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9-03-18刘红栓张庆蔡阳平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耐药性危险因素

刘红栓 张庆 蔡阳平

[摘要]目的 分析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28 d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95%CI,确立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菌株来源以下呼吸道痰液为主(91.8%),感染患者机械通气率为72.8%,多种抗生素使用率为44.9%,耐药率为65.2%。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再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两者同样是导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预后因素。结论 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存在高龄、机械通气率高、多种抗生素使用率高等情况,且耐药情况严重。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临床上应增强感染控制理念、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徑、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根据PK/PD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减少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等,以期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和改善感染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机械通气;多种抗生素;耐药性;预后;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1(c)-0038-03

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环境,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1-2],已成为我国重症监护室(ICU)病房最重要的致病菌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ICU住院的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预后危险因素,以期对防控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改善感染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3]明确诊断。按照患者28 d的预后结果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男77例,女81例;年龄32~96岁,平均(69±15.0)岁。本研究已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对两组的年龄、ICU住院天数、机械通气、使用多种(3种及以上)抗生素及耐药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

1.2菌株来源

所有标本均采用无菌方法获取,标本获取后在2 h内送检微生物室,菌株来源包括下呼吸道痰液、静脉血、术后腹腔引流液、深静脉导管尖端、伤口分泌物、无菌中段尿液、肺泡灌洗液(BALF)等,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同一菌株只计首次分离株。质控的标准菌株由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3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方法

由检验科微生物室医务人员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4]要求,采用SPUBACT培养基(武汉迪艾斯科技有限公司,型号:Ⅲ-3,批号:18090306)接种,生长出菌落后接种至血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生长24~48 h,菌落生长后放入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西门子医学诊断产品有限公司,型号:Walk Away-96 Plus)及其配套的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卡(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试验方法和判定标准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相关标准[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OR值及95%CI,确立独立预后因素。

2结果

2.1患者的机械通气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入住ICU期间115例(72.8%)使用机械通气,所有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前均使用抗生素,其中71例(44.9%)使用多种抗生素,参照《专家共识》标准[2],其中多重耐药、泛耐药和全耐药菌株103例(65.2%)。

2.2菌株来源分布

158例感染菌株中145例(91.8%)来自痰液,4例(2.4%)来自术后腹腔引流液,3例(2%)来自血液,2例(1.2%)来自导管尖端,2例(1.2%)来自尿液,1例(0.6%)来自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例(0.6%)来自伤口分泌物。

2.3两组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包括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P<0.05)(表1)。

2.4患者预后的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表2)。

3讨论

鲍曼不动杆菌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黏膜和医院环境中,ICU环境中治疗床、床头柜、治疗车、患者皮肤表面常常有其身影[6-7],是一种机会致病菌。我院ICU患者来源以>60岁的老年患者为主,存在高龄、基础疾病多、机械通气率高、多种抗生素使用率高等情况,患者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作为机会致病菌的鲍曼不动杆菌导致感染发病[8],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这与国内外报道一致[9-10]。

在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多见于下呼吸道,是引起肺部感染,特别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条件致病菌[11]。本研究资料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培养标本91.8%为下呼吸道痰液标本,感染患者机械通气使用率达72.8%。有研究显示,机械通气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12-13],原因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清除能力弱、长期气管切开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容易引起病原体的繁殖和扩散,导致鲍曼不动杆菌的聚集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耐药问题已成为国际性治疗难题[14-15],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与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明显相关[16-17],其感染往往导致原有病情加重,增加家庭、社会的经济负担,导致感染患者死亡率增加。鲍曼不动杆菌的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其耐药机制主要有产生抗菌药物灭火酶、药物作用靶位改变、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等[18]。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ICU 158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感染前44.9%使用多种抗生素,耐药菌株占6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内报道一致[19]。ICU入住患者具有高龄、基础疾病多、住院时间长等特点,使用多种抗生素、未监测常用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未开展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的药敏试验等因素可能是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后导致死亡率升高的原因。

综上所述,鲍曼不动杆菌是ICU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使用多种抗生素和菌株耐药是我院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死亡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回顾性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给临床工作带来启示,未病先防,如增强感染控制理念、阻断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途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管理、根据PK/PD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减少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等,以期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防控和改善感染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Britt NS,Ritchie DJ,Kollef MH,et al.Clinical epidemiology of carbapenem resistant gram-negative sepsis among hospitalized patients:shifting burden of disease[J].Am J Infect Control,2018,4(18):30 180-30 189.

[2]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

[3]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S].2001-01-02.

[4]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20-721.

[5]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y-fifth informational supplement:M100-S25[S].2015-01-30.

[6]陈静.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17,18(2):357-358

[7]胡付品,郭燕,朱德妹,等.2016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7,17(7):481-491

[8]肖凌.ICU鲍曼不动杆菌定植的多因素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666-669

[9]马明远,徐杰,于娜,等.综合ICU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和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危重病急救醫学,2013, 25(11):686-689

[10]Munoz-Price LS,Arheart K,Nordmann P,et al.Eighteen years of experience with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J].Critical Care Medicine,2013,42(12):2733-2742

[11]王国恩,马琪,刘敏龙,等.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7):153-155

[12]袁红萍,张霞军,周文俊.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药业,2017,26(22):15-18

[13]李兴国,温汉春等.ICU患者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住院费用分析[J].广西医学,2018,40(8):924-927

[14]Janahiraman S,Aziz MN,Hoo FK,et al.Resistance patern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an ICU of teriary care hospital,malaysia[J].Pak J Med Sci,2015,31(6):1383-1388

[15]刘秋萍,徐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2):212-217

[16]Djordjevic ZM,Folic MM,Folic ND,et al.Risk factors for hospital infection caused by carbapenem-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J].Infect Dev Ctries,2016,10(10):107

[17]Thwaites CL,Lundeg G,Dondorp AM.Recommendations for infection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septic shock in resource-limited settings[J].Intensive Care Med.2016,42(12):2117-2118

[18]赵忺,刘长庭.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7,38(5):490-493

[19]李璇,旷南岳,漆新文.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感染预后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8,37(3):325-328.

(收稿日期:2018-09-04  本文编辑:闫  佩)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耐药性危险因素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关于“耐药性”,你知道多少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当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