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
2019-03-18谭国锋
谭国锋
广安协兴金广小学校 四川广安 638003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史的沿革和文化传承沉淀出令人称颂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是先人智慧精华,历久弥新,给人类以启迪。在初中阶段,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国学经典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国学经典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不言自明,不仅能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意义
(一)加强语言积累,拓宽知识视野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受限于自身知识获取程度和人生经历的积累。在初中阶段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学生不仅可以从经典中获取更多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从经典中获取他人的人生经历,以二者为基础大大提高语言的积累。语言词汇量的增加又助力于文章的阅读与理解,进而实现语言能力和理解力的大幅提高。再者,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可以拓宽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二)积累文化素材,提高实践机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被颂为经典的作品不胜枚举,种类繁多的文化作品为学生们的阅读提供了绝佳的选择,国学经典就是其中之一[1]。学生们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文化元素,积累更多的文化素材,将之诵读,朗朗上口。诵读的过程又会有一种新的体验,仿佛置身历史的长河,切身体会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将自己的认知与经典相融合。在初中语文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目的之一是为课堂教学创设更加丰富的内容,为学生的表达与实践创造机会,真正的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
二、在初中文学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的途径
(一)渲染经典诵读氛围,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国学经典诵读之所以风靡和被推崇,是因为它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精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教学条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会对新事物的新鲜感不会做太久的停留。国学经典诵读在最初的接触阶段可能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但诵读的内容有时会比较枯燥,诵读的过程亦是循环往复,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渲染经典诵读的氛围,为诵读创设最佳的条件,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让学生自发的参与到经典诵读中。如举办演讲比赛、读书会、擂台赛等活动,增添诵读的趣味性与竞争性,切不可以留作业、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被动的参与到诵读中[2]。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时间与进程要科学规划
初中语文教师要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对国学经典诵读的时间和进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如要保证国学经典诵读的时间,每周安排1-2节课的时间专门作为诵读的时间,也可以安排课间时间进行碎片化的诵读。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诵读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讲解和指导,这样才能够诵读中吸收到养分。国学经典诵读全班要有统一的进度把握,学生间虽存在个体差异,但实行统一的阅读进度可以帮助诵读慢的同学加快诵读的进程。
(三)国学经典诵读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效整合
前文已经提到要将国学经典阅读安排到语文教学中,设置单独的国学经典诵读课,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的诵读提供更多的时间,同时还能引发学生对诵读的关注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专门的就国学经典的内容和诵读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国学经典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提高国学经典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在讲授相关课程时,合理的引入国学经典的内容,让国学经典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意义对学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四)增加和组织与国学经典诵读有关的活动
国学经典诵读如果一味的依靠专门的课堂教学亦或是反复的诵读,不会产生极大的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创建教学条件,以此来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诵读的兴趣。例如,教师和学校可定期举办班级、年级、全校等不同范围的活动。活动类型可涵盖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比赛和书法绘画赛,丰富国学经典诵读的形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将国学经典进行真正的传承。
国学经典是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就要实践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实践途径较多,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是根本,科学的时间规划是前提,有效的与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是方法,丰富教学活动才是真正做到实践国学经典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