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济 苍 生
2019-03-18闫祖书李晓春
闫祖书 李晓春
他是我国小麦杂交育种技术理论体系的奠基者和开创者,被誉为小麦育种学界的一代宗师;
他主持培育的四批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被誉为小麦育种领域的科学巨匠;
他是我国第一个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知识分子,先后10次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
他是37岁的副教授,却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
他就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教授。
小麦育种科学巨匠
赵洪璋,1918年6月出生在河南省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受父辈“民以食为天”“农是国之本”古训熏陶教育,坚定了立志学农的远大目标和志向。1936年,年仅18岁的他毅然报考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40年,他以优异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分配到陕西大荔农事试验场工作。一年半时间里,他先后调查了当地农作物品种和轮作栽培情况,总结并撰写了试验场过去进行的小麦、谷子、棉花等试验报告,翻阅了有关陕西小麦育种工作的大量资料。第一次独立负责并参加有关科学试验和调查研究的全面实践过程,让他初步了解了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的历史、现状、演变规律及其与自然栽培等生态条件的关系,对他后来选育品种工作的成功,对他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启蒙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起点。
1942年,赵洪璋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教授调回学校,从此开始了扎根杨凌的小麦育种生涯。这年,他刚刚24岁。他认真总结农艺系过去杂交选育失败的教训,对品种选育程序和方法进行了创造性改进,利用当地广泛种植的“蚂蚱麦”“泾阳60”等品种,与美国品种“碧玉麦”、意大利品种“中农28”进行杂交。1947年秋,选出了丰产抗锈的“碧蚂1-6号”6个品系,其中“碧蚂1号”是我国早期育种中通过中外品种间杂交创造小麦新品种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产量比一般品种增产15%~20%。1959年,“碧蚂1号”种植达9,000多万亩,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作出了突出贡献。“碧蚂1号”从选育到推广,经过了整整十个年头,这个过程使赵洪璋的理论、实践和能力得到了极大充实和提高。1955年,37岁的赵洪璋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
1956年,赵洪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认识到党对自己的殷切希望,倍感责任重大。同年,作为中国农业科学考察团成员,他赴丹麦、印度等国进行考察访问。
针对“碧蚂1号”出现倒伏并感染小麦条锈病的状况,他思考酝酿着新的小麦杂交育种方案,决心为党、为人民作出新贡献。回国后,赵洪璋把从丹麦带回的几个茎秆较矮、穗大粒多、抗条锈病的麦穗,命名为“丹麦一号”。他带领助手何金江等人,从借来的20多个花盆起步,经过八年努力,1964年选育出“丰产1、2、3号”小麦品种,其中“丰产3号”表现突出,开拓了我国黄淮冬麦区启用西北欧极晚熟小麦种质资源第一例,是当时关中和黄淮冬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年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万亩,为三年困难时期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赵洪璋探索的脚步没有停歇,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小麦倒伏问题,他在赤日炎炎下观察麦田群体的透光情况,在风雨交加中研究抗倒伏植株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以矮化株型为突破口的新的育种目标。20世纪70年代选育的“矮丰3号”,是我国小麦生产史上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半矮杆品种,对推动我国小麦矮化高产育种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
20世纪80年代,年过花甲的赵洪璋仍孜孜不倦,主持育成以“西农85”“西农881”为代表的小麦新品种,开创了我国北方麦区抗赤霉病育种成功的先例。
五十余年来,赵洪璋带领的团队先后选育出小麦优良品种21个,为解决农民温饱、实现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著贡献,成果先后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奖、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一等奖等。
小麦杂交育种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在长期的小麦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形成了别具一格、精湛实用的小麦育种技术理论和体系。
育种工作时间跨度很大,在此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精密施工。赵洪璋认为,育种工作是“运筹帷幄之中,辛劳于田室之内,决胜于十年之后”的系统工程。他要求,试验地培养和管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试验方案制定、执行、检查、总结,田间和室内选择都要做到程序化、制度化。“规模小、时间短、成效高、成本低”是赵洪璋小麦育种的特色。在育种学理论体系方面,赵洪璋认为,品种的适应性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对生物胁迫的适应性、对耕作栽培技术的适应性、对社会需求发展的适应性和对社会意识感知的适应性。正是这种对品种适应性的深刻认识,让他的小麦育种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0世纪80年代初期,基于对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小麦生产水平迅猛提升、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进度和生态耕作条件变化的预判,赵洪璋带领团队开展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和抗赤霉病品种选育等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农学系小麦育种研究室成功利用我国长江下游地区抗赤霉病世界著名抗源“苏麦3号”,创制了“84(14)43”等一批性状优点多、缺点少、关键性状过硬的育种材料,并育成了“西农85”“西农881”等一批优质强筋早熟高产品种,不仅开创了我国黄淮麦区抗赤霉病小麦育种之先河,而且这些材料和品种也是近年来小麦生产主导品种“郑麦9023”和“西农979”的重要亲本。
赵洪璋提出的“亲本选配少而精、杂种分离F2是选择重中之重、后代选择先看后称、单株选—分系比—混系繁—提纯复壮”等独具特色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对我国小麦育种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赵洪璋常说,“杂种二代没有货,希望就不大了,并对二代植株后代的进一步选择留有余地。”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在选育“小偃”系列品種时,就借鉴赵洪璋的育种方法,从组合中选出了“小偃6号”和“小偃5号”两个品种,后来发现“小偃5号”抗病性差,于是主推“小偃6号”。“小偃6号”后来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和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