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牛樟总DNA提取方法研究及其PCR验证
2019-03-18林雪玲郑蓉何天友杨杰郑郁善
林雪玲 郑蓉 何天友 杨杰 郑郁善
摘 要:采用Biospin(Cat#BSC13S1、Cat#BSC13S1B)和“TIANGEN”(Cat#DP305-03)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对台湾牛樟总DNA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t#BSC13S1普通试剂盒比专门提取多糖多酚植物DNA的Cat#BSC13S1B试剂盒的效果更好,且博日Cat#BSC13S1试剂盒的DNA提取效果优于天根Cat#DP305-03试剂盒。经PCR验证,试剂盒法提取的牛樟叶总DNA可满足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的要求。
关键词:牛樟;DNA提取;改良试剂盒法
中图分类号 Q94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2-03)-0007-03
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the modified kit was used to extract total DNA which are The Biospin Plant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Cat#BSC13S1&Cat#BSC13S1B)and the "TIANGEN" Plant Genomic DNA Extraction Kit (Cat#DP305-03).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result of DNA extracting by Cat#BSC13S1 is better than Cat#BSC13S1B and Cat#DP305-03.PCR amplific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total DNA could be used for subsequent molecular biology studies.
Key words:Cinnamomum kanehirae Hay;Extraction of total DNA;the modified kit
1 前言
台湾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为台湾特有的优质用材树种,是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树种,其树形壮实高大,是优良的景观树种;其木材是家具、木雕的优质原材料;其含有的黄樟油素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其木段寄生真菌牛樟芝在治疗癌症等方面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被称为“森林中的红宝石”[1-4]。除了野生资源,也可利用牛樟椴木进行牛樟芝的人工培养,牛樟椴木培养的牛樟芝,其有效活性物质远远优于其他椴木培养的牛樟芝[5]。因此,近年来中国大陆各地都进行了引种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高品质牛樟芝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其专一寄主牛樟的品质及身份也需要保证[5]。目前,仅通过形态分类难以鉴别牛樟的身份,牛樟的分子鉴定技术亟待建立。从分子水平上对牛樟的基因资源及遗传基础进行研究,是牛樟研究的一个重要侧面,而获取高质量的总DNA是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Huang等[6]从牛樟等3种樟属植物中分离出15个微卫星序列,认为这些微卫星序列在3种植物中有特定的拷贝数,可用于辅助物种鉴定。由于樟科植物含有大量的多糖及次生代谢物质,给DNA的提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笔者就牛樟DNA提取技术进行了探索,旨在寻找一种获取牛樟总DNA较佳的途径,为牛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牛樟叶于2017年5月和11月份采自福建省龙海市九龙岭林场的1年生植株,该牛樟系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南分院引种。随机选取若干片嫩叶,放置于塑料自封袋中,并用变色硅胶进行迅速干燥,然后将干燥的材料速带回实验室,于-80℃超低温冰箱保存备用。
2.2 总DNA提取方法 采用2种方法进行DNA提取,分别为杭州博日公司Biospi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以下简称“博日试剂盒法”)和“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法(以下简称“天根试剂盒法”)。
2.2.1 Biospi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Cat#BSC13S1)法 本实验并未完全按照说明书来操作,而是在其基础上略作改良。主要修改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加450μLLP Buffer改成加500μl的LP Buffer。可选步骤中加入4μL的100mg/μL的RNaseA,改成加入40μL的10mg/μL的RNaseA。(2)于65℃环境中温浴15min,将15min改成30min。(3)加入150μLDA Buffer 改成加入200μLDA Buffer。(4)第10步与第11步的“于10000xg 离心30s”改为“于10000xg离心1min”。
2.2.2 “TIANGEN”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Cat#DP305-03)法 对实验方法与药剂用量稍作调整后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具体改动步骤:将“加入液氮充分碾磨;将研磨好的粉末迅速转移到预先装有700μL65℃预热缓冲液GP1的离心管中(实验前在预热的GP1中加入巯基乙醇,使其终浓度为1%)”改成“直接在研钵中加入1400μL65℃预热的缓冲液GP1(先预热再加巯基乙醇1.4μL,使其在GP1中终浓度为1%),迅速研磨,直至样本完全液态化(水狀),用去尖的枪头抽打混匀”。将原本的12000r全都改成13000r,离心30s改成1min。2次加入漂洗液PW的量原本都是600μL,改成第1次加入700μL,第2次加入500μL。洗脱缓冲液TE在使用前先经65~70℃水浴。
