中调配的理想状态……”挂了电话,张宝兰马上返回牛头岛,和团队成员一起查找原因。查明原因后,她没再离开工地半步。一个沉管管节光混凝土就重达8000吨,要在30多个小时内浇筑在模板中。张宝兰全程守在工地,每次浇筑30多个小时连轴转,最长一次50多个小时她几乎没合眼。就这样,33节沉管浇筑,整整耗时5年才完成。

作为实验室的负责人,张宝兰对细节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有一次,一家供应商从唐山运来一船矿粉,张宝兰检测到矿粉“七天活性指数”稍微有点不理想,硬是把船挡在了码头外。她认为,原材料品质指标的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最终,她亲赴唐山,到供应商生产现场检查,查到了矿粉不达标的原因。

张宝兰虽说是工地上的“老人”,但也有出意外的时候。一次,她在预制厂现场察看混凝土沉管拆除模板后的质量状况时,一不小心从台子下面的垫脚桶上摔到下方的沟边。周围的人慌乱地想扶她起来,她感到疼痛难忍,以为骨头摔断了,不敢让任何人扶。她伸伸左腿能动,再伸伸右腿也能动,这才让人慢慢搀扶起来,然后继续工作。

张宝兰本想第二天下午开完会后再去治疗,没想到当天晚上她竟疼得一夜未眠。第二天实在扛不住了,她才上岸去医院检查,并在家里休养了10天。这是她7年来唯一的一次休长假。

33节超级沉管浇筑成功后,从陆地转移到水下也是一个难题。张宝兰和她的团队用科学方法进行操作,先将管节临时封闭,再让沉管四周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封闭船坞,然后往船坞里灌水,最终使它能够像潜艇一样漂浮起来,再横移至深坞区寄存,整个船坞灌水过程需要70多个小时。在此期间,张宝兰要一直守在现场,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

因为创造性的工作以及出色的表现,张宝兰和她的团队多次受到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以及岛隧工程项目部的褒奖。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说张宝兰就是牛头岛上的“铁娘子”。

被习主席称赞“了不起”最幸福

从2011年至2018年,张宝兰驻守在牛头岛整整7年,带着她的团队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然而,她对家人却深感愧疚。

当初,张宝兰第一次面见林鸣,得知实验室建在远离陆地的牛头岛上,心里非常矛盾:家里有年近八旬、身体多病的母亲,还有即将参加中考的儿子,丈夫身体也不太好。来见林总之前,她以为实验室建在珠海总营地,从珠海开车回广州也就一个多小时,家里有事情可以照顾到,可实际情况却跟她想象的大相径庭。面对林总的恳切邀请,张宝兰说要考虑一下。

面见林鸣回来,张宝兰向领导讲了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说她无法长期驻守岛上。领导经过考虑,让她把任务接下来,把实验室建好,没有事情就不用待在岛上了。当初张宝兰是这样打算的:建好实验室,把所有的技术流程定好,完成第一、第二节沉管的浇筑后就“撤”。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投入工作后的两次意外事件改变了张宝兰原来的打算。除了2012年国庆节期间张宝兰回家休息时出现的那次混凝土调配状态不理想,还有一个意外事件发生在原材料把关上。2013年6月,检测员报告运送到现场的矿粉不合格,原材料都是通过海运送到牛头岛的,成本高昂。但为了沉管的120年使用寿命,张宝兰顶着压力把矿粉退掉,她宁愿遭人嫌恶,也不想把未知的风险留到将来。

这两件事让张宝兰意识到,牛头岛离不开她,责任感驱使她把家庭的需要放在一边,全身心投入到这项世纪工程中来。为了母亲有人照顾,她含泪把和她生活了5年的母亲送回了老家。

母亲平时经常对她唠叨,说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坐飞机到北京看看,瞻仰一下毛主席遗容。张宝兰曾多次答应母亲,说一定会实现她的愿望。想不到的是,母亲2017年因病撒手人寰。她一直认为,如果母亲由她照顾,是能活到百岁的。

与未能实现母亲生前愿望相比,错过儿子的中考和高考,也成为她内心最大的遗憾。2014年,儿子参加中考的前一天,张宝兰还在工地上浇筑沉管,当时她已经30多个小时没合眼了。牵挂着儿子的考试,她只能在电话里嘱咐儿子早点休息,考场上不要紧张,发挥出正常水平就行。儿子懂事地说让她放心,说有爸爸陪就行了。儿子越是懂事,她心里越是难受。

讓张宝兰欣慰的是,儿子中考发挥出色,考入广州一所重点中学。儿子3年的高中生活紧张忙碌,张宝兰却没空陪伴儿子,而是没日没夜地奋战在牛头岛上。2014年国庆节,张宝兰一如既往地和同事继续着他们的“混凝土七天乐”。丈夫带儿子第一次来岛上看她。看着她因缺乏睡眠熬得通红的眼睛,儿子很心疼,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攥着她的手很久不愿松开。有同事问张宝兰的儿子,想不想妈妈陪在身边。孩子想了想说,小时候希望妈妈多陪陪自己,现在他已经习惯了。看到妈妈这样辛苦,他最想对妈妈说的是:注意休息,保重身体!听着儿子体贴的话,张宝兰眼圈红了。

牛头岛上的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儿子走上了高考考场,张宝兰因为任务在身,依然未能陪伴儿子。倒是儿子主动宽慰她:“老妈放心,我身经百战,这场最大的战役也能拿下来!”果不其然,儿子高考发挥出色,考上了香港科技大学。

为港珠澳大桥拼搏的2000多个日日夜夜,让张宝兰感到幸福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她在工地上摔伤,因祸得福,在家里休息了整整10天,享受着丈夫和儿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另一件事是2018年10月23日上午11时,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了她和大桥建设代表们。习主席称赞他们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非常了不起。这让张宝兰感到无比自豪。

如今,结束在牛头岛的工作后,张宝兰带领她的团队,在本专业领域内继续攻坚克难。她要把自己20多年的研究所得应用到工作中去,继续攀登新的高峰,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牛头铁娘子男同事
先割牛头后砸瓮
挂牛头卖马肉
先割牛头后砸瓮
为什么
流泪
手摸过财神爷
近两年去世的世界名人
请问您怎么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