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阅读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2019-03-18冯莉郡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组织形式探究式阅读教学

冯莉郡

内容摘要:“探究性阅读教学”这一短语中,教学是核心词,阅读是教学的对象,探究是教学的方式,应用这个教学方式,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研究、师生共同探究等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 阅读教学 组织形式

一.自主探究

这里的自主探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自主探究,一方面是学生的自主探究。“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阅读文本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阅读享受,还为了“教”学生“学”。教师阅读得越充分,生成的问题就越利于探究性教学。教师还要做好探究阅读的示范,因为学生的探究方法是从模仿开始的,探究能力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学生“能够自主”。学生的自主能力从那里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有老老实实跟着老师学,才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在老师的严格训导中养成良好的习惯,逐步进入“能够自己学习”的阶段。因此,教师要做好探究阅读的言传身教,比如,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A.从课题入手质疑。B.从重点词句入手质疑。C.从重点段落入手质疑。D.在矛盾处进行质疑。“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就学生的阅读而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何谓体验?体验就是主体内在的、历时性的知、情、意、行的亲身经历与验证。这里既有情感因素,又有认知成分,二者相互交融在一起,以“情感体验”中心,渗透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情感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

二.小组合作探究

实施新课程以来,有的人对“合作”的理解“形象化、直观化”。课堂上出现了几张桌子摆在一起,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的合作场面。其实,合作的关键是思维的合作。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或者学生讲,老师听,学生问,老师答,这就是合作,而且是深层次的思维合作。如果老师讲,学生在下面玩耍,这不叫合作,或者一个学生说,其他的同学没有跟着这位学生的思路走,就是围坐在一起,也不叫合作。合作还有一层意义,那就是“分工完成”,比如,办语文小报,你设计版面,我抄写内容,她搞绘图,三个人发挥各自的特长,这张小报就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了。比如,朗读一篇文章,张的声音粗壮洪亮,就让他朗读气势磅礴的语段,李同学的声音柔细清脆,就让她朗读温馨和煦的语段,马同学的表情丰富,就让她朗读富有变化的语段,这样一来,整篇课文的情感就被大家领略了。这就是合作,分工完成式的合作。

三.师生互动探究

探究性阅读教学要在学生自主、合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和老师互动。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做好两件事情,第一,筛选核心问题。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阅读兴趣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提出的问题存在难易不等、层次高低的差别。教师应先将问题汇总,从中筛选出最适合探究的问题。第二,把握文本价值。“生命观”关照下的教学内在本质是生成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不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过程,要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及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中。对待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决不能仅仅限于尊重,要把握其价值取向,对其进行或删除、或补偿、或肥大、或缩小……教师要重视现实背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个性化解读,从而生成知识;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多种策略解決实际问题。有老师讲《海底世界》,学生的问题意识很强烈,一堂课提了30多个问题,但你仔细一品味,发现许多问题不是语文问题,诸如“海底到底有多深?海底有多少中生物?鱼儿在水中是如何睡眠的?阳光能透过海水多少米?很可惜的是,老师没有引导学生提出核心问题即语文问题,没有把握住文本的价值取向,把语文课上成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科学课了。这一点值得警惕,值得改变。什么是语文问题?所谓语文问题,是体现语文性质的问题。语文的科学,就是怎样使语文“姓语名文”的问题。

注:本文系甘肃省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探究式阅读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BY[2018]G04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教场小学)

猜你喜欢

组织形式探究式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