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习惯

2019-03-18黎小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倾听低年级小学生

黎小华

内容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但根据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来看,小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注重诉说自己观点,忽略了如何倾听他人的言语。故此,本文将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低年级 倾听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天马行空[1]。低年级小学生的天性特点,促使其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配合老师。小学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趣味性、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可以轻易带动学生的课堂氛围,这也是小学生天性的体现。低年级小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表现十分活跃,但是却不注重如何倾听他人意见,甚至在生活中也经常表现出忽略他人谈话内容的现象。倾听是确保沟通有效的重要部分,只有认真倾听,才能确保倾诉者与倾听者之间达到感情与思想的一致。可以说倾听既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倾听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关系着小学生课堂习惯的培养育以及人际交往关系的建立。本文将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习惯的五大策略,以期为我国小学生的培养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一.利用示范教学法,提高综合素质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学习方法以及处事的方法更多的是来自于模仿与反复实践。小学教师无论从知识的掌握上以及事情的处理上远远超过了小学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管理者,教师成为了低年级小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各方面的权威者,小学生自然会选择模仿教师来弥补自己生活上各方面的不足。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树立自身形象,从而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倾听的习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例如: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模仿的这一特征,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当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语言互动时,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哪怕学生讲述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打断纠正,而要在学生讲完后,根据学生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模仿自己当跟他人进行对话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对话,尊重对方。

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利用示范教学法,为学生示范如何进行倾听,可以让低年级小学生迅速学会倾听的方法。小学教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果小学教师在日常当中由于个人的兴趣偏好,对于学生进行选择性的倾听,不尊重自认为“差生”的意见,这将会带来反面的示范作用效果,小学生会认为对于比自己“差”的学生意见不用倾听。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端正态度,做到有教无类,让低年级小学生在像教师的模仿中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明确倾听内容,倾听他人话语

小学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倾听,当教师把要求告诉学生之后,学生存在认识模糊的现象,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缺乏倾听的经验,不知道怎么听才算是用心倾听。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该为学生规划详细的、可操作的倾听要求,让学生真正了解到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倾听。

例如:当在课堂中时,小学生要认真听、专心听,对于教师讲课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发言进行认真思考,理解教师和同学表达的意思。在交流当中时,要耐性听他人的话语,当发现叙述者的话语存在着一定问题时,不要急于打断他人的话语,要在别人发言完毕后,在委婉的进行评价,同时倾听者在发言时不要复述其他叙述者的观点,在认真分析他人观点之上,选择自己认同的部分,并加上个人观点来表述个人的看法。再者,小学生在倾听别人意见时要虚心接受,当他人提出和自己相左的观念时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倾听的过程不是一方在一直倾述,另一方一直倾听,倾听着和被倾听者可以随时进行身份的转换,当他人提出一定问题时,倾听者要认真分析,并给与回应。倾听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小学教师可以教会学生在倾听别人话语时,不要盲从而要用心,从而在倾听的过程中完成倾听语言、思考语言、诉说语言的各个步骤。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营造倾听环境

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级较小想象力丰富,且个性单纯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取决于感官上的直接认知。这也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性,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营造倾听的环境。

例如:小学教师在進行课堂教学时,可以结合教材的内容为学生制作相应的视频以及PPT软件,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声音、视频进行有效的结合,从听觉、视觉上直接给低年级小学生新的感官认知,让学生通过图像与声音来吸引倾听的兴趣,并将视觉上的图像内容与听觉上的声音在头脑中进行有效的统一[2]。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倾听环境,让学生在兴趣的吸引下进行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得到图像的印证,从而构建立体式、多元化的倾听环境。

四.利用小组合作活动,来加强倾听互动

倾听的前提是有倾述者进行倾述,倾述者诉说内容能够作用于倾听者的思维,如果倾述者诉说的内容积极有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倾听者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带动倾听者的倾听意愿[3]。因此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来加强倾听互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倾听意愿,让小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达到知识与个人道德水平的提高。

例如:小学教师以“感恩父母为主题”,并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各个小组,教师在分组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各个小组性别比例的均衡,男孩与女孩在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是不同的,将男女进行均衡分组,可以让学生倾听更多的观点。小学教师在小组分配完毕后,可以让学生讨论平常父母都为自己做哪些事情,让小学生在倾听过程中,倾述者与倾听者角色的转变从而更加深刻理解父母为自己付出了很多,从而将感恩父母的观念内化到自身,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如何倾听,完成提升低年级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教育目标。

五.营造和谐关系,进行平等倾听

小学教师经常可以看到,小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在课间活动时经常三五成群进行讨论,当有其他学生走过去时,讨论的学生就会排斥后加入的学生,迅速散开,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小学生没有树立平等倾听的概念。倾听是语言倾述者与倾听者之间的互动,但小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却存在着排斥他人,拒绝倾听与被倾听的的情况。小学生由于年级较小当出现被他人孤立时,不知道如何进行处理,小学生被集体进行排挤,大多是由于小学生在家庭、性格、学习以及同学之间矛盾所造成,低年级小学生是单纯的,经过教师的指导就可以有效解决这方面的问题[4]。

在家庭因素方面,被排挤的学生大多是单亲家庭或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就可以让教师去寻找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并表扬这些学生,让其他学生意识到教师最喜爱的学生是心灵善良、热爱集体的学生,作为学生也应该和他们多进行交流。

在性格因素方面,被排挤的学生往往是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的学生,小学教师可以为这类性格的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其擦黑板,点名回答问题,并让其组织某次班会活动,从而提高学生与外界接触的频率。随着时间的增加,由量变转化为质量,学生的性格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实现量变到质量的转变,融入到集体当中。

在学习因素方面,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位于班级前列。因此小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淡化成绩排名,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不要过于苛责,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如果教师对于学生采用平等交流的态度,学生也会纷纷效仿与其做朋友。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发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其它方面特长,很多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体育、美术、唱歌等方面非常有天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这方面的特长,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并组织班级学生观看他们的作品与比赛,从而扩大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班级的影响力。

在同学矛盾方面,部分学生被孤立是因为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这时教师就应该仔细观察学生之间只是简单的吵架还是长时间的集體孤立。当班级出现孤立现象时,教师要密切关注、调查为什么学生被孤立,从而找到事情的根本,帮助学生化解矛盾。

只有当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集体关系,才能为学生之间的倾听提供可能。由于小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易受他人影响,这也要求小学教师在日常的学生的管理过程中给与一定的帮助,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从而增加学生之间的倾听互动。

六.结语

倾听是一种品德,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小学教师在日常的低年级小学生管理中,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从而培养小学生倾听的习惯,让小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纪晓艳.浅议低年级学生良好倾听能力的养成[J].新课程导学,2018(12):76.

[2]魏薇.听出来的精彩——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听力训练[J].语文课内外,2017(31):93.

[3]欧龙琴.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3):193-193.

[4]高瑾.浅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78-78.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

猜你喜欢

倾听低年级小学生
学会倾听,追求课堂实效
小学数学教学中倾听能力的培养
公共外交主场也要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