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

2019-03-18江双珠黄淑清通信作者傅淑英

医疗装备 2019年4期
关键词:器械消毒满意度

江双珠,黄淑清(通信作者),傅淑英

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福建厦门 361000)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器械管理的重要场所。外来器械是指由器械生产商为临床提供的一种暂时供医院手术室使用的器械。手术器械具有品种繁多、价格高昂等特点,且在医院中应用次数不多。因此,很多医院为了减少医疗成本,会采取租赁外来器械方式满足临床手术器械的数量及要求[1]。对于医疗器械公司,会将器械提供给多家医院应用,手术器械交叉应用,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因此,要求各个医院对于外来器械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即从外来器械进入医院、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每个环节均严格把关,旨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PDCA是新型的管理模式。通常,PDCA循环多用于企业管理,但近期发现,在医学管理方面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也取得显著成效。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PDCA循环开展前(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清洗的外来器械包270包为对照组,选取PDCA循环开展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清洗的外来器械包290包为观察组,参与研究的操作人员共30名,男性2名,女性28名;年龄22~42岁,平均(34.5±2.6)岁;工作时间2~22年,平均(12.6±3.1)年。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外来器械包均为未开展PDCA循环前选取,并采取常规的外来器械管理标准进行管理,包括有完整的租借证件,消毒、灭菌符合医院要求等。

观察组所有外来器械包均采取PDCA循环进行管理,先成立PDCA循环管理小组,小组成员严格按照PDCA循环管理要求实施相关操作。(1)P(计划)。根据《消毒技术规范》等医院相关要求规定,对外来器械进行统一管理。以质量管理目的为前提,以工作规范为基准,严格按照流程规范外来器械的管理。为保证管理质量,建立责任追溯机制,明确各工作人员的责任、工作细节等,保证各个环节均有执行者,从而保证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2)D(执行)。由于外来器械种类多、结构细微、复杂,因此,在清洗过程中,要根据器械的结构特点进行清洗。因此,对清洗流程进行优化十分必要。通常,对耐热、耐水洗的器械,多采取机械清洗方法,对于结构细微的器械,则多采取手工清洗,对于带有锈迹的器械,需要先除锈,再进行清洗,最后统一进行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需要重新清洗。清洗剂方面需要结合清洗的器械性质选取适当的清洗剂,如对于存在沟槽、管腔等器械,多采取超声清洗,对于存在血液、糖等生物污染器械,则需要应用多酶清洗剂,将其分解后再清洗。所有器械清洗结束后,由质量控制小组对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检查,如果清洁合格,可以进行包装,反之需要重新清洗。(3)C(检查)。检查是PDCA重要环节之一,即由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抽查与不定期抽检等方式对清洗情况进行调查,一旦发现存在问题,要及时反馈,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清洗薄弱的科室,质量监控小组会对其进行追踪,并将考核结果与操作人员绩效结合,保证外来器械质量的全面落实。(4)A(处理)。质量控制小组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分析,找出不足,提出解决对策,通过不断调整、优化制定对策,保证清洗质量,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则转入下一循环,直到问题圆满解决。

1.3 临床评价

(1)器械清洗合格评估:由质量控制小组对器械清洗效果进行测定,即在裸眼、10倍光源放大镜下对其观察,并用棉签、白纱布检查,如果不存在血迹、污染物等则判断为清洁合格。(2)器械相关知识掌握评分评估:用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评估,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器械名称、清洗流程、拆装方法等,每项内容均为10分,总分30分,每项评分越高,则说明管理实施后,操作人员对器械相关知识掌握水平越高[2]。(3)满意度标准评估:对操作人员满意情况的调查采取自拟问卷评估,采取评分法判断,该问卷评分100分。十分满意,评分>80分;一般,评分50~80分;不满意,评分<50分,满意度=(十分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100%[3]。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276包器械清洗合格,合格率为95.17%;对照组241包器械清洗合格,合格率为89.26%。观察组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7,P=0.009)。

2.2 30名操作人员外科器械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

PDCA循环开展后操作人员器械名称、清洗流程、拆装方法等方面的掌握评分均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开展前后30名操作人员外科器械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比较(分,

2.3 30名操作人员对不同管理方式的实施满意度比较

PDCA循环开展后操作人员满意度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0名操作人员对不同管理方式的实施满意度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356,aP=0.037

3 讨论

随着医学理念的推新,各种外来器械在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外来器械中有的器械材质特殊,有的器械结构复杂,且器械品种多样化,对临床管理要求较高。如果未对外来器械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则可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利于医院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外来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常规的外来器械管理制度缺乏完善性和针对性,导致其整体管理效果欠佳,寻找更佳的管理方法十分关键。PDCA是将质量从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4个方面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该管理方法中,要求所有的工作均严格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实施,对于应用效果显著的作为管理标准纳入管理政策,对于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4]。相关研究报道显示,PDCA具有全面性、整体性等特点,以预防为主,让参与人员按照计划执行,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措施等,以提高管理质量[5]。

对外来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缺乏全面的准入规则、清洗质量不达标、包装错误、灭菌不达标等为主要问题,其中清洗质量不达标是存在的重点问题。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形成规范的外来器械入院标准、保证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做好外来器械包装检查、加强器械灭菌工作管理等制度,可以减少外来器械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关学者指出,外来器械是一种特殊的医疗器械,其管理的规范性、是否能安全应用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6]。消毒供应中心在对外来器械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外来器械的特点,以器械清洁作为管理重点,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外来器械质量的整体控制,强化清洗流程,保证各个细节均落实到位,从而形成规范化模式,并将未解决问题转入下一循环,从而保证外来器械管理的效果,对医疗安全予以保障。

综上所述,PDCA循环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提高了外来器械清洗合格率,增加了操作人员对器械的掌握与认知,提高了操作人员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器械消毒满意度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健身器械
医院满意度调查