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2019-03-18王启成
王启成
(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新时期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逐步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转变为集约型管理,推动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在这样的转变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量与工作复杂程度明显增加。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要求,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极为必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
1 计算机技术与农业经济管理的简述
1.1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十分广泛,当前在更多的行业中得到了深入应用。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换言之,现代信息技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其应用运行必须在计算机技术及相应技术研发的设备上完成。依托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更为开放,实现了现代化发展,达到了提高农业经济市场竞争力的效果。
1.2 农业经济管理
农业经济管理主要完成了农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同时,还需要展开对相关人员的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在农业经济管理实际的工作中,必须要依托客观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协调国家、企业以及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使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升。
2 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的意义
第一,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经济管理为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则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互动程度加深,且逐步实现了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新农村的建设质量,达到了乡村振兴的多项要求。
第二,支持精准扶贫。农业经济管理协调了农民与各方的物质经济利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其中引入计算机技术,能够权衡市场信息、市场发展趋势、当地农业生产优势等内容,形成科学的扶贫决策,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展开提供支持。此时,可以结合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分析中得出信息,制定扶贫方案,促使贫困户增收,促进农村整体的更好发展。
第三,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完成,提升了市场的开放化程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业经济想要实现更好发展,就必须要展开各个农村之间的产业结合,提升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为产业结合提供科学方案,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化经营的实现。
第四,协助农业经营转型。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管理能够实现服务拓展,使其单一形式的管理模式得以改变[1]。此时,农业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迅速提升。换言之,通过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农业经营模式扩充,形成包括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经营模式,促使农业生产的销量大幅提升。
第五,实现农民增收。当前,我国的农业产量有所提升,如何将其转化为经济收入、实现农民增收成为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重点。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活动更加公开透明,农业营销渠道迅速拓宽,且能够更及时、准确的掌握市场情况,帮助广大农民群重视实现经济收入的增加。
3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运用
3.1 农业信息化
就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来看,普遍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够科学的问题,阻碍着农业经济管理多项工作的落实。而通过在其中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就能够缓解这一问题。在先进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加强,拓展了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内容,为农业经济改革提供了新动能与新技术支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在保证投入资金充足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群众、相关工作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注度与重视程度,保证全民支持,达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增速的效果[2]。
站在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主要依托物质信息的传播,而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转变这一传播模式,促使农业活动、信息等以为物质的形式表达出来,进一步扩大了农业而经济活动的传播效果,也丰富了广大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具体而言,依托农业信息化,农村多种工作的效率与实用性迅速增强,同时,计算机、互联网、新媒体等技术的应用加深了经济交流沟通的深度与广度。
3.2 引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
现阶段,我国对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工作更为关注,相应理念也得到了深入贯彻落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内容与模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传统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实际需求,必须要展开创新以及进一步强化。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经济管理技术的更新推动着结合使用的发展,成为农业经济管理的必然趋势。
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相关人员能够从宏观以及微观两个角度完成对农业经济管理实际工作情况的调查了解,为后续工作决策、政策形成提供参考。同时,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还能够促使我国农村经济组织建设加速,支持着农村自主经济组织的构建与发展。对于现代计算机技术来说,其还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促进管理工作升级,形成多角度、多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站在宏观的角度来看,通过在农业经济管理中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实现农业经济管理大数据的分析,深入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形成优化意见;站在微观角度来看,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管理的服务方法得以有效拓展,确保农民群众切实掌握多种农业经济信息,整体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实现。
3.3 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管理的必然选择,相比于一些西方国家来说,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农业经济管理方面,其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程度依旧有待提升。通过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建立起农业信息化数据库,为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展开提供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依托乡镇基层单位的支持的完成数据库搭建,并将多种类型农业数据、农业经济数据录入数据库内,促使农业经济管理数据库的利用率提升,为国家农业经济决策的科学形成提供充足的数据信息参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大量专业信息化建设、数据库管理人才的支持。但是,由于农业数据库建设需要深入乡镇基层,工作环境、薪资待遇的水平偏低,因此难以保证人才引进效果。基于此,应当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促使农业数据库建设人员的薪资待遇提升,完善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另外,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企业展开合作,保证农业信息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与效率。
3.4 科学规划
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的引入,能够推动农民群众自身管理意识的增强。通过创新农作物种植品种以及种植技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效益的提升[3]。基于这样的需求,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展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必须要从实际的角度出发,依托相应地区的实际情况、现实需求等完成管理。
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农民群众及时、全面地掌握市场信息及发展趋势,完成农业生产经营的优化调整,达到科学规划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确保农民群众迅速、准确地把握市场经济,实现经营能力与水平的提升。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主要完成了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农产品种植)与及销售过程的管理。在此过程中,依托现代计算机技术,能够达到拓展信息获取渠道的效果,并对农业信息传播、农业经济管理的时效性提供有力保障,以此促进农业生产与销售规划科学性的提升。
3.5 技术创新
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要实现技术与理念的创新,推动农业经济管理与其他工作融合展开,达到农村协调、全面发展的目标,更好的解决农村、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农业经济信息,能够掌握农业多方面的工作情况,包括农民收入、农业技术建设、农业投入制度、农业风险防范等等。因此,结合先进计算机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能够确定相应农村地区发展的现实问题,并形成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高可行性的解决策略,实现新农村建设。例如,可以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互联网+”的模式更新农业生产与销售形势,形成“互联网+农业”的模式展开农产品或是农副产品的销售。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实现广大农民的增收,还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的实际需求。
4 小结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具有极高的现实价值。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实现农业信息化、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科学规划、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科学规划以及创新农业经济管理计算机技术,能够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转型,拓展农业营销渠道,实现农民增收,最终达到建设新农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