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点穿刺技术在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应用及临床治疗效果

2019-03-18戴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4期

戴翔

【摘要】 目的 观察多点穿刺技术用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腔内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 均采用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 比较手术前后踝肱指数, 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结果 76例患者共行98次多点穿刺, 经胫前动脉穿刺22次, 经腘动脉P3段穿刺28次, 经胫后动脉穿刺16次, 经胫腓干穿刺6次, 经足背动脉穿刺8次, 经肺动脉穿刺18次。患者术前踝肱指数为(0.33±0.13), 出院前为(0.88±0.17), 术后3个月为(0.79±0.21), 术后6个月为(0.72±0.17);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的踝肱指数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4/90)、87.8%(79/90)。患者在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 术后发生近端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 有2例患者每天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时间为30 min, 连续5 d后治愈。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进行造影检查, 有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流体过大, 行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后, 瘤体消失;形成小腿血肿者2例, 经过外敷硫酸镁后血肿被完全吸收。结论 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 选择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后能够有效提高腔内手术成功率, 且效果理想。

【关键词】 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点穿刺技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4.035

在临床血管外科中, 股腘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动脉闭塞性), 局部表现在下肢, 其治疗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 如:动脉内膜剥脱术、动脉旁路转流术等, 但最為典型的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1]。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而言, 其病情更加复杂, 需要实施多点穿刺技术, 便于开展腔内治疗工作[2]。本文选择本院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开展研究, 分析多点穿刺技术的应用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3月~2018年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90条患肢)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 均经过DSA或者CT血管造影(CTA)检查。其中男46例, 女30例, 年龄24~76岁, 平均年龄(47.2±10.6)岁;闭塞血管长度11.3~24.1 cm, 平均长度(15.2±3.3)cm;90条患肢中有14条累及腘动脉, 46条累及股浅动脉, 30条累及股腘动脉。均对本次研究知情, 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透视下对肺动脉、胫腓干、足背动脉、腘动脉P3段行逆穿, 若逆穿存在难度, 则需要切开胫后动脉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微穿系统等。若导管及顺行导丝配合后仍无法到达远端动脉, 则需要进行多次尝试, 如果导管仍然在内膜下需要认真选择血管, 并确保DSA机球管倾斜, 倾斜角约为30°(向患者), 在球管透视的帮助下行造影剂推注措施, 在直视等帮助下选择穿刺鞘套管针等对远端动脉行穿刺措施, 完成后, 选择与导管配合的导丝, 行逆行导丝穿导管操作, 在近端穿刺鞘的帮助下, 将逆行导丝引出, 之后建立工作导丝, 便于后期开展球囊扩张操作, 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根据腘动脉P1段等情况置入支架, 在手术过程中行肝素治疗, 手术完成后需要行抗血小板治疗。

1. 3 观察指标 比较手术前后踝肱指数, 观察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x-±s)  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手术效果及随访情况 76例患者共行98次多点穿刺, 经胫前动脉穿刺22次, 经腘动脉P3段穿刺28次, 经胫后动脉穿刺16次, 经胫腓干穿刺6次, 经足背动脉穿刺8次, 经肺动脉穿刺18次。患者术前踝肱指数为(0.33±0.13), 出院前为(0.88±0.17), 术后3个月为(0.79±0.21), 术后6个月为(0.72±0.17);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的踝肱指数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4/90)、87.8%(79/90)。

2. 2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患者在围术期内未出现死亡, 术后发生近端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形成者4例, 有2例患者每天对穿刺点进行压迫, 时间为30 min, 连续5 d后治愈。经过DSA进行造影检查, 有2例患者假性动脉瘤流体过大, 行置入覆膜支架治疗后, 瘤体消失;形成小腿血肿者2例, 经过外敷硫酸镁后血肿被完全吸收。

3 讨论

在临床中, 外周动脉疾病大多是由于受到形成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导致下肢相应的动脉管腔出现闭塞、狭窄等情况, 最终造成肢体慢性缺血, 多发生于老年人群。因为动脉管腔受闭塞或者狭窄影响, 减少了血流量, 下肢的氧代谢情况也会随之受到影响[3]。一旦发生外周动脉疾病, 如果无法及时治疗等患者很可能需要截肢, 所以对于心脑血管缺血事件而言, 其属于独立预测因子, 能够对生活质量以及寿命等产生影响。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 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除此之外, 还会受到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情况的影响, 从而增加发病率[4]。若患者本身伴有糖尿病, 一旦发生外周动脉疾病后, 还会增加病情进展, 加之近年来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这也增加了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几率,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往往会累及到股腘动脉, 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在临床中属于研究的重点难点[5]。

在治疗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时, 手术治疗方式是首选(血管旁路移植术), 但近年来腔内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 腔内治疗方式逐渐成为主要方式。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疾病的病变长度较长, 因此更具复杂性, 腔内治疗方式是否能够成功的关键点是导丝在通过长段闭塞血管的时候是否顺利;在临床治疗中, 一点穿刺情况下, 顺行导丝大多无法直接通过, 还可能会存在导丝导管的缺乏跟进力量, 无法顺利达到远端动脉[6-8]。多点穿刺技术则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 此方式主要是增加穿刺点, 便于提供更多的入路, 而且能够与单一的穿刺点相互配合, 增加了治疗成功率, 而且各个入路之间的配合效果理想[9,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术前踝肱指数为(0.33±0.13), 出院前为(0.88±0.17), 术后3个月为(0.79±0.21), 术后6个月为(0.72±0.17);出院前及术后3、6个月的踝肱指数高于术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個月的一期通畅率分别为93.3%(84/90)、87.8%(79/90)。提示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开展多点穿刺技术治疗的效果理想。本次多选择腘动脉P3段、足背动脉、肺动脉等远端动脉作为穿刺入路。若穿刺动脉本身属于闭塞性病变, 基本上是无法直接搏动以及接触的, 需要在球管透视的帮助下行造影剂推注操作, 在路图等的帮助下行穿刺。

综上所述, 对于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病变患者而言, 选择多点穿刺技术进行治疗后, 能够有效提高腔内手术成功率, 且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张学民, 蒋京军, 张小明, 等.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介入治疗中腘动脉逆行穿刺效果分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6, 15(3):215-218.

[2] 郑加贺, 畅智慧, 王传卓, 等. 经腘动脉入路逆行治疗同侧股腘动脉长段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7, 28(2):133-136.

[3] 张学强, 时秀华, 李成恩, 等. 逆行突破技术在股-腘动脉闭塞症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6(9):1690-1693.

[4] 焦洋, 李伟, 张学民, 等. 导管溶栓技术在股腘动脉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 25(12):1713-1718.

[5] 李金朋, 杨秀芳. 同侧股浅动脉逆行入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在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 40(8):742-744.

[6] 周承校.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长段病变的腔内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 2013.

[7] 段红永, 管强, 梁宁, 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13):1008-1011.

[8] 柴伟, 刘汝海, 张执全, 等. 逆行穿刺路径下血管腔内治疗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性病变.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7, 26(12):1078-1082.

[9] 张雷杨, 陈鑫. 股腘动脉搭桥在下肢股腘动脉长段闭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22):1797-1800.

[10] 蔡志新, 李晓强, 尚斌, 等. 长段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治疗.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5(2):90-93.

[收稿日期: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