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9-03-18蒲焕学

成功 2019年2期
关键词:独创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蒲焕学

临夏县莲花初级中学 甘肃临夏 731800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狼孩之所以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正是他远离人类社会的结果。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能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它将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我要说语文课则是思维的“田径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在这里,思维经受着“投掷跑跳”、“摸爬滚打”等多项目、全方位的锻炼。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重就重在抓思维训练上,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乐思到善思。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调动学生生活情感,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的,如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激起学生的生活情感,提高其联想能力呢?我认为,学生“情感的核”既然已经客观存在,教师的工作便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激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进入和谐亲切、宽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中,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头脑中才会闪出创造的火花。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判断。在阅读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从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我在引导学生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对话、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一段皇帝游行完毕回宫后的情况,对这一段描写,不必作限制,任学生去“匠心独运”。结果学生们的思维十分活跃,有的写皇帝愚蠢至极,顽固不化;有的写对骗子的惩罚;有的写对大臣的惩罚;甚至有的写到对说真话小孩的迫害……真可谓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我想这也正是学生思维独创性的结果。

三、通过纵横比较阅读,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深入地钻研思考问题,不满足表面的认识,善于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的特征。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赏析之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一旦兴趣被激发出来,那么学习语文就变成他们的自觉行为。

比如在引导学习《变色龙》一文时,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了解到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围绕“小狗的主人是谁”发生了六次变化,但不变的是他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本性。由此,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中的菲利普夫妇与奥楚蔑洛夫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更加深刻地理解到菲利普夫妇“多变”中的“不变”:菲利普夫妇围绕“于勒的贫富”对于勒的态度发生了多次变化,但“不变”的是“金钱至上”的观念。教学中,教师经常把那些内容、主题有联系的课文引导学生比较阅读,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四、培养想象联想能力,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善于深入地钻研和思考问题,广开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途径进行思考,探求解决问题多种可能性的思维训练。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真正融及人格与灵魂。语文课堂既要体现执教者的“人格魅力”与“学术魅力”所产生的课堂凝聚力,又要体现师生“个性魅力”所产生的巨大课堂爆发力,还要体现课堂教学设计精妙的“艺术魅力”而产生的课堂向心力。抓住教材,紧贴文本地面行走,在文本词句的丛木中穿行,真正做到从传授型教学向创造型教学转型。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发展他们的多向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时间积累、渗透的过程,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才能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

猜你喜欢

独创性思维能力阅读教学
论非独创性数据库的邻接权保护模式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试论我国作品独创性的司法认定标准
中国小说与史传文学之间的关系
文学作品的抄袭认定法律问题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