2.3 DNA质量检测 提取的DNA以1×TAE为缓冲液,取3μL在1.0%琼脂糖凝胶上电泳,凝胶成像系统观察拍照,分析其完整性。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DNA样品的纯度、浓度和完整性等。
2.4 RAPD反应 以上述提得的样品DNA为模板,用已经筛选过的含10个碱基对的引物(表1),在Mastercycler proPCR仪上进行RAPD扩增。扩增体系为:总体积20μL,内含20ng模板DNA,0.2μmol·L-1引物,10μL的PCRMagicMix3.0。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30s,37℃复性30s,72℃延伸90s,循环40次;72℃延伸8min后于4℃保存。扩增产物用1.2%琼脂糖凝胶于5V/cm电场中电泳60min后在凝胶成像分析仪上检测并拍照记录。随机引物、PCR MagicMix3.0及其他试剂购自福州锐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3 结果与分析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通过2种试剂盒法,从牛樟叶片中提取到基因组DNA,效果良好,浓度一般,能够满足后续实验要求。2种试剂盒法相比较,博日试剂盒提取的效果优于天根试剂盒法,前者提取的DNA的条带更加清晰明亮,DNA浓度明显高于后者提取的结果。OD值检测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总DNA的A260/A280的比值分别处于1.61~2.10,DNA得率在24~362ng/μL,说明DNA中所包含的杂质较少,有少量的RNA残留。许多研究学者[7-8]发现模板中的少量的RNA残留对RAPD扩增没有影响,因此可继续后续实验。博日试剂盒法完全避免了与有毒试剂(如酚、氯仿)的接触,更加安全便捷。天根试剂盒法虽然还有巯基乙醇和氯仿的参与,但是效率比常规的CTAB方法更加快捷、方便。由于牛樟叶子富含多糖多酚物质,给DNA提取造成了一定困难,用博日试剂盒提取比较困难的一步就是抽提上清液,因为其上清粘稠度比较高,经常会将中间物质及下层液体一起吸上,从而导致DNA的提取失败。因此,建议在使用博日试剂盒法吸取上清液的时候,采取先将混合物全部转移至Shredder spin column这个方法。
近些年试剂盒法发展迅速,具有毒害少、效率高、操作简单,提取质量高等优点,随着试剂盒得率的增加,通用性的提升和价格的降低,试剂盒的应用将越来越普遍。本文所用2种试剂盒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博日试剂盒有2种货号,一种是Cat#BSC13S1,另一种是Cat#BSC13S1B,后者是多了一个试剂LP plus Buffer,这个试剂在说明书上说的是“若提取富含多糖多酚的植物组织,请使用LP plus Buffer”。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使用LP Buffer的效果比LP plus Buffer的效果好,DNA的浓度会相对较高,OD值也比较好。
3.2 RAPD扩增结果 用随机选取1个符合要求的基因组DNA对共10个不同引物进行RAPD扩增的结果。每个引物对这个DNA都能扩增出清晰可辨的条带,说明提取的DNA适于RAPD扩增分析。本实验也发现,模板DNA中有少量的RNA残留对RAPD扩增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4 结论与讨论
一定数量及高质量的DNA样品是进行限制性酶切、分子杂交、遗传多态性分析、PCR扩增以及基因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因此,快速有效的DNA提取是成功的第一步,在DNA提取试剂盒逐渐商品化的进程中,选择一款适用且性价比高的产品也是很重要的。
由于牛樟叶片含有大量多糖、蛋白质、叶绿素及多酚类等物质,且叶片越老、这些物质含量越高,这给牛樟DNA的提取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在材料选择时尽量选择幼嫩的叶片。常规的CTAB方法经常会有微量氯仿、CTAB、异丙醇等物质的残留,往往会影响到RAPD扩增的结果[9]。因此,选择试剂盒法可以避免这些药剂的使用,使扩增更容易。本次实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提取的DNA都可以用于后续实验,但是总体来说博日试剂盒法更加有效、便捷,并且完全避免了与有毒试剂的接触,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官锦燕,谭嘉娜,罗剑飘,等.牛樟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4):63-68.
[2]杨海宽,章挺,汪信东,等.牛樟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及类型划分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8(4):668-673.
[3]彭真汾,王威,谢倩,等.牛樟资源保护现状及繁育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16,12(1):68-72.
[4]李亚龙,唐军荣,杨宇明,等.牛樟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7,8(8):48-53.
[5]孟红岩,郭莺,林文珍,等.台湾牛樟总RNA提取方法的建立[J].亚热带植物科学,2016,45(1):53-56.
[6]H Hung-K,H Lin-C,C Shih-H,等.Development,characterization and cross-species ampli?cation of new microsatellite primers from an endemic species Cinnamomum kanehirae(Lauraceae)in Taiwan[J].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2014,6(4):911-913.
[7]馮斌,张希踔,解明,等.榛子种质资源多样性的RAPD分析[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8]汪小全,邹喻苹,张大明,等.RAPD应用于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中的问题[J].植物学报,1996,38(12):954-962.
[9]刘春林,官春云,李木旬.植物RAPD标记的可靠性研究[J].生物技术通报,1999(2):33-36.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