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
2019-03-18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信息化和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也为了能够更加高效有序地推动教育的创新变革,各省市区及高校应当加快和深化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够更好更快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在教学岗位上发光发热,快速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许涛和袁贵仁共同编撰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2年9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汇总了多个省市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并进行了全面而专业的整合和凝练,总结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和创新方案,从当前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时代诉求角度,充分强调了新形势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新媒体时代的思想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笔者认为,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应当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来说,新媒体的应用推动了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性规划和系统化管理,有助于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制度。相对于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效率有了极大的提升,在这样的信息传播效率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可以有效实现各个环节的及时沟通,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为其他环节的工作做好准备,较好地实现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统筹兼顾。例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教师的招聘、管理、培训、绩效考核等工作应该有着显著的联系,从而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够科学合理、高效,且具有极强的个性化针对效果。除此以外,当前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在新媒体的各项数据和信息基础上,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形成系统的、规范的整体架构,从而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打下坚实而有序的制度基础。
第二,新媒体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更加开放多元的信息交流平台,大量创新、实时、多元化的教学资源被分享在新媒体平台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的渠道和平台来进行获取,从而扩大自身的教学视野,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在新媒体时代,教育改革的步伐逐步深入,也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创新发展趋势,对教师队伍建设来说,很难用同一个框架来进行建设和塑造,而应该将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真正地置于当前时代的教育实践中去创新和发展。因此,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队伍建设工作应当利用新媒体时代的渠道和平台,集中引导教师在时代信息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探索中积极主动地去获取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能,并在深入的思考、整合和总结中探索出一条创新的、个性化的、科学高效的教师培养模式。
第三,新媒体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构建了一个重要的展示窗口和传播平台,让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各项活动信息、学习资源和实践经验都能够在一体化的窗口和平台中得以传播、交流和互动,强化广大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教师通常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而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必须在兼顾教学任务正常开展的基础上进行,那么在时间、空间和精力上就有着较大的局限。对此,在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开展中,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归属感和积极性,教师队伍建设应当借助新媒体的信息窗口打破时空的局限,进行统一协调和展示,让教师能够更省时省力地参与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中去,切实增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以上就是笔者在研读該书的过程中,对新媒体时代高校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研究和总结。笔者认为,新媒体时代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新媒体的创新思维模式和创新技术手段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工作,包括信息化管理、制度化建设等,让教师能够在更加高效优化的新媒体教学环境中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二是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和新媒体认知,通过积极主动地学习新媒体和互联网等相关新知识和新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水平,并科学合理地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和创新平台更好地掌握和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将创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高校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挖掘和应用新媒体在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哈贝马斯的语言哲学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项目批准号:16YJC740049)的阶段性成果。]
(刘志丹/博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