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取做个明白父母
2019-03-18雯颖
雯颖
本周我们杂志社和几位常年合作的专家老师进行了座谈,平时虽然和专家们就选题和稿件沟通不断,但是真的坐在一起聊天,发现每位专家都是个大宝库,有着特别棒的专业感悟和生活视角。
心理专家张丽老师,将我们的纪实稿件称为“生命的故事”,一下子就将一个个故事的展现,上升到生命对生命的尊重和解读。这让我们都很激动,并且更加热爱这份关注生命、爱与家庭幸福的美好事业。
随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工作的重视,整个社会也越来越注重家庭,比如成员间的关系、亲子间的交流、家庭文化的传承。这是个特别棒的现象,却也给人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对于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大家之前关注的太少,学习的太少。我们需要在这种快速回归和重视中,找寻正确的适合自己的方法。
比如很多父母爱孩子,尽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却未必懂得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专家提起正在做的职业生涯教育,发现对于现在的很多高中生来说,还不懂什么是自己想做的,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的名校学生对老师说:“我爸爸说,钱是最重要的,有钱能做任何事,所以什么挣钱我就做什么。”这样的工具价值观与终极价值观之间的混淆,会让孩子不明白人生的方向在哪里,努力的意義是什么。
大部分父母不是专家,讲不出专家的高度和理论,但是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争取尽量去做个明白家长就很不错。我们知道,很多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也很焦虑,因为中国老一辈父母孩子众多,往往采取放养的方式,所以现在的父母没有样本可以学习,有时会茫然不知所措。一些家长会通过手机上接收到的信息和“N天搞定孩子”这样的课程来照搬套用。
这在专家看来是不可取的。根本不存在一招吃天下的绝招和秘诀。教育最基本的原则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人制宜。
每个孩子都是特殊的,每个家庭也都是特殊的,孩子身上的特点和问题千差万别,父母最重要的做法,不是照抄别人的方法,而是多关注和思考,在不断摸索中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上面那个觉得钱最重要的孩子,在一次外地社会实践中,一直袖手旁观,活动结束的答谢会上,有个“献花给你最想感谢的人”的环节,很多人都把花献给了一位乐于助人的同学,却没有一个人将花给他。这让他知道了,钱并不是万能的。他私下找到老师,希望有机会再出来实践,自己一定会有所改变。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带来的改变。
所以,作为父母,首先要做一个懂得思考的明白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先成为什么样的人。懂得了这些,才能帮助孩子在未来社会立得住、走得远、活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