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元化就业趋势及应对策略*
2019-03-18周晓俊韦德祥韩明飞
王 挺,周晓俊,韦德祥,韩明飞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上海 201400)
近年来,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势,毕业生中技术熟练的复合型、一专多能型人才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生就业多元化的趋势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职业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1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已成为必然趋势
1.1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出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随着近年来医疗体制和模式的改革和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的扩大,与医学检验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和支持等企业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体外诊断(IVD)产业链,衍生了大量的新生岗位,如各医药医疗诊断产品生产、销售人员、驻场工程师、市场专员、实验室检验员等岗位。以医学独立实验室和第三方检验为主的相关企业的迅猛发展又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释放了大量的就业机会[1]。
1.2新医改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 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立医院的经营机制从事业单位管理转向企业化管理,医院和企业之间人才流动加快,带动了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改变,选择进入第三方检验公司或体外诊断(IVD)企业的毕业生逐年递增。新一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对网络信息、人工智能等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这也是他们选择多元化就业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
2 目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影响毕业生多元化就业的主要问题
2.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传统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向是医院检验科,主要目标岗位是门诊、急诊、生化、微生物及免疫学检验等岗位,没有顾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更没有设置与企业岗位相关的实训课程。一旦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就会出现明显的知识和能力短板,导致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市场需求明显脱节的现象[2]。
2.2教学过程脱离实际工作流程 在传统的实训过程中,专业课程之间独立设计实训内容,实训教学多在分割状态下进行,导致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脱节[3]。多数学校实教学没有按照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ISO15189)的要求组织教学,导致部分学生进入实际工作环境后对对所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级别、结构布局及设备设施不了解,对标本处理、试剂的使用和保存、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等工作流程不熟悉,需要较长时间适应才能进入到工作状态[4-6]。
2.3缺乏生物安全教育 传统的教学过程由于缺乏系统化和规范化,学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对实验室污染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对血液、排泄物及体液中的致病因子及危害级别没有明确清晰的认知[7]。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教育,适应多样化就业岗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元化就业趋势的应对策略
3.1面向行业发展需求,不断修订和完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坚持学校-医院-企业共为主体(三位一体),以岗位为中心(一个中心),促进学生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紧密融合(双元拓展),近岗认知-仿岗实训-跟岗实践-顶岗实习逐级深入(四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第一学年,学生主要在校内完成基本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到医院检验科或企业开展近岗见习25学时,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岗位认知教育30学时。第二学年,学生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后,在校内模块化实训中心进行仿岗实训25学时,考核合格方可进入实习阶段。第三学年,采用“医院+”的实习形式进行跟岗实践,完成24周的医院实习后,根据学生就业方向,分别再进入医院病理科、血库、临检中心、第三方实验室、IVD企业或其他就业意向单位开展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医院和企业的共同培养,学生能够开展菜单式、模块化的实习和见习,完成有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自然过渡。
3.2整合实验教学资源,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开展标准化实训 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临床检验科工作,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了解检验科的工作状态,尽早进入角色,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8-10]。2016年,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项目成功申报了上海市“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开放式的、集实训教学、技能考核、社会培训于一体的模块化医学检验实训基地。学生严格按照ISO15189要求,在模块化实训基地开展标本采集、上机检测、质量管理、试剂管理等生产性见习和实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3.3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开展“医院+”多站式企业实习、见习形式 第三方医学检验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弥补了医院检验科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不足,也为医学检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11]。面对多元化就业趋势,我们通过推行“双导师制”,改革实践教学方式,加强产学融合[12]。在第1~4学期分别开设专业见习课,课程内容包括企业实地考察、IVD岗位实习、综合医院及社区检验科见习,学生根据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见习内容。毕业实习分为医院实习和医院+企业实习两种形式:医院实习和医院+企业实习。医院实习形式即在实习医院实习36周,中途不转实习;医院+企业实习形式,即医院实习24周,企业实习12周,实习内容及要求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确定,这种方式主要针对企业就业的学生,学生在与相关企业签订四联单或就业意向后即可申请转入企业实习,大大缩短学习与工作的适应期。
4 主要成效
近年来,通过上述教学改革措施的推进和落实,本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方调查机构提供的毕业生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总体就业率为98.9%,其中医院就业人数占46.88%,第三方检验公司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月均收入4682元,就业相关度94.51%,毕业生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与自身职业期待的吻合度为 94.34%。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总的满意度为 95.81%,对从事的工作职业发展前景的满意度为 95.84%。同时,随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也有明显的增加,用人单位的满意率均超过97%以上;专业学生多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检验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历年的自主招生报考中,本专业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屡创新高。
5 结 语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体外诊断行业领域细分越加精细化,体外诊断试剂产品与医学检验技术服务的边界正逐步融合,涌现出如检验操作员、驻场工程师、仓储质检员、销售及售后服务人员等一系列的与医学检验技术密切相关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到这些企业工作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企业需要具有医学检验教育背景、熟悉医院检验工作流程、具有生物安全和体外诊断试剂使用经验的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加上本专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对这些岗位的认知度不高,离职率居高不下。因此,随着精准医疗的发展,企业对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促进就业、提高质量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适应多元化就业形势,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服务产业的不断升级和行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