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击鼓放歌,唱一曲炎黄子孙的传承之歌

2019-03-18槑槑

小演奏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大鼓安塞腰鼓

槑槑

鼓是我国的传统打击乐器,在甲骨文字形中,“鼓”字的上方和两侧各有一只手,造字本义是众人以掌击之。远古时期,鼓被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到了周代,鼓成为“八音之首”,人们把天上雷霆的轰鸣、春天万物生长的韵律等都融入击鼓之中,认为鼓具有非凡的神力,雷声般的鼓声可以引来雨水滋润农作物生长。到后来,鼓的应用更为广泛,如每逢科举状元及第都敲锣打鼓以示庆贺。

鼓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雄壮的鼓声始终伴随着人类繁衍,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天地风云变,鼓内有乾坤

远古时期的通天神器

远古时期,鼓最早用于征战。上古时代战鼓皆由鳄鱼皮制成,取鳄鱼凶猛的习性以壮鼓声。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且传声很远,颇能振奋人心,鼓舞斗志,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助威之用。据《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东海有一种外形像牛、声音如雷的神兽叫“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蚩尤听到吓得魂不附体,最终被黄帝擒获斩杀。

庙堂祭祀必不可少

《诗经·关雎》中有这样一句:“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说的是年轻的小伙子击鼓鸣钟来追求心仪已久的美丽姑娘,可见鼓作为乐器在周代就开始了。

鼓还广泛应用于庙堂祭祀、寺院礼拜等各种仪典。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词中的“社鼓”指的是社日(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祭神时鸣奏的鼓乐。如今北京天坛还藏有一面清代大鼓,鼓面直径1.5米,高约2米,就是过去皇帝祭天时使用的。寺院作为宗教活动场所,是佛教信徒顶礼膜拜的地方,大殿前常建有钟鼓二楼,东钟西鼓,礼拜时钟鼓齐鸣,可净化人们的心灵,让人顿生慈悲之心。

晨钟暮鼓无休时

袁枚的《十二月十五夜》中有云:“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古时候许多城市都有鼓楼,作为报时工具的大鼓就被放置在鼓楼上,每晚定更(晚7时)击鼓两通,之后每更次击鼓两通,直到五更(晨5时)击最后一次亮更鼓。北京鼓楼上有一面的大鼓,鼓面直径1.5米,有“鼓王”之称,每到夜间报更时分,鼓楼上低沉的鼓声传遍全城。

鼓声一响,官必上堂

古代各级衙门门前必立有一面大鼓,供伸冤者击打。相传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不久,其侄子倚仗权势调戏京城少女苏小娥,被一名打抱不平的男子刺死,男子却被诬陷残杀皇侄。苏小娥和妹妹为救恩人,手持鼓锣边走边敲,一路走到金銮殿前高喊冤枉,锣鼓声惊扰了刘邦,刘邦得知事情经过后明辨是非,替民伸冤,特下圣旨:“鼓声一响,官必上堂。”以显示其德政,击鼓鸣冤之制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做鼓如做人,匠心终如一

有人说,制作乐器是赋予器物以血肉,演奏音乐是赋予乐器以灵魂。只有知音识器者,才懂得挖掘乐器的潜在价值,他们是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是一个时代重要的文化推手。

广东开平金声狮鼓:将对老手艺的爱融入骨血

广东省开平市三埠区的新昌永富路是一条百年老街,这里曾是繁华地段,尤以狮和鼓的制作名扬海外。如今,百年老街上仍有一些狮鼓店被保存下来,1888年开业的金声狮鼓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店门招牌上用红绸衬着的繁体黑底红字“金声”,见证了这家百年老店的沧桑历史。

胡沃镒是金声狮鼓店的掌柜,他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手工艺,7岁开始学习扎狮头,并迅速成长为业内有名的狮头和鼓制作艺人。金声狮鼓店制作龙、狮、鼓三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产品,不仅在江门地区赫赫有名,还出口到国外,深受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中国香港、澳门醒狮队的钟爱。

金声狮鼓制作工艺属于南狮流派,技术代代相傳,学习每一道工序需要花费一至两年时间,并且每掌握一道工序才能开始学习另一道工序,因此胡沃镒足足学习了10年,直到1979年才掌握所有制鼓技艺,其制作的鼓不仅声音洪亮、质量过硬,而且款式新颖、工艺精美,可谓艺术精品。

