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2019-03-18伍爱华

广东蚕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植物园林绿化

伍爱华 洪 青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1)

1 背景

在新时期,城市园林在建设规划过程中由于可用面积有限制,导致其需要采用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在空间内最大程度保障城市的空间结构。而景观生态应用于园林绿化过程中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的观赏价值,还能够有效对生态系统进行一定的净化,从而处理好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因此文章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城市原理绿化建设职工景观生态学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

2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生态园林的应用分析

2.1 城市斑块

城市景观属于人工的景观类型,一般常用的主要包括建筑物斑块和廊道两种类型。但是在城市景观的构成中这两中建筑的比重相对较少,这样就容易使得城市的结构出现失衡问题。在景观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然后根据城市景观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建筑物板块的位置以及最佳的面积。另外在进行城市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生态位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注意各个方面的搭配问题,尤其是注重植物类型的组合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解决空间面积,同时还能够有效调节生态系统的气候,使得城市系统不仅能够保持物种多样性,同时还能够促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2.2 城郊建设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发展,使得城市可用的面积不断被压缩,可以更好开发城郊也是未来城市发展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不能一味为了眼前的利益,进行郊区进行盲目开发,需要利用生态学的相关原理,统筹规划。合理保障城郊的空间结构,在其中按照生态位的相关原理设计好廊道和斑块的比例,从而使得城郊局部规划更加合理和科学。

3 景观生态学应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景观生态学理念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一定的原则,只有按照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才能更好促进城市理念的应用。将城市理念和生态园林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将绿化园林建设和生态园林植物、生态园林空间和气候地理有机的结合起来,更好促进生态园林的发展。在将城市理念应用到园林规划过程中,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园林规划总体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突出园林空间设计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样就能够对生态园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1 系统论设计思想与方法

首先在进行生态园林绿化城市理念的应用过程中时要考虑系统级设计方法,就是对于设计对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评估,从产品的整体上、全局上、相互联系上3 个方面充分考虑产品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系统级别上不断优化总体目标和设计过程,从而得到产品和设计的最优化。所谓节约型设计就是在保持产品的质量基础上,得到与生态环境相平衡的一种模式,因此可以说节约型设计就是寻找技术与艺术、功能与形式、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平衡关系。在真正开展生态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根据当地实际的气候以及规划来选择合适的树种,而不是越珍贵树种越好,要注意物种搭配的协调性,在不同的季节都能欣赏到生态园林的绿色景观。同时在规划中不仅要讲究美观性,同时还要讲究经济和简约型,通过以最少的经济成本来设计出最佳的景观格局。

3.2 注意对于园林树种的应用

生态园林绿化城市理念的应用过程中还要讲究经济原则和美观原则,在追求以最小的施工成本和实现最大利益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园林建筑的美观为代价。人们在内心存在压力时,喜欢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寄托在园林植物,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因此园林植物不仅作为一种景观植物,更是人们精神的寄托。不同的园林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那么所蕴含的文学色彩也是不尽相同的。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气候要选择合适的园林植物,注重园林植物的空间和种类设计,使得园林在不同的气候不同的时节呈现出不同的园林景观,同时对于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在选择园林植物的过程中需要从生态学和美学中遵循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得园林空间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最大程度发挥园林植物的作用。

3.3 提高生态园林空间的利用率

城市化建设导致城市空间不断被压缩,从而使得园林绿色的空间可用面积十分有限,如何在有效空间最大程度发挥园林空间的层次观。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城市理念的搭配,在保障园林功能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空间的占用。很多景观项目在设计环节没有充分利用空间面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实际设计环节要根据实际建设的项目,在整体设计上以最小的景观面积来完成景观项目,既能够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又能延长景观项目的生命周期。

3.4 在城市景观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

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园林绿化中主要有以下3 种形式,主要是通过3 个系统来进行应用的,他们各自有各自优点。第一种形式是滞留渗透系统,其中以雨水花园为代表。雨水花园是一种综合的生态系统,是将建筑学、景观学和生态学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复杂的人工湿地系统,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够调节生态气候,从而构建出植物、土壤、雨水交汇的生态景观格局,能够加快自然水循环;第二种生态系统是传输系统,其中种草沟是其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工作流程是通过改变地表形状(一般是由表面沟壑或者低洼绿地构成),在雨天能够搜集雨水或者周围地表径流,然后将过于的水分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第三种就是调蓄系统。其中人工湿地是其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过分析自然湿地的一些属性,通过利用生态学、自然学和生化物理学一些理论,结合湿地的自然系统来模拟出人工湿地,从而来调节当地的水循环。第四就是生物滞留带技术,在开展海绵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生物滞留的相关技术来对于雨水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得雨水的下渗速度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从而有效避免因为短时间积水造成的洪涝等灾害。生物滞留技术实现的原因是因为园林绿色中的植被和土壤结构进行了特定性改造,从而雨水在经过这些结构的过程中能够进行一定的过滤,还能够将净化的雨水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从而减少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4 小结

景观生态学观对于生态园林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掌握一定的原则,需要考虑到当地气候、环境以及区域面积等因素,同时要结合不同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应用,更好促进城市发展。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园林植物园林绿化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