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耐药性”,你知道多少
2018-03-16李晔
李晔
生活中,“耐药性”这个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那么关于耐药性的问题你知道多少呢?
什么是耐药性
当微生物暴露于治疗药物中时对药物出现耐受,就称为耐药性。
耐药性出现的结果是:药物变得无效,感染在肌体持续存在,疾病感染他人的风险增高。新的耐药机制出现和全球化蔓延,将威胁我们处理常见感染性疾病的能力,导致病程延长,治疗无效甚至死亡。
耐药性的现状是怎样的
耐药性细菌:抗生素耐药情况在每个国家都存在,有耐药性感染的患者死亡风险更高。
耐药性HIV:HIV即艾滋病病毒。在发展中国家,约7%的患者在首次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治疗中出现耐药现象。而在发达国家,相应的数字为10%~20%。这需要引起迫切关注。
耐药性流感:抗病毒药物对流感流行时期的治疗有重要作用。目前,人群中传播的所有流感A型病毒对金刚烷胺和金刚烷乙胺耐药,但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的耐药率还很低(1%~2%)。
耐药性的危害有哪些
耐药性可威胁由细菌、寄生虫、病毒和真菌等引起的疾病的防治效果。
耐药性对全球公共健康会产生严重威胁,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高度关注。如果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大型手术和癌症化疗的成功率将大打折扣。有耐药性感染患者病程将明显延长,治疗的花费高于无耐药性感染患者。
是什么加速了耐药性的出现和传播
耐药性的出现是随着时间推移,微生物基因发生变化的结果。感染控制不當,卫生条件差和不充分的食物处理过程会促进耐药性微生物的传播,而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则会加速耐药微生物的出现。因此抗生素使用需要有专门的部门监管,此外,患者在罹患感冒、腹泻等疾病时也不可盲目使用抗生素。
耐药性已经是全球化的严重问题,放任不管、任其发展,很可能令临床治疗最终无抗生素可用。因此,政府、公众和临床医生应该携起手来,依照科学预防措施,共同监测、管控,将耐药菌株扼杀在萌芽阶段。
(摘自《祝您健康》2017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