金声狮鼓制作工序复杂,首先是选料,皮以牛背、牛臀部位的为佳,木料则多用榕木,之后按照草图刨好鼓模,用竹篾箍好,接着磨鼓身,开鼓口,固定鼓形,再根据狮鼓大小确定鼓胆数目,鼓无论大小所装鼓胆皆为双数,如尺六、尺八狮鼓装8个鼓胆,中鼓装6个或4个鼓胆,小鼓装2个鼓胆,然后是拉鼓皮,即用鼓机固定周边的洞(大鼓12个、小鼓8个),边敲打边扯皮,并用铁棒边磨边收紧牛皮,直到绷紧整张皮、试音满意为止,最后还要下钉、上色、批灰,粘上鼓纸或彩布,狮鼓才算制作完毕。金声狮鼓外观似桶,上窄下宽,声音洪亮,是具有岭南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

传统技艺的传承,并不是一味保持不变,而是跟着时代的变化有所创新,这也是胡沃镒所追求的,他说:“以前的鼓桶材料选择和制作都比较麻烦,实用性和外观也不是很好,现在我们将鼓桶变成模块化生产,既美观又耐用。”新时代,流传百年的狮鼓技艺在胡沃镒的努力下敲响了新的鼓点。

山西黎城县刘氏老鼓:良心铸造匠心

在山西流传着“黎城老鼓,长子铜锣”的民谚,当地的戏剧和音乐表演都少不了刘氏老鼓的身影。2011年,刘氏老鼓制作技艺入选山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家做鼓始于1899年,当时黎城县有一个手艺精湛的木匠名叫刘旦,因为村里新建的龙王庙竣工后缺一面敬神用的大鼓,而黎城县内无人会制鼓,于是刘旦大胆承揽,他先回家设计好鼓的图样,又托在外地的兄长买来牛皮,来到顺德府向有名的师傅学习熟皮手艺,学成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终于制作成一面大鼓,一时间刘旦声名鹊起,黎城县的戏班几乎都用的是刘氏老鼓。从此,刘家开始了牛皮鼓的手工制作生涯,其制鼓技术代代相传,成为当地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改进,刘氏老鼓制作技艺日臻成熟,以音域宽厚、发音响亮、灵敏度强、经久耐用、大方美观以及音质不受气候变化而改变等特点,深受用户的欢迎和赞扬,被誉为“鼓王”。

刘氏老鼓品种繁多,有说书鼓、老鼓、大鼓、挎鼓、书鼓等,且有些鼓有两个不同音面,每个鼓面都能发出三种不同的音。最令人称奇的是,即使鼓已破裂,只要裂口在6厘米以内,其音色、音质仍能保持不变。刘氏老鼓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分为制作鼓身、制作鼓皮、蒙鼓和调音、上漆等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用椿木制作鼓身,先依据鼓的尺寸大小,把椿树木料做成弧形,再把这些弧形的木料用胶粘在一起;第二步是做鼓皮,依据鼓面大小裁剪牛皮;第三步是蒙鼓和调音,把鼓皮蒙在鼓身上用力拉牛皮,接着敲击鼓面调节鼓音,再把鼓皮用庖丁固定在鼓身上;最后上漆,这样鼓就做好了。

“祖上传下来的手艺,说什么都不能变味,做鼓也是做良心。”刘氏老鼓第四代传承人刘建军说道。从16岁开始,他始终坚持几辈人流传下来的手工做鼓方法,亲自熟皮、熬胶、锯木料、刨鼓帮,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刘建军不愿意为追求利益放弃原有的坚持,也不愿意因收入微薄而放弃家传的手艺,他立志紧随时代的步伐,将鼓的样式推陈出新,让刘氏老鼓铿锵不绝,成为一串流淌在岁月里的永恒音符。

鼓声阵阵,歌舞升平

鼓和舞总有着不解之缘,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舞蹈当中,鼓都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古代,鼓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还给人以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

兰州太平鼓:太平人打太平鼓

兰州太平鼓是一种具有浓郁西北风情的汉族鼓舞,主要流传于甘肃兰州、酒泉等地,因其含有庆贺太平的美好寓意,是当地人民最喜爱的表演形式之一。

相传明朝初年,北元势力在明军攻克兰州后依旧强大,后来北元大将王保保占领了兰州,明朝大将徐达奉朱元璋之命西征攻取兰州却久攻不克,在走访民间之时,看到兰州当地百姓用来挑水的水桶,由此获得灵感,制作出三尺长鼓。当时,徐达让士兵们将兵器藏在长鼓中,然后乔装打扮成一支社火队混入城中,从而一举夺取城门,并攻占了当时以王保保命名的王保保城。当地百姓欢欣鼓舞,称赞此鼓为“太平鼓”,太平鼓由此名声大噪。

