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孩子的捣乱行为,那是最早的科学探索
2019-03-18兰心
兰心
比起“学什么”,教会孩子“怎么学”更为重要。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东西等待着孩子们去探索,我们要尽早把科学的钥匙交到孩子手中。
王雨看到图书馆门口张贴的会员讲座通知,有片刻迟疑—《如何培养幼儿的科学思考力》,这样的题目,王雨以为自己看错了。想想自己4岁半的儿子洞洞,她实在无法将孩子和科学两个字联系起来。
转身要离开,又被海报的宣传语打动:成为科学家为时尚早,但科学的思考力需要从小培养!貌似有道理,王雨决定一探究竟。
授课的教授,是一位德国留学归来的早教专家。讲座开始前,他给大家播放了一段小视频。屏幕上,一个八九个月大的宝宝,想从床上爬到地上,但是几次爬到床沿,可能是怕掉下去,又犹豫着爬了回来。后来,他开始想办法,先把被子推下去,觉得不够高,又推了几个枕头下去……最终,小家伙顺利地从床上翻滚到地上去自由玩耍了……
看到宝宝机智的表现,父母们都忍俊不禁。教授告诉我们:“不要小看孩子的‘捣乱行为,这是他们最早的科学探索!”
捕捉孩子的科学力瞬间
在早教专家看来,孩子生来就有解决问题的思维,这是孩子科学思维的最早启蒙。孩子会把日常生活当作试验场,如果父母不过多地干涉,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试验”。
往往,父母总是关注着孩子的行为,却缺乏了解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愿的能力,所以就缺少了捕捉孩子科学思维的能力,这就令父母失去了进一步启发和帮助孩子的机会。
很多时候,父母更注重知识内容的灌输,要求孩子学习英文单词、背古诗或者写字,却忽略了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状况,会导致孩子在长大后无法自由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或者没办法用已知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讲座才听了一半,王雨就完全认可了教授的观点,但新的困惑随之而来。她也知道科学思考力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她仍然觉得科学这两个字离她很远,她不知道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科学思考力。
恰巧,也有一个妈妈提出了同样的问题,教授给出的答案简直令人拍手叫绝。在他看来,无论多么复杂的科学,都可以拆分成3个部分:观察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信息以及验证。只要创造条件帮助孩子按照这些步骤来思考问题,就可以算是启迪和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
按照这条线索,王雨开始回忆洞洞在生活中的表现,很快,她就能捕捉到很多片段,证明孩子真的具有科学思考的能力。
比如,观察和发现的能力,仿佛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岁多的时候,洞洞就推开大人的手想自己吃饭。但是,看起来简单的动作,却做不成。洞洞发现自己吃不到食物,于是把勺子塞回妈妈手里让她喂,仔细观察反复试验了几次后,洞洞终于明白要调转勺子才能把食物送到嘴里。从失败到成功,离不开仔细的观察。
或者,因为年纪小,洞洞可能无法用言语来论证自己的假设,但是很多时候他都在通过行为来验证。两岁左右的时候,他非常喜欢用手敲打不同质地的东西,甚至把不同材质的玩具扔在地上,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到了4岁,这种探索的模式改变了,洞洞蹲在鱼缸旁边,一颗一颗地往里面投鱼食。他先扔一颗小的,发现鱼食落到一半的时候就被小鱼吃光了,然后他拿了一颗很大的,看着小鱼聚在水面围着鱼食不停地啃……
有时候,洞洞会和大人交换想法,试着让大人同他一起预测。去泡温泉时,他把玩具小黄鸭用力地摁进水里,对王雨说:“妈妈你猜,如果我松手,小黄鸭是沉下去还是浮上来?”王雨故意说错,洞洞赶紧纠正,“不是的妈妈,你看,我松手它就浮上来了!”王雨很惊讶,她不知道儿子何时有了验证的能力。
类似的情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当王雨在老师的引导下聚焦了孩子的科学思考行为时,她才发现,在大人们传授给孩子某一门具体的学科之前,孩子已经“无师自通”地懂了很多。这些,是以充分的观察为基础的,如果大人捕捉到这样的时刻,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互动,孩子就有机会在验证自己假设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促进科学思维的养成。
让孩子离科学更进一步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在这个区域里,孩子还不能独立完成任务,但是在成人的帮助下,可以通过模仿和深入的思考促进任务的完成。
这个理论用在科学思维的领域,就是当父母捕捉到孩子想法中的灵感,但是孩子碍于能力不足、无法独立完成科学性质的推理和实验时,帮助孩子用可操作的方式完成他们的想法。
也许,父母不用刻意准备什么,但是要随时准备发现孩子的思维火花。而且,这些灵感多数来自于生活,也是在日常陪伴中就可以做到的。受到教授的鼓舞,王雨回到家里一直留意孩子的举动。
王雨经常用一种沙拉汁给孩子拌沙拉,每次用之前,都要用力地摇一摇。有一次,洞洞问她:“妈妈,你摇它干什么?”
要是之前,王雨恐怕会说“摇一摇更好吃哟!”但这一次,既然孩子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她想让孩子更深入地观察一番,就把沙拉汁放在桌子上,一会儿,水和油出现了清晰的分层,王雨问洞洞:“你看到了什么?”洞洞蹲在瓶子的側面,惊讶地说:“哇,沙拉汁分开了!”
“你猜猜上面那层是什么?”王雨又问道。洞洞没想到妈妈会和他讨论这个问题,饶有兴致地观察了一番,回答道:“我觉得,那应该是油!对,没错!醋是黑色的……可是,它们为什么会分开呢?”
听到洞洞的问题,王雨很惊讶。很显然,他已经从观察的领域进入到了假设的领域,而且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不能由大人提供,而是要引导孩子在充分的观察中,总结出属于自己的想法。
吃过晚饭,王雨让洞洞想一想,还有什么是不能和水在一起,而一定会分开的?洞洞想了好一会儿,最后告诉王雨:“妈妈,我越想越奇怪!糖块儿掉到水里会变没,然后水就变甜了。但是,鱼缸里的石头就一直在下面……还有,蒸米饭的时候锅里明明有很多水,后来又没有了,是不是水钻到米粒里了呢?”
面对孩子的思考,王雨非常感动,但是她并没有告诉孩子“密度”“比重”等专业名词,而是用孩子能够听懂的语言转述给他:“洞洞,你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有的东西和水是分离的,有的东西会和水合到一起。”
洞洞对这个“结论”非常满意,从那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洞洞看到一些水里的东西,都会观察一番,然后猜测这个东西能不能融在水里。有时候能猜对,有时候会猜错。但对错不重要,王雨和洞洞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思索的快乐。
有时候,王雨会主动引导洞洞做一些小实验。她找出钥匙、橡皮、花生米等不同的小物件,分别把它们放进纸杯里。然后,王雨随意摇晃一个杯子,让洞洞闭上眼睛听,然后猜出这是什么发出的声音。虽然区分声音对孩子来说很简单,但是王雨让洞洞试着说:“为什么是钥匙而不是橡皮呢?”洞洞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橡皮是‘咚咚咚的声音,比较重。钥匙是‘哗哗哗的声音,这种声音更响亮。”
这类小实验,既能锻炼孩子的视觉或听觉等感官能力,也能让孩子通过观察和辨别,形成自己的观点。就像早教专家们所说的,我们并不着意让孩子掌握具体的知识点,只是让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
的确,比起“学什么”,教会孩子“怎么学”更为重要。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东西等待着孩子去探索,我们要尽早把科学的钥匙交到孩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