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如何快速适应高年级转教中年级
2019-03-18毕敏枝
毕敏枝
【摘要】从事多年高年级教学的教师,转教低中年级,一定诸多不适应。在教学中不停思索,不停钻研大纲与教材,不停地调整心态,用心打造趣味课堂,终于会有所回报。
【关键词】亲民 趣味 适度 精准
2015年9月,由于学校工作安排,已经从事20年毕业班数学教学的我,转而成为三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多年的高年级教学经验,已经形成了一套自以为对付高年级孩子必杀技的我,在面对三年级的学生,试图故伎重演,却连连碰壁——孩子们不吃这一套。怎么办?庆幸自己不是一个懒惰之人,经过半个学期的摸索,终于对于这些问题有了自己的一些处理办法。而之前曾经无法融合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变得融洽,而两个班的数学成绩也令自己满意。
下面,就如何从一个高年级“老教师”快速适应成为一个低年级“新教师”的,进行论述,希望能对有同样困扰的同行有一些帮助。
一、脱去“高冷外衣”,树立亲民形象
不瞒大家说,之前我在六年级的学生面前,总是一副冷静的、有条不紊、喜怒不惊的模样。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气质,传达一种信息,学数学,不容儿戏,必须是冷静思考,讲求逻辑、有条有理,希望我的学生们也养成这一种数学思维。另一方面,也是窃想,这样与学生保持距离,他们在我的课堂上就不敢放肆,从而更加专注的学习。因为这一种教学风格,加上我本身长得比较高,学生们用两个非常贴切的字来形容我:高冷。这种风格我沿用了近20年,觉得还好。于是,转教三年级后,我就打算沿用这个办法来“收拾”我的学生。没想到,碰壁了。三年级的孩子,进学校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最明显与高年级学生不同的是,他们还很天真烂漫。他们根本不能理解老师为什么总是冷冰冰的,不明白老师为什们对他们的一些错误那么严厉。他们把这些统统解释为:老师不好,老师不喜欢我。接下来,他们就对数学课产生畏惧,甚至排斥。于是,有家长跟我反映,她的孩子对她说:“妈妈,我不想學数学了。”
到现在,我还是很感激这位家长能够与我诚恳地沟通,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孩子们如果厌恶数学,那绝对是我做老师的失败!我不得不立马做出调整。我开始用和蔼可亲的语气来讲课,用热烈的语气来表扬做得好的学生,用小朋友的语言来与他们聊小秘密。我对他们的错误采取耐心的态度,还偶尔会用一些小糖果小点心来哄他们开心。小朋友对外界的认知还是比较直观的,他们马上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喜爱,从而也做出热情的反应。课堂开始活跃起来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亲密起来了,孩子们对老师信任了,我的教学得到顺利的开展。
这些经历,让我得出一个结论:要教好低年级的孩子,首先得有一颗饱含爱、饱含童真的心。当你用这样的爱与童真跟孩子们打交道,你才能走到他们的心里去,你传授的知识,才能进到他们的脑袋里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由衷的为这些孩子的纯真感动,你会爱上这些小朋友,发自内心的想要让他们更快乐的学习,更健康的成长,教学也由此走上健康的轨道。
二、告别枯燥传授,打造趣味课堂
长期任教高年级,我对于高年级孩子的心里特点以及认知水平都有了丰富的了解。虽然说,高年级的孩子也还是孩子,他们也很喜欢趣味的课堂,但是,由于他们的自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所以,有时候对于结构严密、逻辑性强而乏于趣味的课堂他们也能接受。刚刚转教三年级的时候,我的课堂无法避免的偏向于逻辑性,缺少趣味。结果可想而知,孩子们不喜欢!咋办?调整吧!如何扭转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我经常花很长的时间来思考,有时候甚至夜不能寐。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我觉得,单纯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编一个故事来贯穿课堂,这一办法对付一二年级可能更有效些。三年级的孩子虽然还没长大,但是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对世界的观察力正在成长中,像那样上课的话他们也会认为幼稚,收不到理想的效果。我采用了另一种形式,我利用三年级孩子们好于表现以及小学生无法抵御美食的特点,用一些小果实、小点心作为讲课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编成例题讲解知识,然后把这些果实点心作为课堂表现好的小朋友的奖励。这一招孩子们非常受落,不但大大提高了全体孩子的积极性,而且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他们认为老师和他们一样都是吃货),从而也提高了课堂的效果。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是一节概念课。单纯的依靠书本例题来讲,很容易流于枯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倍”这一概念,我从家里带来一些道具。包括一些糖果、一些板栗、还有一些花生。课堂上,这些道具一出场就把孩子们的眼光统统吸引住了。然后我还告诉孩子们,谁在这节课上表现好,这些礼物就送给谁。孩子们马上来劲了。于是,我就先用4颗糖和8颗花生讲解“花生的颗数是糖果的2倍”,引出新的知识。接着,发动孩子们上来摆一摆,说一说,谁是谁的几倍。然后又让孩子们根据我的指令来摆物品。例如,我先摆12个板栗,让学生摆花生,使板栗的个数是花生的3倍等。每一个正确回答或能够正确演示的同学都获得了奖励。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很好的让孩子们理解了“倍”这一概念。
三、克服求多心理,适应中年级速度
在六年级,孩子们已经在学校里有了五年的学习经验了,知识的积累与解题的能力都有了较好的基础,所以课堂上的解题速度就相对快一些,课堂的容量就相对较大。中年级的孩子,还处于形象思维为主与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尤其三年级的学生,很多时候还是要借助直观来思考。所以,他们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不成熟,完成练习的速度就慢。刚刚从六年级下来,我对这一点非常不适应,总是在课前预想我要完成哪些,到了课堂上却往往达不成愿望,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课堂,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挫败感。现在想来,这根本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是由于缺乏对三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正确认识造成的。所以,在这里,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有相同困惑的老师,请放松,慢慢来,且先感受中年级孩子的速度,并接受适应这种速度。课堂求精不求多,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能学得越多,让孩子们静下心来,认真听、认真想、认真做,他们是能够学得很出色的。
四、积极钻研学习,精准传授知识
长期任教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几乎闭着眼都能数出每个知识点,不看书也能知道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易错点常考点,练习题要顾及那些类型,程度要控制在哪个范围,开展教学时就能心中有数按部就班。但刚转教三年级,以上这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心中不免有点发慌。为了帮自己克服这种紧张心理,更是为了教学能做到有的放矢,我狠狠的恶补了一些功课。首先,要找来前后年级的教材,最好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教材,看看每个知识点是在哪个年级学的,前后有那些衔接,这样在教学的时候就能有所把握,知道如何引入、如何引申。其次,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知道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对教学目标进行精准的定位。再次,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了解每个知识点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还可以多上网搜集相关教学视频,观摩名师如何上课,多钻研教学指导丛书,明确每一节课的知识如何正确传授。
功课做得多了,就算是资质愚钝,也会有所收获。我慢慢地对自己所教的教材了解得越来越深透,课堂上也逐渐收放自如。
以上所述,是笔者转教三年级一个学期以来的一些心得,总而言之,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有心,相信每一位有相同际遇的同行都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