兰州太平鼓独具特色,它的外形与其他鼓不同,以圆柱体为基本造型,体积硕大,且鼓手不用鼓槌敲鼓,而是用麻拧成鼓条(或称鼓鞭)擂打鼓面。

每逢大小庆典活动,兰州太平鼓表演都会在活动高潮登场,那铿锵有力的鼓点显示了黄河之滨人民的英雄气魄,具有浓厚的西北特色和艺术魄力。在表演中,兰州太平鼓既是乐器,也是一种道具,鼓手边敲边舞,表演形式有单人打、双人打和集体打多种。表演时,太平鼓鼓手左手扣环驾驭鼓身,右手持麻线鼓条擂其鼓面,鼓声低沉而浑厚,节奏时缓时骤。太平鼓的打法也十分丰富,跃、翻、骑、闪、展、腾、挪,多样的技法展现出人鼓合一的境界,鼓手个个动作潇洒矫健,引来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临汾威风锣鼓:威风凛凛的高原鼓舞

山西临汾古为尧都,世称“平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传说上古时代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作妻子,二女以万安村为婆家,羊獬村为娘家,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娥皇、女英回娘家时,万安村群眾便敲锣打鼓为其送行,回来时羊獬村群众则敲锣打鼓将其送回,以示威风,也是从那时起就有了威风锣鼓。后经几千年世代相传,如今的威风锣鼓依旧铿锵有力、威风凛凛。

在临汾,较大的村子都有锣鼓队,而锣鼓队人数往往多达百人以上,演奏起来气势宏大,姿态健美,锣鼓声震耳欲聋。威风锣鼓作为民间锣鼓艺术的品类之一,在临汾不仅有着悠远的历史渊源,更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威风锣鼓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挎鼓表演,由鼓手挎一面圆形大鼓进行表演;另一种是架子鼓,鼓比较大,被支放在架子上,表演时队形变化较少。威风锣鼓表演者身姿矫健、神采飞扬,处处体现出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北方汉子豪爽奔放的性格。威风锣鼓常见的表演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乱如麻》《风搅雪》《银纽丝》《倒垂帘》等。

凤阳花鼓:朱元璋留下的“东方芭蕾”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

关于凤阳花鼓的起源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不断,这些迁徙来的江南巨户一心想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其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便想出以打花鼓唱曲假扮卖艺的方式悄悄离开。

凤阳花鼓最初的表现形式是由姑嫂二人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口唱小调,花鼓小锣作为伴奏乐器穿插其中,演唱的曲目多为当时的时兴小调,著名的有《凤阳歌》《鲜花调》《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20世纪50年代初,文艺工作者对凤阳花鼓加以改革,增加了一些新的表现手法,剔除了小锣,专用小鼓伴奏演唱。花鼓小巧玲珑,鼓面直径10厘米左右,鼓条为两根50厘米长的细竹根,表演者一手执鼓,另一只手执鼓条敲击鼓面,“双条鼓”由此得名。

安塞腰鼓: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极具表现力,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鼓”。

安塞腰鼓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汉时期,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为同刀枪、弓箭一样的装备,遇到敌人突袭时,可击鼓预警;两军对阵交锋时,可击鼓助威;征战取得胜利时,可击鼓庆贺。随着时间的推移,腰鼓舞从军事用途逐渐发展成为民众祈求神灵、庆贺丰收、欢度春节时的一种民俗舞蹈。在抗战时期,安塞腰鼓又被称为“胜利腰鼓”,革命根据地的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欢迎工农红军时便会跳起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舞。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安塞腰鼓的表演成为开幕式上的一大亮点,至今为人称道。在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举办的“为人民放歌”大型文艺晚会上,安塞腰鼓舞作为开场节目,意义非同寻常。可以说,安塞腰鼓见证了中国的时代变迁。

安塞腰鼓表演者一般为男性,表演形式分两种:一种为路鼓,即边走边打;另一种为地鼓,在广场、舞台及指定地点表演。鼓手多头戴羊毛巾,腰系红绸带,鼓系腰间,两手执槌,在大鼓、大锣、铜铙及唢呐的伴奏下,鼓手边跳边敲,生龙活虎。安塞腰鼓是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陕北汉子顶天立地、豪放不羁的体现,极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

鼓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长期扎根民间,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承着昂扬奋进的文化精神。时至今日,每逢重大节日或喜事庆典时,振奋人心的鼓乐都必不可少,显现出鼓乐独特且顽强的艺术生命力,经过一代代艺术家上百年的锤炼,鼓文化早已成为民间音乐文化的重要财富。

猜你喜欢

大鼓安塞腰鼓
唐代的腰鼓这样演奏
安塞腰鼓的体育文化价值与传承发展探究
大鼓里有什么
在黄土地上飞扬的安塞腰鼓
安塞区开展“我们的中国梦”义写春联活动
你好,腰鼓
神奇的大自然
张大鼓剿匪
激发兴趣,简化腰鼓教学
drum dance in ansai 安塞腰肢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